大家都知道,大家都知道,抗美援朝戰役期間,韓軍戰斗力很一般,非要侏儒里拔將軍的話,有支部隊表現不錯,那就是韓軍第六師團。 師長金鐘五,生于忠清北道,1944年肆業于日本中央大學法律系,隨即作為“學徒兵”加入,短期訓練后參加太平洋戰爭。因立下戰功,于1945年晉升為少尉。 日本投降后,此君回國,報名參加了美軍舉辦的軍事英語學校,畢業后平步青云,不到3年就從排長升到了師長,帶領韓軍第六師負責春川一線守備。 早在朝鮮戰爭爆發前幾天,金鐘五憑借其敏銳的戰略眼光,判斷人民軍極有可能對春川發起進攻。于是命令全師齊裝滿員進入陣地,軍官和士兵一律不準休假。 戰爭爆發后,人民軍第二師果然對春川發起了攻勢。春川地形多為山地,人民軍無法使用坦克,只得使用步兵攻擊。金鐘五則依托有利地形死戰不退,人民軍第2軍軍長金光俠中將被迫調動已經勢如破竹的七師進攻春川。但還是讓金鐘五給跑了。 第六師團因此成為在朝鮮戰爭初期唯一一支既能堅守陣地又能全身而退的師級部隊,因此被稱為“春川的磐石”、“顯赫的六師”。 8月,金鐘五的第六師成為釜山防御圈中韓軍主力部隊。在美軍飛機大炮軍艦的掩護下,第六師在洛東江一線與人民軍兩個師血戰一個月,終于等來了仁川登陸,隨后與第八集團軍一道向北挺進。10月5日,第六師團跨過北緯38度線,沿春川、金化、平康大道進攻。10月14日攻占元山,24日攻占溫井。麾下的第七聯隊聯隊長林富澤上校想成為第一支抵達鴨綠江的部隊,因此率部加速前進。 這時,金鐘五突發疾病住院,第六師團師團長一職由張都映接替。 金鐘五應該暗自慶幸,因為第六師團將在不到一個禮拜得時間里潰不成軍。 新上任的韓軍第六師團師團長張都映準將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在雄壯的軍歌聲中,中國人民志愿軍于10月19日下午17:30正式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 其中:第四十軍從安東跨過鴨綠江大橋,向球場、德川、寧遠地區開進。第三十九軍主力和炮兵第一師緊隨第四十軍之后從安東渡江,向龜城、泰川地區開進。第三十九軍第一一七師、炮兵第二師和高炮團從長甸河口渡江,至批峴布防。第三十八軍緊隨第四十二軍之后,從輯安渡江,向江界開進。 五天后,在志愿軍司令部里,彭德懷看著地圖,發現了冒進的韓軍第六師團,兩眼放光,立即召來40軍118師師長鄧岳,決定在距離志司駐地不遠的溫井打一個殲滅戰。 10月25日,韓軍第六師團第二聯隊三營在溫井以北的兩水洞遭到40軍118師354團伏擊,僅20分鐘就損失殆盡。志愿軍共斃敵325名,俘敵161名,繳獲汽車38輛,榴彈炮12 門,各種槍163支。 兩水洞滅掉韓軍一個營,彭德懷和韓先楚覺得還不過癮,決定趁熱打鐵,直接拿下溫井,徹底吃掉第二聯隊。10月26日零點,118師352、353團和120師358、359團從三個方向對溫井發動總攻。 但令志愿軍大跌眼鏡的是,韓軍實在是跑得太快了,凌晨兩點,志愿軍攻占溫井,第二聯隊大部逃入深山,我軍只俘虜了20余名散兵。 兄弟部隊在溫井被暴打,但卻絲毫沒影響第七聯隊聯隊長林富澤愉悅的心情,因為他在26日上午抵達了慈江道楚山郡,前面就是鴨綠江,江對岸就是中國。 第七聯隊官兵非常興奮,不少人歡呼雀躍,不僅在鴨綠江邊撒尿,還在美軍顧問弗萊明的命令下,用高射機槍和重機槍向江對岸中國境內掃射。更令人氣憤的是,韓軍還展開榴彈炮,向中國境內炮轟。 是可忍孰不可忍!得知第七聯隊在鴨綠江邊如此囂張,彭老總決定改變部署:40軍118師撤出溫井,協同50軍148師圍殲第七聯隊。命120師和119師留在原地,誘殲反攻溫井的六師團第十九聯隊和八師團第十聯隊。 盡管林富澤上校很樂觀,但張都映卻認為第七聯隊孤懸北方,很可能被志愿軍圍殲,因此急命第七聯隊南撤。10月29日拂曉,第七聯隊抵達了南撤的必經之路——龍谷洞。 “打!”早已埋伏多時的118師官兵們突然開槍開炮,進行猛烈地攔阻射擊。人民軍的戰防炮也占領陣地,直接瞄準射擊。 第七聯隊越過三八線以來,幾乎再沒有遇到抵抗,驕狂得意,不可一世。做夢也沒想到槍彈和炮彈密如雨點冰雹,突然猛烈地向他們射來。汽車來不及調頭,前擁后撞地擠到一起。車上的步兵紛紛跳車隱蔽,遭到嚴重殺傷,林富澤上校慌忙命令發動反擊。 我軍前沿勇士憑借居高臨下的有利地勢,用機槍和手榴彈一次又一次地把敵人的攻擊打退。陣地前橫七豎八地布滿敵人的尸體。陣地穩如泰山,巍然屹立。 到了中午,眼看正面突破無望,林富澤上校停止了反擊,打算等到午夜突圍。 巧了,志愿軍353團團長黃德懋則判斷韓軍要固守待援,請示師長鄧岳來次夜襲,鄧岳決定不等148師來援,直接以353團襲擊正面,352和354團分別從左右兩翼包抄,一舉殲滅第七聯隊。 晚上10點,志愿軍悄悄從陣地出發,一舉攻占了制高點1300高地,并突入龍谷洞村,把準備趁夜突圍的韓軍打得措手不及。到了30日零點,第七聯隊正面陣地均被志愿軍突破。凌晨兩點,核心陣地——古場被攻占,韓軍第一營被我軍全殲。 林富澤上校只能下令分散突圍,然而此時,韓軍剩余兵力早已潰不成軍。 352團的勇士們提出:猛打,猛沖,猛追,不讓敵人逃掉!忍受著吃不上飯,睡不上覺的饑餓和疲勞,連續翻越大巖嶺等五道崇山峻嶺,在30日上午8時,先敵一步插到了殘敵南逃的必由之路松水洞。光是六連就圍追堵截活捉了70多個俘虜。二營營部的勤雜人員還用石塊和木棒活捉了19個逃敵。 31日早上,部隊連續搜索敵人,又捉到幾十個俘虜,其中有一個身中15槍卻大難不死的高個子美國人,正是下令向中國境內開槍打炮的美軍少校顧問弗萊明。 戰斗在龜頭洞和球場附近的一一九師和一二○師也各自搜捕了三五百名第七聯隊逃竄的散兵。 韓軍戰史哀嘆:悲痛哉!曾在鴨綠江畔洗刷刀槍的英勇將士,最終也未能從這狂風惡流中沖出。 10月29日0時之后,119及120師在溫井以東的龜頭洞向第十聯隊和第十九聯隊發起進攻,至29日白天,殲滅韓軍4個營,俘虜400余人。其中損失最小的第十聯隊,戰前有3552名官兵,此戰結束后僅剩875人。 經過兩水洞、溫井、龍谷洞、龜頭洞四次戰斗,號稱春川師團的韓軍第六師團在我40軍連續打擊下,三個聯隊已經全部喪失了戰斗力,算是全軍覆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