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為緬懷革命烈士、弘揚愛國主義精神,2020年7月6日,“紅色記憶”實踐團來到了無錫革命烈士陵園舉辦了以“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民族精神” 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實踐團隊員們于學校在北大門外集合,乘坐公交車抵達無錫革命烈士陵園。進行登記后,實踐團有序的參觀了革命烈士紀念館、革命烈士陵墓等,大家在烈士墓碑前低頭鞠躬并默哀,寄托對烈士的哀思。我們低吟致悼詞來表達心中那份對先烈的沉重情感,以示對先烈們的緬懷和敬意。無錫市革命烈士陵園始建于1953年,占地面積103畝,綠化覆蓋率達72%,園內共安息著200多位英烈的忠魂。是為安葬革命烈士遺骨而專門修建的紀念場所,更是是褒揚烈士偉跡、緬懷英烈精神、繼承先人遺志、啟迪激勵后人的重要場所。 進入園內,到處是郁郁蔥蔥的樹木,伴隨著雨水拍打著傘面的聲音,我們走過一條林蔭小路,看到了一個廣場,以及一座紀念塔巍然聳立在廣場上,塔高18米,塔座長12米、寬10米,由856塊金山石砌成。新紀念塔為兩層式結構,上半部刻有"為國犧牲人民英雄紀念塔"字樣,鑲有紅花崗巖雕鑿而成的紅五星,下半部鑲掛漢白玉雕鑿的花環,使這座新建的紀念塔分外雄偉、莊嚴。園內的紀念碑亭里鐫刻了 135位烈士的生平簡歷烈士們的,我覺得非常震撼,他們為人民而戰,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譜寫了一曲曲時代的凱歌,即使受盡折磨也仍寧死不屈,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只為后人前進的方向掛上一盞明燈。 隨后,大家又認真學習了講解員介紹的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跡。在講解中,仿佛重現了那段崢嶸歲月,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們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不惜拋頭顱、灑熱血。使實踐團的同學們深切地體會到“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一詩的真正含義。 昨天,革命前輩為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在艱辛歲月中不怕犧牲,勇往直前,譜寫一篇篇光輝歷史;今天,我們要在中國偉大復興的道路上,順應潮流,與時俱進,開拓更輝煌的未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