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二人結成的合法婚姻關系,謂之曰:“夫妻”。“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戴冠男子,即為“夫”;“妻,嫁女與人也”,“聘則為妻,奔則為妾。” 兩個成熟男女一旦結為夫妻,就形成有次序的家庭角色關系,即人們所熟知的“男主外女主內”的關系。在這種夫妻關系里,男人叫丈夫,女人叫妻子,互為配偶,眾所周知。 但在實際生活中,尤其在民間,夫妻之間的稱謂,常常呼之為“老公”“老婆”。我老公怎么怎么樣,我老婆如何如何之類的,其實這種稱呼都是不對的,也是沒有文化的表現。 在古代,由于“男尊女卑”的地位的影響。男人們的稱謂比女人要多。也更為講究。今天我們就先從女人對男人的稱謂談起。為什么說,現在女人稱呼男人“老公”,是不對的? 老公,其實是古代太監的稱謂。《棗林雜俎》里記載,李自成進入北京后,即有“打老公”的說法,也就是毒打宮里的那些太監。由此可見,稱呼“老公”其實是最不合適的。 “良人”,是古時候女子對丈夫最早的稱謂。'良人'一詞是個中性詞,顯示不出男女性別,妻子稱自己的丈夫為'良人',丈夫也可稱自己的妻子亦為'良人。 《孟子.離婁下》:“其妻歸,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今若此!’”另外, 古詩里還有'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的詩句,那時候男女地位相對還是平等的。 良人作為一個中性詞,不分性別的稱謂,顯然是滿足不了社會需求的。于是到了漢朝時期,就出現了“郎君”和“娘子”的稱呼。 這個稱謂其實也是從“良人”演化而來的,'說文解字'記載,古人在'良'的右邊加'阝',變成'郎';在'良'左邊加'女',衍成'娘'。 后來人們又覺得單音節詞似乎太甜膩了,于是她們就在前頭或尾后加一個字變雙音詞,即'郎'字后面加一個'君'字;在'娘'字后面加一個'子'字,成了表示親昵的'郎君','娘子'。 妻子稱丈夫為'郎君',是對丈夫的雅稱;丈夫稱妻子為'娘子',是對妻子的愛稱。還有'娘子'一詞,最初僅用青春妙齡的少女,大約到了唐代時期,就成了妻子的稱呼。 宋代,是南北文化交流的時代。在夫妻間的稱呼上,也是稱謂較多的朝代。當時宮廷中出現了'官家'一詞。平民百姓中有了'官人'這一稱謂。后來官人更成了對男子的尊稱。比如:水滸傳中王婆稱呼西門慶就為“大官人”。 至今,民間仍對新婚夫妻戲稱為'新郎官'、'新娘子'。從這個稱呼也可看出隨著宋代理學的興盛,男人的家庭地位也上了一個新臺階,并且宋代理學對人類生活影響之深。 《續傳燈錄'張商英》中載:“夜坐書院中研墨吮筆,憑紙長吟,中妻不眠,(妻)向氏呼曰:“官人夜深何不睡去?” 另外,宋朝妻子也有稱自己的丈夫 為'外人'的,再文雅點的就叫稱做'外子',丈夫則稱自己的妻子的除'娘子'外,還稱'內人'。在客人面前,對妻子的謙稱還有'賤內'。 宋朝極盛時期,女子對丈夫還有稱謂“相公”的。“相公”比'官人'又進了一步,已經不僅是'官',而且是最高的官'相'了。這時候,男人的地位也達到了極盛。 近代以來,尤其是民國時期,男子大多被尊稱為“先生”。先生一詞,最初是稱呼老師的,也是先生最本初的含義。《辭海》“先生”目下載:“《禮記。曲禮上》:從于先生,不越路而與人言。 后來,也引申為對年長有德業者的敬稱。所謂先生,主要指有一定學識而又年齡較高的人。用先生指代丈夫,文雅而又帶有仰慕尊崇的意思。從中尤可見男性的尊嚴。那時候女性常被稱呼為“太太”,溫文爾雅。至今在海外華人中和港臺地區還在廣泛使用。 再往后,男女之間的稱謂還有很多。比如,有稱“愛人”的,還有西式化的“親愛的”,以及情侶之間的“哥哥”“妹妹”之類的,還有稱呼“老兩口”“老伴”“老漢”“屋里頭的”“掌柜的”“孩他爹”等等,不一而足。有的也代表著濃烈的地方文化和習俗。 |
|
來自: timtxu > 《心靈、婚戀與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