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克星頓號試攻拉包爾的同時,企業號跟約克城號也沒閑著,出擊馬紹爾群島后于2月5日返回珍珠港,休整不到10天,14日,兩艦受命再度出擊,目標仍然是馬紹爾群島,以及威克島-------這島雖然小,但關系到士氣問題。 不過兩天后尼米茲改主意了,約克城號往坎通島為美澳航線護航,企業號繼續前往攻擊威克島:俺現在確實沒能力把島搶回來,但不會讓你好過。 約克城號之后在坎通島附近逛了兩周,相當無聊;另一方面,企業號24日的攻擊也沒什么成效:天氣不好,斯普魯恩斯的巡洋艦跟航母的飛機無法協調,離島30公里處被敵機轟炸還好沒受損,退出。 至于企業號的艦載機…….威克島上本來就沒什么有價值的目標,就算全炸平了也就那樣,恐怕都值不上一架野貓。 25日,企業號受命攻擊威克島西北部的馬庫斯島,這個有點棘手,因為它距離東京不過1900公里。 哈爾西蠻小心的,一路跟著雷雨走以獲得掩護,直到3月4日,企業號才進入攻擊距離。天沒亮的時候就放飛艦載機,目的是在天剛亮的時候到達,然后打了就跑。 然后就是他太小心了,飛機到馬庫斯島的時候,天還沒亮,扔下的炸彈有什么作用可想而知。不過日本人也確實完全沒防備嚇了一跳,美軍的艦載機只損失了一架。 6天之后,企業號回到了珍珠港。 這段時間里值得一提的,還是列克星頓號。 所謂“地理安全”這東西,是沒有止境的,比如日本人占了菲律賓,為保護菲律賓的安全就得占了蘇拉威西,為了保護蘇拉威西的安全,就得占了新幾內亞島,為了保護新幾內亞的安全……..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所以日本決定攻擊新幾內亞的萊城,原因么,當然就是為了保護XXX,同時影響美澳航線。 3月5日,日本運輸/護航艦隊從拉包爾出發,8日開始在萊城登陸。 2月20日被拉包爾的日機圍攻之后,僥幸脫險的列克星頓號覺得獨木難支,跟尼米茲建議要兩艘航母才能展開行動。 尼米茲同意了。2月27日,無聊的約克城號受命與列克星頓號會合,目的當然就是再次攻擊拉包爾。 不過,事情正在起變化。 3月10日,就在列克星頓號發起對拉包爾的攻擊前,指揮官布朗(Wilson Brown)得到最新消息:日軍正在萊城登陸。 布朗當即決定將拉包爾放一邊,目標改為萊城正在登陸的日軍。擊其半渡,是戰爭中難得的機會。 時間0800,兩航母共放出104架飛機攻擊萊城。 完全沒想到會這時候出現大批美機,灘頭的日軍只有幾架水上飛機在巡邏,對美軍而言,確實大占便宜。 不過戰果么,還是差強人意:只擊沉了3艘運輸船,擊傷一艘巡洋艦夕張號,驅逐艦朝風(Asanagi)跟夕風號(Yūnagi),另加一艘掃雷艇,日軍陣亡也只130人。 美軍的損失是1架戰機,兩人陣亡,另有11架戰機受傷。 對美軍而言,這無論如何算不上大勝:威克島之戰中,美軍一艘船都沒有,就6門5寸炮跟11架戰機,擊沉了日軍兩艘驅逐艦。相比之下,這兩航母還有陸基B17轟炸機助攻呢,所以這戰績,甚至連有意義的勝利都算不上,日軍仍然成功登陸萊城。 但,這是美軍航母第一次值得稱道的戰績。如果用人的成長來類比,前面襲擊馬紹爾群島算是爬行,這就算是學步了,走的還不錯。 鼓舞士氣之外,這次行動也向日本帝國發出了一個清晰的信號:美國海軍并沒有龜縮在珍珠港,而且,愿意將寶貴的航母派到萬里之外的南太平洋,與日艦決戰。 所以,日本帝國海軍之后的行動,不得不將這一因素考慮進去。 這是心理上的震懾,相應產生的,就是牽制作用。 這段時間里,薩拉托加號1月在夏威夷附近被日本潛艇擊傷,呆船塢里直到5月才復出。 那么,大黃蜂號(CV8)在哪里呢?在大西洋邊的諾福克港改裝,1月份的時候,將艦上所有的24門.50高機全撤掉,換上了30門20mm炮(Oerlikon 20 mm cannon)。話說這炮的壽命是蠻長的,現在還在用。 一個頗有意味的事情發生在2月2日,大黃蜂號出港訓練的時候,居然帶了兩架陸軍的B25轟炸機。看著這兩笨家伙從甲板上起飛,艦上的吃瓜群眾震驚了,這里面隱藏的秘密,他們一無所知。 3月4日,大黃蜂號離開諾福克港,之后經巴拿馬運河進入太平洋,20日到達加州。艦上帶有16架B25跟一票陸軍航空兵。 他們的老大,名字叫杜立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