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獎參考作品+專題人氣 (本刊所發作品均為作者投稿作品。投稿即代表作者授權編輯部對應刪減、修改、編輯、發表等權利) 父親 作者秦陽 我一直以為我和父親的關系很遠,甚至會有一層隔膜,因為在我的映象中,父親是一個不善言辭且脾氣很大的人,他經常會和母親吵架,甚至有時候會動手打母親,打我和哥哥,包括成年后的自己,也會因為童年的事情,對父親心有芥蒂。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是近兩年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我卻明顯的覺得,我小時候一直渴望的父愛,現在父親都加注在了我女兒身上。每次只要告訴他我要回家,他都會提前買好一大袋零食給我女兒吃,臨近家門口的時候,他總是遠遠的站在門口等我們,仍記得我出月子回娘家期間,他每天晚上都要給我做加餐,甚至還要用一支手給我女兒洗尿布。 最近這幾天回家去看他,他的白發已經沒過了頭,記得前幾年他頭上剛生白發的時候,他會喚我過去幫他拔掉,慢慢白發多的時候,他也會去染發,但是近兩年每次看見他,都覺得他是真的老了,也不去染發了,眼皮耷拉下來,就剩眼縫了。 其實我是一個特別感性的人,對他一直都多有埋怨,埋怨小時候他打我。我一直對于父親的憧憬是:他可以對我和善一點,在我上學丟了自行車嚇的不敢回家的時候,他可以安慰安慰我,在我哭著睡著的晚上,他可以摸摸我的額頭,告訴我沒關系。 盡管有這么多的埋怨,但我知道他依然是愛我的。在九十年代的農村,老師說要開家長會,在沒有幾個家長來參加的情況下,我的父親冒著大雨拖著殘疾的身體,給我送來雨衣參加我的家長會,教我怎么能不驕傲呢,在我已經三十歲的年齡,他看見我手上蛻皮,一遍一遍的催促我去看醫生。 這就是我的父親,現在已經滿頭華發,仍然不善言辭,每次回家,他都會站在門口,遠遠的嘲我微笑,等我一起回家,父親的等待和笑容給了這一生去愛去生活的底氣。 秦陽 甘肅寧縣人 90后 愛好文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