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微文化”為東營市作協重點扶持文學公眾號。平臺宗旨:體現人性本真,歌頌人間溫暖,傳播正能量......關注微信公眾號“東營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溫度的文字! 那個瘦高的老人 作者丨郭慧 攝影丨曹新慶 爺爺離開我已經有十八個年頭。他是個高高瘦瘦的老人,總是邁著平穩的步子緩緩地走過老家的宅子。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也就是抗日戰爭時期,爺爺曾經擔任過村子里的支部書記,在一次掃蕩中被鬼子抓住,在憲兵隊關押了整整四十天。那時,幸虧沒有叛徒出賣他,才被當做普通老百姓釋放回家。為了一家老小,無奈之下,經歷過生死的爺爺只能棄政從商。由于我們家祖傳都是制作毛筆的手藝人,爺爺迫于生計只能重新操起這門手藝。在那個炮火連天的多事之秋,他挑著毛筆擔子,步行上百里奔波于各個村鎮,艱難地掙回幾塊錢養家糊口。就是靠著爺爺制作毛筆、走街串巷地賣毛筆,才養活了這近十口子的老老小小。
我對爺爺的印象,更多的是停留在我的童年時代。那時,爺爺奶奶有一個獨立的院子,北屋一排三間房,西廂房是一間飯屋,也就是廚房。進門迎面就是一個小小的影壁墻,通常長著一棵麥穗子花。這種也算是花卉的野生植物有著竹子般的骨節,枝杈也是竹節一樣。麥穗子一樣的花穗,密密麻麻地擠滿米粒般的小花,綻放時由玫紅色變成淺粉色,細長的葉子稀疏地點綴其間。若是不小心碰到這些花穗,便會有鵝黃的花粉沾滿衣襟。院子中央有一棵高大的梧桐,夏天會綠傘般撐起一片陰涼,遮擋炎炎烈日。南墻根底下,一溜兒香椿樹每年春天抽芽吐綠,奉獻著一茬又一茬香嫩的香椿芽。
他們的小院子有兩條磚塊鋪就的小路,一條從院門口直通到北屋門,另一條則從北屋直通到南邊的茅房。夏天里,在濕漉漉的雨季中,綠色的苔蘚長滿了磚塊的縫隙,仿佛是鑲嵌在路面上的花紋。我們常常用小刀子把它們摳出來,一塊一塊地擺放在一個撿來的玻璃片上,拼成一條一條的綠色草坪。奶奶則在屋子里朝我們喊著:別摔倒了!那個東西可是很滑呢!不過,我還是比較喜歡苔蘚的味道,潮濕中帶著一股子雨水的腥味。 爺爺在院子中間開出了一個菜園子,種滿了黃瓜、西紅柿、豆角,培植著一壟壟的蔥。有時也種扁豆,大部分是一些爬蔓子的蔬菜。爺爺很細心地把這些伸著觸須的植物一棵一棵用細繩兒捆扎在小竹竿上,一排排的,挺整齊。像黃瓜、西紅柿和豆角一般是很有規律地順著竿子爬蔓子;不過扁豆則很隨意,想往哪里爬,就往哪里爬。往往扁豆花開的時候,一叢叢的深紫色小花密密地開滿半個影壁墻。一般去爺爺家玩耍之后,他總要摘些菜讓我們捎回家。爺爺在院子的一角挖了一個小小的地窖,把秋后收獲的蘿卜、地瓜等深深地埋入地下,再用土埋起來,上面插一把玉米秸做記號。這樣,到了冬天,想吃的時候,從里面刨出幾個,感覺依然是新鮮的。 爺爺一向是比較嚴厲的,話雖不多,但他那種沉默無語的樣子,對我們來講反而變成了一種威嚴,然而在這背后卻透著無限的慈愛。那一年,我還是八九歲的年紀,看上了爺爺種的一株無花果樹。成熟的無花果是紫紅色的,有著飽滿的果子、香甜的汁水和細膩的籽兒。 爺爺曾經給我們每人分過一次,所以我就喜歡上了這種誘人的果實。可恨的是,這株無花果樹結的果子倒不少,卻成熟得太慢,要過很多時日才能由青綠變成紫紅。那一次,媽媽讓我來給奶奶送東西,之后我就在院子里溜達了一圈,當然我的醉翁之意在于偷看有沒有成熟的無花果。幸運的是,有三四個果子已經變成了紫紅色。我趁機偷偷地摘了但衣服沒有口袋,這樣拿著出去肯定會被爺爺發現。無奈之下,我就勢把它們塞進了懷里。當我轉身離開的時候,迎面碰到了從北屋出來的爺爺。我想著馬上離開。就在我快步走向院門口的時候,懷里的無花果卻順著褲腿溜了出來,落在地上,四散滾著。我站在那里尷尬極了。爺爺慢慢地踱步過來,從地上撿起無花果說:“沒有口袋嗎?看你掉得到處都是。”說著,將果子放進我的兩只手里,轉身走了。我在激動中夾雜著難言的愧疚,臉上紅紅的,感覺手里的無花果有些燙手一樣。回到家,我和姐姐、弟弟一起分享了無花果甜美的味道。
冬天的午后,爺爺常常坐在院門外的場院里曬太陽。那時的場院,堆著一些圓圓的玉米皮垛和麥秸稈垛,還有尖尖的玉米秸垛。爺爺戴著青色的棉帽,穿著藏青色的棉襖和厚厚的高腰棉褲,腳下是高幫的大棉鞋。他哼著不知名的京劇段子,慢悠悠地在場院里轉著,然后再找一處舒服的玉米皮垛,往垛上一靠,瞇著眼睛睡一小覺。整個身體沉浸在散發著淡淡玉米味道的柴禾垛里,回味著一段段關于收獲的場景。這個場院是他曾經辛勤勞作的地方,麥收、秋收都曾流下過無數汗水。成片成堆的玉米秸、麥秸桿,在冬天湛藍的天空下呈現著金黃的色彩。就像已經老去的爺爺,歷經歲月洗禮,生命最終沉淀出耀眼的金色。
季節的輪轉又將爺爺和我之間的距離拉遠了一步。我只能在記憶中遠眺那些關于爺爺的點點滴滴,迷蒙又清晰。時間消逝,沒有人能挽留住那些曾經駐足在我們生命中的至親至愛,一旦離開就永遠不再相見。唯有珍惜現在,好好去愛他們。 作者簡介:郭慧,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華泰集團《今日華泰》特約撰稿人,現供職安徽華泰。喜文字,愛旅行;喜音樂,愛畫畫。生活不止眼前,還有詩和遠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