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日本的呆萌公務員,更是網絡世界的紅人,熊本縣地震讓人們再次將目光聚焦到他身上。 by 駐日本觀察員 陳洋 4月14日發生在日本九州熊本縣(KumamotoPrefecture)的里氏6.5級地震至今已經將近半個月了。根據NHK電視臺的報道,截至23日下午,此次地震共造成48人死亡,2人失蹤,以及將近8萬人被緊急疏散到各處避難場所避難。 刺猬君注意到,熊本地震發生后不久,在微博和Twitter等社交網站,很多網友在對熊本縣災民表達慰問的同時,還十分關心“熊本熊(くまモン Kumamon)”的安全情況。雖然說很多網友并不清楚熊本縣在日本的具體位置,但是通過社交網絡不約而同地向來自熊本縣的“熊本熊”表達關心與祝福,則是一個非常特別的群體情感表達現象。 今天我們就通過這個很萌很可愛的吉祥物(ゆるキャラ Mascot)來聊聊日本的吉祥物文化。 營業部長兼幸福部長“熊本熊” 熊本縣位于日本南部的九州島,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縣,人口約180萬。熊本縣內最知名的自然景觀應該就是作為活火山的阿蘇山了。因為在九州島的北部有福岡縣——南日本的經濟文化中心,所以熊本縣看起來并不是那么突出。因此,熊本縣最開始推出官方吉祥物“熊本熊”時,是以“Kumamoto Surprise”的形式推向公眾的,希望幫助熊本縣提升知名度。現在來看,當初借助九州新干線開通而制作出的這個吉祥物,確實“驚喜”了整個日本,甚至世界。 “熊本熊”由年輕的日本設計師水野學設計而成。
“熊本熊”起初其實是個瘦子,只不過因為毫無節制地貪吃而變成了胖子。這樣不注重形象也影響到了他的仕途——“熊本熊”最初的職位是熊本縣營業部長兼幸福部長,但由于減肥失敗而于2015年被降職為代理營業部長(\(╯-╰)/ ) 繼“哆啦A夢”之后,又一個走向世界的“胖子” “熊本熊”在日本擁有極大的影響力,這一方面體現在其知名度上,比如經常出席日本國內各地的宣傳活動。2013年10月“熊本熊”在日本天皇與天后面前表演“熊本熊體操”,并于當年12月登陸NHK的紅白歌會。 根據日本地方經濟綜合研究所于2013年發布的《九州印象最深刻的縣》統計結果顯示:與2010年比較,熊本縣在九州島內的受訪者中從第6位上升至第2位,在關西地區則從第6位上升至第3位,在首都圈從第7位上升至第5位。雖然熊本縣在日本不同地區的知名度上升的原因包含各種因素,但“熊本熊”肯定是一個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熊本熊”的影響力體現在經濟層面上。根據日本銀行熊本支行在2013年12月26日發布的一篇論文顯示,從2011年11月到2013年10月,“熊本熊”直接產生的經濟效益約為1232億日元,即1年約為616億日元。如果從GDP的角度來換算的話,2011年熊本縣的GDP為5兆6119億日元(1兆日元即1萬億日元),也就是說“熊本熊”至少貢獻了1%。2013年日本的GDP總值為478兆753億日元,那么這其中就包含了“熊本熊”所貢獻的0.013%。 大約是從去年開始,“熊本熊”的圖片、小視頻突然在國內的社交網絡中走紅,特別是“熊本熊”的表情包,看起來和“還珠”系不分伯仲。很多年輕人在發微博或微信的時候經常使用“熊本熊”,以此來更加生動形象地表達個人的心理感受。 因此“熊本熊”可以說是自“多啦A夢(ドラえモン Doraemon)”這個“藍胖子”后,又一個深受中國年輕人喜歡的來自日本的“胖子”(事實上,從日語發音來看,くまモン和ドラえモン均有モン這個音)。 為什么“熊本熊”能成為網紅? 對于這個問題,刺猬君認為“熊本熊”與傳統意義上的卡通人物有很大的不同,即“熊本熊”經常以“真人”的形象出現在公眾面前。比如,“熊本熊”會騎摩托車、泡溫泉、蹦極、調戲女生、賣萌等。 這樣的一些小視頻和圖片經過社交網絡的傳播與擴散,使得“熊本熊”更加立體更加真實,或者說更加擬人化。雖然說《名偵探柯南》《海賊王》《火影忍者》等日本動漫中的人物在中國也具有極高的人氣,但他們都是二維平面卡通形象,并不是立體的,也不像“熊本熊”那般“活動自如”。在熊本地震中,網友們所關心的與其說是一個卡通意義上的“熊本熊”,倒不如說是牽掛一個相識已久,但素未謀面的日本老朋友。 日本的吉祥物文化 在日本,除了來自南部的“熊本熊”外,還有來自關東地區的“船梨精(ふなっしー Funasshi)”也非常具有人氣。“船梨精”出生于2011年,是日本千葉縣船橋市的吉祥物。 事實上,不論是“熊本熊”,還是“船梨精”都不過是日本眾多吉祥物中的一員而已。在日本的47都道府縣中,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吉祥物,而各個商社、政府機關、民間組織中也均有各自的吉祥物。據統計,日本目前約有610個吉祥物,因此日本是名副其實的吉祥物社會。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登錄日本吉祥物投票排名網站http://www./看更多吉祥物。 為什么日本社會如此熱衷于吉祥物呢?刺猬君認為這應該與日本傳統的“家紋”文化有關。所謂家紋,即一個家族的標志、記號。日本的家紋可以追溯到平安時代,最開始家紋的使用者是日本的公卿貴族,慢慢流傳到武士之家,最后才在一般庶民家庭中使用。因為近代資本主義經濟在日本的發展,商家為了讓顧客能夠記住進而多賣商品,所以家紋就又開始在商家中被廣泛使用。 今時今日,因為承擔家紋功能的商標多而雜,且有些時候圖案差異并不明顯,所以很難讓人有深刻的印象,進而使得吉祥物成為了絕佳的替代品——他們可以生動地詮釋企業的文化與形象。
舉個例子,日本糖果餅干生廠商不二家的那個小女孩Peko,一個普通的伸舌動作就傳遞出了不二家食品很好吃的訊息——這相較于那些毫無生氣的商標而言,無疑更加有效地傳播了企業的文化與形象。 當然,這樣的效果對于日本的政府機關、民間組織同樣如此。比如,日本警視廳的吉祥物“ピーポくん”,通過其可愛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警視廳給人嚴肅、緊張的認知。 當然,目前日本這樣的“吉祥物主義”也并不是完全受到認同的。事實上,日本社會中也不乏批評的聲音。因為,日本的中央政府機構、地方政府部門在設計、宣傳吉祥物的過程中使用的畢竟是納稅人的錢,由此也引來不少日本納稅人的反感,畢竟“熊本熊”“船梨精”僅是少數成功案例。 完 刺猬公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