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秋雨一場寒 連續下了一周的雨 暑氣散盡,天氣轉涼 才真的感受到了秋天到來 盡管天公不作美 但也無法阻擋人們 外出的熱情 鐘樓、城墻、大雁塔 陜歷博、大唐芙蓉園、大唐不夜城等 熱門景區仍舊 摩肩接踵、人山人海 ...... 熱門景區人太多 不想去人群扎堆排隊 不如去以下景點逛逛 碑林博物館其實是和城墻連在一起的,全稱是西安城墻·碑林景區,是西安少有的5A級景區之一(其余的是秦始皇兵馬俑、大唐芙蓉園、華清宮等)。 大部分人逛完城墻之后可能太累了就不一定會去碑林。或許是因為碑林主要是碑文,認為這里一定高深莫測看不懂,可能在名字上就勸退了一些人。 圖片:昭陵獅子 碑林博物館收藏、陳列了歷代碑刻、墓志及石刻,是中國獨樹一幟的博物館。 館內由碑林、石刻藝術和其他文物展覽三部分組成,著名的“昭陵六駿”就藏在館內。 出了碑林就是書院門街區,街區一水兒書畫文具店鋪,還有眾多的書法字帖、碑林拓片等,真的是書法愛好者的天堂,文化氣息非常濃厚。 ![]() 地鐵:2號線永寧門站,城墻附近 公交:14路、K14路、216路公交,文昌門站下車 ![]() ![]() ![]() 陜歷博風頭太盛,往往讓人忽略了西安的其他博物館,例如西安博物院,實際上西安博物院來頭可不小。 西安博物院由博物館區、小雁塔薦福寺歷史名勝區和園林游覽區組成,是一座集博物館、名勝古跡、城市園林為一體的博物館。 館內展示以珍貴文物,唐代千年古塔、悠揚的雁塔晨鐘、秀麗的園林景觀而聞名,是為西安未來十大標志性建筑之一。 博物院收藏了西安各個歷史時期的文物13萬件,其中擁有國家三級以上珍貴文物14400多件,并有相當一部分文物出土于周、秦、漢、唐等中國歷史上有重要影響的朝代。 博物院使用了當代科技電子技術及影像、聲像技術的展示手法,展覽運用了虛擬電子翻書、數字幻影演示、DMS數字虛擬演示、互動展示、文物導航等系列科技手段,虛實結合,豐富展覽內容,形象展示文物,演繹古都歷史。 圖片來源:西安博物院 最最重要的是“長安十二時辰”里的很多東西,在這里都能找到同款!!西安博物院免費對外開放,出示身份證就可以進入,并且相當好預約,一點也不用擔心排隊呢~ 西安博物院文創 圖片來源:西安博物院 ![]() 地鐵:2號線至南稍門站,步行500米。 公交:40路或者K40路公交,小雁塔站下車。 ![]() ![]() ![]() 漢陽陵博物院位于西安北郊渭河之畔,是西安景帝劉啟和王皇后的合葬陵園。 由于地處偏遠,常常被忽略,但是嚴格來講,漢陽陵博物院可能是所有博物館里最被低估的景點。 漢陽陵是國內少有的地下博物館 人們是在遺址上鋪設的玻璃上前行參觀 你能想象和墓葬坑只有一面玻璃之隔嗎? 漢陽陵博物院所處的地方 被稱為東方帝王谷 這里是西漢皇帝的皇家墓葬群 曾經埋葬過西漢九位帝王 圖片來源:紀錄片《西漢帝陵》 乘坐機場城際路過此地 就能真切體會到李白詩中 “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的悲壯之美 漢陽陵是目前保存開發最完好的帝王陵寢 陵墓出土保存了大量精美文物 包括排列密集的武士俑群 有堆放糧食的倉庫 還有牛、羊、豬、狗、雞等陶質動物 及成組的陶、鐵、銅質生活用具等 對漢代宮廷制度、帝王生活、陪葬習俗的研究 都具有重大價值 漢陽陵最出圈的當屬上千畝的銀杏林,金秋時節,金色的銀杏林翻涌成金色的海洋,是許多漢服愛好者的打卡圣地。 圖片來源:微動秦漢 每年金秋時節漢陽陵博物院也會舉行為期長達一個多月的銀杏季活動,吸引了大量游客市民前來參觀。所以說金秋時節才是參觀漢陽陵的最好時間。 圖片來源:微動秦漢 ![]() 公交線路:西安從北郊鳳城二路(市圖書館站)乘游4路,沿途經張家堡站、城市運動公園站直至漢景帝陽陵博物院;從咸陽乘坐5路公交直達漢景帝陽陵博物院。 地鐵線路:乘地鐵二號線至市圖書館站(D站口出)轉乘公交游4路 自駕線路:西安咸陽機場高速公路專線東段。 ![]() ![]() 西安有參觀價值的景點很多 他們也許沒有那么熱門 但也有自己獨特的美 如果你特別喜歡逛博物館 又不喜歡去人群扎堆的熱門景點排隊 不如去這些博物館走走看看~ 版權聲明:在推介傳播過程中難免出現部分文章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的情況。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