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但所有的事情都應該墨守成規? 如今,我們在道路上行走或者駕駛車輛時都要遵循交通法規。可面對車越來越多,行人和車過紅綠燈那感覺是爭分奪秒的事情。 問題也就出現了,在斑馬線上以及車綠燈右轉彎時,是行人讓車,還是車讓行人? 時而會看見斑馬線上,汽車呼嘯而過,行人在車流中躲閃,此驚險場景,在一些人行橫道上,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這情況無非是不把斑馬線當一回事,不少司機無視信號燈,駕車橫沖直撞;甚至有司機不但不減速行駛,反而加速搶行;一些行人也無視信號燈的存在,在斑馬線上想過就過。斑馬線真的是虛設? 小編覺得有必要讓大家了解下斑馬線。 人行橫道上的一條條白線,因其多條相互平行的白實線,好似斑馬身上的線條,所以稱作斑馬線。斑馬線作用是能引導行人安全地過馬路。 當然對于人行道普遍的斑馬線造型過于單調,已出現了眾多別出新意的斑馬線。比如09年我國屬首創的成都合江亭"愛情斑馬線",寓意保護愛情,避免在愛情的路上發生"交通事故"。以及現在的彩色立體斑馬線、3D斑馬線等。造型的改變,但其使用功能并沒有改變。核心點都是提高人生安全意識。 談到通行,對于機動車來說,看到斑馬線就要自動減速緩行或停下,車讓人,讓行人先行。但現實和法規存在偏差。這主要體現在哪? 一行人與車,毫厘的距離; 在一些直行和右轉信號同時放行的路段,即使有行人在走動,一些車主也視若無睹。有的車主為了快速通過紅綠燈路口,減少等待時間,常常與行人搶道。 在有信號燈的斑馬線上,大部分車主和行人會遵守信號燈指示,行人走在斑馬線享受的是“車讓人”的禮遇。但在沒有信號燈的斑馬線上,車輛一般都照常行駛,只有極少的車主做到減速或讓行。結果則是這些路段上,行人要么與機動車“賽跑”,要么就在行進的兩車縫隙間擠過。 小編總結了下在沒有交通指示燈時,斑馬線被忽視,車臉對臉堵一起,行人過馬路得講究身材,從細縫中穿過。 還有就是狹路相逢勇者勝”,雙方都不愿退讓,導致路口擁堵,前后車輛喇叭聲此起彼伏。要是碰到下雨天活下班高峰,那情形可想而知。 當信號燈直行和轉彎同時放行的時候,許多車主則表示自己也有苦衷,讓行難。一行人過馬路猶猶豫豫,以致不懂自己是該先走還是讓行。二時間等于金錢,都希望自己能跟上綠燈。 那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 一機動車須讓行人; 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時,應當減速行駛;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應當停車讓行。機動車行經沒有交通信號的道路時,遇行人橫過道路,應當避讓。 二謹防轉彎車輛; 面對直行和右轉信號同時放行的路段,行人要注意同向車輛是否有轉向的趨勢,避免出現碰撞事故。 三等待技巧; 行人應該做到在設有白線區域的等待區,耐心等待。未設等待區的地段等待通過時,行人不要靠路邊太近,以免機動車右轉時,車輛右后輪對行人造成碰撞或碾軋。 四不要盲目后退; 穿越馬路時,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快步通過,不要在斑馬線上閑庭信步,以免信號燈結束時還在路面上,與正常通行的車輛發生沖突。 如果紅燈亮起時行人仍處于機動車道上,千萬不要后退,以免發生危險,而應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繼續前行,直至通過路面或在道路中心線等待下一綠燈亮起后再行通過。 其實避免一個交通事故的發生很容易,就是人與車要互相禮讓。在互讓時,對方不了解意圖時,可通過手勢進行對方讓其先行。 玩車,養車,愛車如命,請搜索關注《酷車無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