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當我們有了一定的生活閱歷之后會發(fā)現(xiàn):人太善良,有時候不僅不會得到回報,還會被一些別有用心之人欺負。 所以人們常說:“別怪江湖套路深,是你實在太天真。”那些本性善良卻常常吃虧的人,往往就是因為不懂心計。 很多人總是認為,有心計的人都是壞人。實際上,心計就像一把劍——用劍的人壞,心計就壞;用劍的人善,心計就是善。 常言道:“天黑路滑,社會復雜。” 無論在職場還是商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心計,而過于天真的人,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別人升職加薪、賺得盆滿缽滿。更有甚者,還會成為別人的墊腳石。 毫不夸張地說,一個人如果不懂“套路”,想在這個社會上走得順當是很難的。況且,謀圣鬼谷子認為:一個人想要功成名就,就必須全面地研究人性、考察事物的本質(zhì)。 因此,一個人無論有多善良,多少都要會點“攻心術”。那么,怎樣才能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心計”的好人?我們可以試著從以下三個步驟來著手。 《孫子兵法》講:“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不管是求人辦事還是與人競爭,都要事先了解對方的客觀情況。只有掌握的信息足夠充分,你才能知道該說什么話、做事該用什么技巧。 一個人的性格特點,往往會通過言談舉止、表情神態(tài)表現(xiàn)出來。 比如:快言快語、容易沖動的人,往往性格急躁;眼神躲閃、尖嘴猴腮的人,往往內(nèi)心陰暗;不茍言笑、眼神穩(wěn)定、表情細膩的人,往往性格穩(wěn)重…… 針對不同的性格,要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對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交往方式。 《鬼谷子》說:“凡是籌劃計謀,都要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才能真正地掌握實情。” 人之所以與其他動物不同,就是人有著七情六欲。只要找到一個人的欲望所在,不僅能避免自己吃虧,還有助于為人處世。 那些自詡為君子的人,必然會輕視財物,與這些人交往,就要少談錢,不能過于功利; 對于那些性情溫和、通情達理的人,就要用“誠信”和他們相交; 而與那些貪小便宜、斤斤計較的人交往時,就要提高警惕,他們很有可能為了利益而出賣朋友。 如果還是找不到對方的欲望在哪里,那么你就看他在什么事情上花的時間最多,他越熱衷的事物,就是他越重視的東西。 了解了對方的情況和欲望之后,我們就可以根據(jù)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行為模式了。 鬼谷子曾經(jīng)說過:“與富者言,依于高;與窮者言,依于利。” 和有錢人來往,要以高雅瀟灑為原則;和窮人來往,要以利害為原則;和地位卑下的人說話,要謙遜;和勇敢者相處,要果敢。 很多心善之人為什么總是吃虧?就是因為對于人性之惡沒有足夠的把握,對待任何人都是同一種方式。 就比如你辛苦工作,好不容易到升遷了,當你把這個消息告知別人的時候,有的人會為你而高興,而有的人卻認為你在炫耀,從而產(chǎn)生嫉妒的心理。 善良的人沒有錯,錯的是人性中的惡意,而心善之人若不懂“對癥下藥、量體裁衣”,就會被惡意所傷害。 《孫子兵法》中說:“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 就是說,最善于用兵的人,都是讓敵國不戰(zhàn)而降,如果通過交戰(zhàn)使敵國投降,那么他的水平就要差一些。 在人際交往中也一樣,無論你是想贏得兄弟朋友的情誼,還是想贏得財富和地位,“攻心”是最佳的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一個國家想要獲得長遠發(fā)展,要講究策略和計謀;一個人想要避開生活的“坑”,獲得光明的前途,要講究心計。 只要你細心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有些作惡多端的人,其實很早以前也是善良的人,他之所以變成惡人,是因為他的善良讓他吃了很多虧,遭遇了人性中的惡意。 善良,是我們作為“人”的道德底線,而學會一些心計,能讓我們一直保持善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