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思與遠方 發布有思想 有情感 有啟迪的文章 關注 《思與遠方》 刊頭題字:王曉華 感悟“擔起該擔的責任” ---讀《到基層尋求“源頭活水”》有感 近日閱讀中,筆者被《知之深 愛之切》這本書散發的真理“磁場”力量感動著、指引著,如火炬點燃了內心的某處“柔軟部分”,帶著感情細讀篇篇文章,深受教育、啟迪、鼓舞。 該書中“最精短”的文章《到基層尋求“源頭活水”》,“為人民服務,擔起該擔的責任”的執政理念有了更深切的認識和感悟。信“心”相印,這封充滿真理力量和人格魅力的信,穿越時空,依然閃爍著實干奮斗、改革前行的光輝注腳。閱讀此信,筆者有四點膚淺感悟“以吐為快”: ----文風樸實,有一種“擔起該擔的責任”的意蘊。文為胸意,樸實方能直抵人心、牽手共進。此信文風樸實,且有“責重山岳,能者方擔之”的震撼之感,其特點一是“簡”,全文分3段、共380字,字字千鈞,無穿靴戴帽、冗長坡腳之“頭尾”,言簡精煉,直奔主題。其特點二是“樸”,不搞工整對仗、押韻詩意,開門見山,切重要點。開篇前兩句可見一斑“大家上任半年多了,人們還習慣稱我們‘新班子’。我體味,其中不無期盼之意,上上下下都希望我們有一個新作風”,可謂推心置腹、坦誠交流,以談心的口吻鼓勁揚帆、干事創業。其特點三是“實”,不沽名釣譽、華而不實,措施實在、力在落實?!暗交鶎诱{查,要一下到底,親自摸情況,直接聽反映,尋求‘源頭活水’”,由是見之,緊盯問題,注重實際,如同打仗一樣部署開展工作。 ----直面問題,有一種“擔起該擔的責任”的勇氣。直面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此信雖簡短,且有劍指積弊、立行立改的問題意識,其特點一是有寢食難安的問題導向意識,保持思維敏銳、“腦中有事”,有精準的判斷力,善于發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初任伊始,縣委作出了關于改進領導作風的幾項規定,提出反對官衙作風,注重調查研究,以每年三分之一時間深入基層而自律。由于實行不力,尚未成風氣。”可見其對于作風建設問題見微知著、落葉知秋,對于發現的問題不回避,對于抓而未解的問題緊抓不放、敢抓敢管、真抓真管。其特點二是有善作善成的目標導向意識。堅持問題是前行的導向,問題不解決不放過、解決不徹底不放過?!罢{查可圍繞各階段中心工作和突出問題進行,失誤不足,要求愿望,意見建議,都可列入調查范圍。調查所得,要整理加工,形成自己的意見,直接告我?!本渚湔凵涑鼋鉀Q問題的方法、決心和行動力,既講究合力工作,又注重親力親為。 ----務實擔當,有一種“擔起該擔的責任”的魄力。務實方能行穩致遠。此信內容務實、視角向下,尋方問策、求解“方程”,其特點之一是堅持從實際出發、在實踐中擔當盡責,貫徹“一線工作法”?!叭旯ぷ饕鸦揪途w,大量工作轉向落實,我們要脫身冗務,著眼于基層,著眼于實際?!薄胺彩聞涨筘瀼亍?。此處“動員”著眼于“實”,實則即治,虛則即荒,堅持實事求是,保持求真務實的干勁,從實際出發,緊貼基層、服務基層、問計基層,就一定能找到破解問題的鑰匙。其特點之二是堅持走群眾路線、在服務人民中保持血肉聯系、魚水深情。靜讀細思,此信中心主旨就是走群眾路線、想群眾之所想、解群眾之所難?!按蠹曳职骶€,聯系鄉鎮,要多下去走一走,看一看,實實在在地調查研究一番,多了解一些真實情況,長一些真知灼見,更有效地指導工作,解決問題。”通俗的語言、用心之良苦,再次告訴我們: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斗力的重要法寶。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身體和腳走近群眾,還要頭腦和感情走進群眾。 ----親民為民,有一種“擔起該擔的責任”的情懷。人民是江山,江山是人民。立黨為黨、執政為民,是共產黨人永遠的“考題”。此信字字珠句包含了親民為民的深厚情懷,道出了“視自己為黃土地的兒子”的根脈情懷,詮釋了以人民為中心、以群眾為父母”的大我情懷,貫穿了一條主線即“知之深,愛之切”。其特點之一是為人民服務“不讓一個人掉隊”?!翱梢缘情T入戶,4月份每人了解10個典型。除本人聯系戶外,還要顧及到‘兩戶一體’、知識分子、老干部諸方面。”可見工作部署細致嚴謹,開展群眾工作無小事,人人幸福才是真的幸福。其特點之二是為人民服務“靠學習走向未來”。學習的目的是改造客觀世界與主觀世界,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奮斗。“深居簡出,習之已久,愿能以此為開端,興起調查研究之風”,調查研究就是向人民學習,問計于民、問需于民,此信的結尾既是寄語、呼喚,也是舉措、要求。 讀完此信,帶給筆者一種強烈的向善向上的氣場、一種燃燒的催人奮進的力量、一種耀眼的彰顯大我的情懷。重讀這篇閃爍著時代光彩、仍有滾燙情感的短信,令人心潮澎湃,重溫這篇根植人民、血濃于水的心語,讓人久久回味。 —END— 《思與遠方》:靈魂的詩和遠方 裴海波,湖北鐘祥人,2001年12月入伍,2005年6月入黨,四級軍士長軍銜,2018年8月轉業待安置。先后在原廣州軍區41集團軍121師364團、廣州軍區綜合訓練基地、***陸軍桂林綜合訓練基地、***服役,歷任戰士、師教導隊學員、步兵班長、文書兼軍械員、新聞報道員。業余時間喜歡閱讀文報、尋章摘句,偶爾寫點粗淺文字以慰心靈、鞭策自我,在各位編輯老師傾心指導下,曾在原廣州軍區《戰士報》《人民陸軍》《政治指導員》《政工導刊》《桂林晚報》及全軍政工網等媒體雜志刊發60余篇稿件。16年軍旅,一次榮立三等功、三次評為優秀共產黨員、三次獲旅團嘉獎、三次評為優秀士官、三次評為“三學”先進個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