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軟實力英語的第445篇文章。 小學生是否應該背單詞?關于這個問題,眾說紛紜。 有人說,小學生學英語,必須使用自然母語式方法,每天接觸,自然就掌握了。這一理論,有其道理,符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但是,必須從零歲開始啟蒙,使用浸入式教學法,學英語生活化,才能實現所謂的“不背單詞,不學語法,輕松學會英語”的理想境界。 然而,對于大多數家庭來說,一來沒有時間上的保證,二來實施起來比較困難。 還有一些人主張死記硬背,直接背誦單詞手冊或詞典,既為了應對各種考試,又能幫助早日開始原版書閱讀。 上海市外語特級教師,華東師大附中張思中,主張集中識詞。關于他的教學方法,《中國教育報》和《文匯報》曾經載文說:“張思中教學法的成功經驗主要表現在:抓住青少年記憶力好的優勢,集中時間用科學的方法記憶大量的常用詞匯,熟背經典課文。” 解放前,張思中在部隊擔任文化教員,參加了“漢語速成識字法”掃盲運動,使文盲戰士在一個月之內,認識了2000多個漢字,能夠讀書看報,并且還能寫信。 離休之后,張思中老師承擔了原國家教委“九五”重點科研項目——“大面積提高中學外語教學質量的實驗與研究”,后來又承擔了全國教育科研“十五”規劃課題---《一門外語基礎過關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張思中教學法的核心為16個字,“適當集中、反復循環、閱讀原著、因材施教。”他的集中識詞教學法,曾經影響了無數英語老師的教學方法。 《人生設計在童年》的作者高燕定的女兒高倩,9歲的時候,利用一個暑假,完整背誦了整本SAT/GRE詞匯手冊,包括英文釋義都一字不漏地背誦。為最終考上哈佛大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前人的成功經驗,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寶貴財富。結合我自己10年家庭英語啟蒙的經驗,分享一些小學英語單詞積累的方法。 1. TPR教學法。即全身反應教學法。簡而言之,就是“名詞看圖片(或實物),動詞做動作”。 這是一種孩子比較容易接受的單詞記憶方法,特別適合家庭英語啟蒙實踐。以前我推薦過一本有關TPR教學法的外國人編寫的書---《破冰英語》,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本,非常不錯,至今我依然在帶著苗苗,利用午餐后的時間,每天讀10頁。這已經是第三輪了。我相信,重復是記憶之母。 2. 自然拼讀。雖然說,自然拼讀是為自主閱讀服務的,但是,因為其有助于孩子“見詞能讀”的特色,所以,可以幫助孩子根據發音記單詞。這比我們小時候通過漢字為英語單詞注音,要科學許多倍。 3. 圖解詞典。小時候,在苗苗讀英語分級讀物《牛津閱讀樹》的時候,我經常同時帶她讀配套的有聲圖解詞典---Oxford Reading Tree Dictionary。現在是每天晚上都10頁 《10天背完3000英語單詞》,一本加拿大人編的圖解詞典,英漢對照,適合初學者。計劃明年開始讀4000 Essential English Words,共6本,詞匯+練習+閱讀,符合記憶規律。 4. 單詞聽寫。相信絕大多數家長都有陪孩子聽寫語文課文生字的經歷,這也是許多語文老師經常會布置的家庭作業。經過這幾年的經歷,我發現,這種方法雖然“笨拙”,但是簡單有效。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鮮有家長每天堅持陪孩子聽寫英文單詞的,既然中文聽寫是有效的,為什么就不能遷移到學英語上來呢? 5. 背誦對話。小學英語課文多以對話為主,一般老師也都會要求大家背誦。但是,因為中國特色的班級人數眾多,老師不可能每天檢查每個學生的背誦情況,這就需要家長每天積極配合,幫助完成這項有意義的工作。它不僅有助于背誦單詞,還能有效提高聽說讀寫能力。 6. 課外閱讀。靠每周三、四節英語課,每學期10篇左右對話式課文,要想鞏固并掌握所學單詞,是比較困難的。因此,課外閱讀是學校英語精讀課的重要補充。通過閱讀記憶單詞的最大好處,是有上下文語境,有助于理解單詞在不同語境的意思和用法,并且通過語境,可以猜測單詞的意思,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至于坊間流傳的詞根派生法、聯想記憶法、諧音記憶法、分解記憶法,比較適合初高中的學生,在這里,我就不贅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