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說原生家庭,很久以前就一直被"原生家庭"刷屏,刷到目前為止,視覺疲勞的同時也心理疲勞了,套用一個朋友的話就是"一看原生家庭就惡心嘔吐"。 恰好最近有個做了兩年多的個案責怪我沒幫她梳理原生家庭和她目前狀態的關系,還有做媽媽的學員一直為孩子的教育問題焦慮不已,擔心孩子會由于自己的問題而產生心理問題。 于是,我就順勢而為地好好反省了一下關于"原生家庭"的問題。 首先我問了自己,我到底有沒幫個案梳理原生家庭和她目前狀態的關系? 感覺是第一個先蹦出來的,我對個案沒有想要分析的欲望。按照我的工作模式,分析是最重要的應對模式,如果我對她沒有了分析的欲望,那么說明我覺得我已經分析完她了,但她覺得沒有得到想要的分析,為什么?回憶起兩年來的每一次咨詢,我覺得,一個方面可能是我沒給她進行概括歸納總結,另外一方面我可能高估了她的概括歸納總結能力,因為有些時候她在結束的時候要求我給她做總結,有時我會做,有時我會讓她自己做。我潛意識覺得總結不是太重要,每一次細致的分析才是最重要的,可是她想要總結,而我沒滿足她的需求,她自己又無法滿足自己,所以她對我產生了不滿。 該個案很重視原生家庭,把自己的所有問題歸結于原生家庭,這個在一開始并沒有錯,因為在我們獨立自主意識尚未覺醒的時候,我們會一直被過去無意識地影響,而過去又包括我們從一出生就降臨的原生家庭,以及后來要進入學校和社會。原生家庭是我們降臨這個世界第一個接觸到的外部環境,父母是我們降臨之后第一個接觸的人,這個外部環境和父母的影響會伴隨我們終生,所以原生家庭很重要。 但是不是所有的過錯都歸結于原生家庭和父母呢? 先拋開學校和社會不說,單說個人。 年紀小的時候我們缺乏足夠的力量去分辨,梳理和脫離父母,我們只能被動地接受父母的控制和影響,這個可以理解和同情,這也是父母需要承擔起來的責任。 但是,長大之后的我們,已經有了足夠的能力自立,這個能力可以讓我們從父母和原生家庭中掙脫和抽離出來,如果你不能掙脫和抽離,那么這個就是你的問題,你也要為自己的無力負責。 所有的心理問題,父母和個人各承擔一半責任。 如果父母不愿意承擔他們的責任,也不愿意為他們的過錯道歉,那么作為兒女,你可以和他們斷了關系,這個是你的自由,但是你斷不了,還在為他們不愿道歉耿耿于懷,并讓他們影響和折磨你,那就是你的問題。 所以,原生家庭到底有多重要? 重要又沒那么重要。 弗洛伊德都說了,再完美的童年都是千瘡百孔的。 原生家庭也是如此,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我們都需要好好努力來療愈原生家庭對我們造成的創傷,在療傷的過程中,我們努力去挖掘自己,發揮自己的價值。療傷和實現自我價值是可以同時進行的。 但在心理咨詢的過程中,我們還是需要梳理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這不是為了甩鍋,而是為了找到原因,找到原因之后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