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產品的歷史中,“商轉乘”的例子并不罕見,但是由商入乘并能立足的案例,大通算得上是發展勢頭較好的一方。成立8年,大通涉足了MPV、皮卡、微客等諸多市場,產品型譜日益完善,市場覆蓋面也進一步擴大。 童濟仁汽車評論 編輯丨張傳宇 許多資深銷售都會練就一雙“以車鑒人“的眼睛,這說明購車者的選擇,一定程度上就是自我個性的鮮明體現,這種趨勢在消費年輕化的助推下,更為鮮明。 消費群體的需求在變化,各大細分市場的形態也會被重塑,以商用車起家的大通,如何把握C端的風向?價格更為親民的G50、D60能帶來多少驚喜呢? ▎G50售價區間:86,800元-156,800元 自2018年廣州車展亮相以來,大通G50因為其靚麗的外觀、橫跨家用、商用的定位,引起了不小的關注度。《童濟仁汽車評論》在2月底被邀請試駕過大通G50,其在油耗、空間方面的表現,給筆者留下了較為較為深刻的印象。 2月28日,大通G50在經過數月的醞釀之后,終于在上海上市,最終官方指導售價區間為86,800元-156,800元,用戶可通過蜘蛛智選平臺在這個價格區間內選擇自己喜歡的配置(價格隨配置不同而不同)。 另外,上汽大通最終根據“早鳥用戶”的青睞程度及配置檔次,也推出了4款推薦款車型,售價分別為91,800元、109,800元、123,800元、139,800元。 拋開表層的官方指導售價,大通G50的精髓在于C2B智能定制模式,即打破配置捆綁,消費者能夠主動選擇自己想要的配置,而不必為不喜歡的配置買單。 這對于極度崇尚靈活性的MPV車型,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痛點。因為在面向整個家庭的需求時,一輛被設定好配置的MPV,很難滿足家庭內部每個人的需求,諸如男女消費者的差別,甚至氣候導致的座椅通風、加熱功能的增減。 為此,大通G50共提供30多個品類、近100種的配置可選,被用戶關注已久的電動尾門和C-HUD也已加入蜘蛛智選。 隨心、實在是大通G50所極力傳遞的品牌標簽,也是擊中消費者多年購車需求中的痛點,那就是價格透明、配置夠用。從這一點看,MPV配上C2B模式,算得上是相輔相成的成全。 ▎G50競爭力簡析 數據顯示,2019年的MPV市場同比下滑17%,創下了相比轎車、SUV市場更為嚴重的下滑。這一細分市場在產品投放與客戶需求之間,仍然十分尖銳。因此,新一輪汽車市場的局部競爭,也將集中于此。 2018年以來,自主及合資品牌至少有5款MPV車型面市,大通G50是其中最晚上市的一個。與競爭對手相比,大通G50在車長、車高方面有著一定的優勢。根據大通官方的尺寸數據,G50車內的高度達到了1.2m,筆者現場乘坐時,上下車沒有太多的干擾。 這樣的尺寸設置,一方面滿足了車內前后、上下乘坐空間、甚至是行李空間的需求,也讓G50處在了商用、家用需求的中間部分地帶,獲得了雙方市場的雙向需求,這也是G50相對于其他MPV更加多元化的地方。 在價格方面,大通G50處在了自主品牌家用MPV、與合資MPV的交接地帶。但是,得益于C2B定制模式的加成,大通G50可以在更為寬泛的價格區間內,提供給消費者更為多樣化、主動性的配置搭配。 空間、價格方面巧妙的策略,是大通G50得以切入市場的資本。但是,當下的MPV仍處于下滑、存量競爭的態勢下,車型之間的零和博弈更為嚴重,所以這對于新入場的產品,算不上最好的時機。 而市場寒冬下的車市,要求2019年的車企更加重視成本控制、營銷策略的轉變,一面是共享集團的產業鏈,另一面是弱化商用屬性,提高品牌知名度,大通G50身兼雙方重任。 ▎彩蛋:D60亮相 在今年大通品牌會的最后,大通為消費者帶來了一款即將誕生的全新中級SUV D60,其脫胎于SUV概念車TARANTULA,是上汽大通為了滿足用戶對SUV的差異化、個性化需求而推出的戰略車型。 官方的信息顯示,TARANTULA的概念原型自從于2018年北京車展推出后,近兩萬人次的潛在用戶參與了產品定義與設計反饋。 大通D60前臉采用家族式的八邊型格柵,同時配備具有較高辨識度的星云中網,營造出較強橫向視覺沖擊。標配的分體式前大燈汲取了概念車TARANTULA的設計元素;日行燈與大燈依據北斗七星進行排布。 D60側身線條從行李架與側窗區域延伸至前端后視鏡底部;車尾造型以星云橋拱式貫穿尾燈、全LED內燈體為主體,其燈帶內呈現出鉆石形狀的紋理質感,在視覺上將車尾塑造出出層次豐富的立體感。 根據上汽大通內部工程師的消息,大通D60將在6月底量產下線,預計8月份上市銷售。同時,該車將率先搭載上汽集團下一代Level 2.5智能駕駛系統,并帶有基于AI人臉識別的駕駛員提醒系統。 ▎寫在最后 無論是首席設計師宣布最終價格,還是邀請陳銘擔任大通G50首席幸福官,大通品牌在成立8年后,開啟了弱化商用屬性、貼近消費者的溫情品牌策略。 跟隨消費市場適時而動,是品牌長青的關鍵基礎。大通在完成C2B硬件模式的嘗試革新后,在精神層面也已經面向未來做好了準備。 版權聲明:本文為《童濟仁汽車評論》獨家稿件。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但須注明出處為《童濟仁汽車評論》和撰寫作者。如有任何侵權行為,侵權者將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