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有句廣為人知的話,“難得糊涂”。 有些人做事,事事皆糊涂:干工作沒規劃、遇困難沒主見、做學問不求甚解,糊里糊涂得過,沒心沒肺得活。若被批評幾句,就搬出“難得糊涂”作擋箭牌。 這種人就是誤解了“難得糊涂”的真正含義。 《菜根譚》有言:“大聰明的人,小事必朦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察。” 真正聰明的人,應該是小事裝糊涂,大事不含糊,而不是事事都糊涂。 揣著明白裝糊涂,是大智慧 《老子》曰:“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糊涂有真糊涂和假糊涂之分,裝糊涂裝到以假亂真的境界是需要智慧的。 有時候笨一點,糊涂一點反而是在偽裝自己,保護自己。 裝糊涂但不含糊,輕重拎得清,方顯大智慧。 民間有句老話“凡間若想開心過,一半糊涂一半隨。” 隨遇而安也是一種高明的糊涂。人生在世,修得一顆“糊涂心”并不容易。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看似活得清楚的人,其實是被俗事纏身、心里少了清凈的糊涂蛋。 遇事看個真真切切很重要,凡事爭個明明白白則沒必要,要知道世上的事不是非黑即白,很多時候一時爭贏的才是那個輸得徹底的。 在不值得的事情上糊涂,才會有大氣度,才會心生寬容,才能平靜地看待世間的紛紛擾擾。 事事不糊涂,是場災難 人世間還是存一點糊涂好。事事不糊涂,大小事兒都掰扯得清晰無比,見到利益分毫不讓的人,即使再有才能也會沒朋友。 不計較小利,有利不獨占,小事兒隨它去、大事從不糊涂的人,才會一個好漢三個幫,腳下的路越走越寬敞。 《道德經》有言:“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有大智慧的人,心胸豁達,清醒做事,不是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不去爭輸贏、不去辯分明,不言語爭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