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過節,開車出門讓人緊張。 記得有年怕被堵,因此提前半天出門。心想交點過路費,能換得路上的一路通暢也是可以的。 沒想到,跟我想法一樣的人很多,結果還是被堵在路上,出高速口的時候快到晚上12點了,我們決定干脆在服務區休息了10幾分鐘,等著免費的時候再離開高速。 700公里的路程,我開得最快的是6個半小時,估計這個是記錄了,沒有違章數據,且能開這么快的,實屬難得。 記得第一次去北戴河,從家里出發,到北戴河的時候差不多下午3點了,那是因為自己不會開車,過服務區就得休息半天,200多公里開了五個小時。那是我開得最差的記錄。 五一想去北京周邊轉轉,考慮到老人身體不算很好,因此決定去東北轉一圈。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國家給調整了這么個假期,確實該回去看看。 有多次出門的經驗,我決定中午再出門,早晨的高速上一定會堵車,不僅是車多,那條路靠近海邊,早晨有霧也是正常的。 早晨起來很早,收拾完出門也是11點了,原本以為一路暢通,沒想到上五環就費了半天勁。1個半小時下五環,這也是一個記錄。 上京哈高速后,初始的一段還是不錯的,一過收費站就慘了,與五環差不多,兩個小時過去,剛離開北京。 后續的路幾乎走不了,作為一個老司機,我知道快車道千萬不能走,于是只好在最右側車道前行,三條道,幾乎難以前行,為了趕時間,我也只好閉著眼睛往前開,總體感覺我們還是快的,道理我不說,老司機都知道的。 開了六個小時,我們開了250公里,到達盧龍服務區,也就是說,我們的速度比不了第一次去北戴河的速度。下午六點,我們到達山海關,跑了七個小時,我們終于到達關外。 導航上提示,我們晚上十一點以后才能到鞍山。這是一個我們接受不了的時間,真的這么晚才到達,我們太辛苦了,孩子還惦記有作業。 過了山海關之后,我真的非常急迫了。開足馬力一路狂奔。此時天已經黑下來了,晚上在高速上,就算拼盡全力,也跑不了多塊。 400公里的路程,我跑了三個多小時。 晚上9點半終于到達了,700公里的路程,我跑了10個半小時,這也是一個記錄了,盡管不是時間最長的,但是絕對是最堵的一次。 真的不知道,路上怎么有那么多車? 只要是放假,好像有車的人都得出去轉轉才覺得自己“夠本”了。路上不時有各種各樣的車禍,也許是因為車多跑不起來,車禍都是剮蹭或者追尾,不像以前車上的時候,一旦車禍,就是車毀人亡。 在路上,我很多次表現出路怒的傾向。有些人確實太氣人了,在限速120的路上,你非要以70的車速跑超車道,讓大貨車把三條道壓得死死的,這是不是有點缺德?在不具備超車和并線的路上,你就像在路上玩游戲,你說要是出了車禍,責任算誰的? 老婆一直奇怪,我們堵車的源頭在哪兒?是因為車禍導致堵車,還是因為什么別的?路上導致道路不能暢通的車禍真不多,不知道車子怎么就開不過30邁的速度? 到最后,我們也沒有找到車跑不起來的原因,只能將原因歸結為,車子發展的太快了,速度超過了我們能承受的范圍,這個范圍不僅是物質的,也有精神的,不僅是具象的,也有抽象的。我們每個人都為節日的路面壓力做出了負面的貢獻。 五一,我們真的給道路添堵了。 朱曄(古磨盤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金融作家協會理事;2008年開始文學創作,已出版專著6部,累計出版200萬字。 已出版作品 歷史散文(3部):《理說明朝》、《理說宋朝(北宋篇)》、《理說宋朝(南宋篇)》 旅行隨筆(1部):《一車一世界》 長篇小說(2部):《最后一個磨盤州人》、《銀圈子》 期刊發表作品若干:涉及《文藝報》、《廈門文學》、《中外文摘》、《金融時報》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