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家特約回答: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 張醫生) 腔隙性腦梗塞,又稱腔隙性腦梗死,是一種與年齡相關的疾病,老年人群中的常見病和多發病。 腔隙性腦梗塞,是一種缺血性腦卒中,發生腔隙性腦梗塞的患者多見于老年人,一般情況下發生于年齡超過60歲,本身有基礎疾病如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等,可能會出現腔隙性腦梗塞,甚至多次反復出現。患者臨床表現輕微或者基本沒有臨床癥狀,僅僅在體檢或者因其他疾病就診而被發現,該病發病隱匿,致殘率也相對比較低。一般情況下腔隙性腦梗塞危害相對不大,因病人無癥狀或癥狀輕微,對生活影響較小,但需要注意頻繁發作或者伴隨的基礎疾病,如果控制不佳,對人體危害較大。我們常說的基礎疾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冠心病等等,需積極治療,控制好基礎疾病,減少腔隙性腦梗塞反復發作的可能。 腔隙性腦梗塞與我們常說的腦梗塞,兩者有區別又有共同點。共同點是兩者都是血管病變引起的腦缺血所致,但兩者病灶大小不一,累及血管大小不一,臨床癥狀輕重不一,發作年齡段也略有差別。腔隙性腦梗塞,顧名思義,病灶比較小,累及的血管往往是小動脈小血管,癥狀輕微或無癥狀,發作一般在老年人群中;而腦梗塞,病灶一般較大,多由大中動脈出現病變所致,病人往往有明顯的臨床表現,如偏癱、失語等,嚴重者生活不能自理。 因此,不論是腔隙性腦梗塞還是腦梗塞,都是缺血性腦血管疾病,且患者往往伴隨多種基礎疾病,因此,積極治療基礎疾病,平時生活中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戒酒,能最大程度減緩疾病復發或者發生。 |
|
來自: 風之語tvtxdoyq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