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北京車展上發布的新一代E級興趣無限,它會不會顛覆你對豪華車智能化的認知? 基于新C級相比老款近乎顛覆性的市場表現,相信無數人已經開始對北京車展上發布的新一代E級興趣無限——即便不買,應該也很想知道它將會怎樣影響國內的行政級市場。 顏值應該是所有人看好新E級最主要的原因,這有點類似于新C與老款C級。然而這對于奔馳來說似乎不夠——堂堂奔馳,反擊當然不能只靠賣相。事實上,相比“大C小S”的外觀內飾,新一代E級在科技方面的武裝才應該是真正的關注焦點。 科技這個詞有點寬泛。對于新E級來說,它的9AT屬于動力科技;還有由84顆LED組成的全LED智能矩陣式大燈,在燈光科技方面應該說也超越了被戲稱為“燈廠”的對手。不過在車云菌看來,關于新E級的科技,最值得關注的還是智能駕駛。 智能駕駛都在喊,但如何落地才是關鍵 這一兩年,智能駕駛的熱度變得異常的高。所謂ADAS,也形成了一種概念被熱炒。然而我們清楚,谷歌研究無人駕駛并非這一兩年的事兒,而且也未見其最近有多么重大的突破。之所以熱度提升,關鍵在于一些智能駕駛裝備開始在越來越多的量產車上采用,并逐步形成一種半自動駕駛的狀態。 從以往車云菌的解讀來看,常規的ADAS并不玄妙。例如有了車道保持和自適應巡航,就可以實現在高速公路上“不用管”。真正難的,其實是一種多情況的智能判斷,從而能夠替代車主進行更多的操作。而這,就需要研發者具備無人駕駛的研發經歷和足夠豐富的相關經驗。 說到無人駕駛大家都想到谷歌,其實奔馳在這方面的投入無論是時間、資金還是效果均不可小覷。還記得三年前從斯圖加特“無人駕駛”到法蘭克福的那輛奔馳S500嗎?注意,這輛奔馳可不是只會“高速無人駕駛”,它是真正意義上的全程的無人駕駛,包括復雜的市區道路。雖然基于種種原因,這類車還無法真正量產,但從它上面進行技術移植,就可以獲得比當下主流ADAS更加智能的駕駛輔助。 關鍵就是這個“更加智能”。因此常規的車道保持、自適應巡航、主動制動這些我們就不啰嗦了。這里要關注的,是奔馳E有哪些新東西。 主動并線,會讓人有一種“類無人駕駛” 并線輔助不稀奇,但你接觸過主動式并線輔助嗎?這其實就是一種智能并線的控制系統。對于新手而言,并線是個頭疼的事兒。尤其是側后方有車,常規并線輔助一通亂閃的時候,反而會讓人手足無措。 奔馳E的主動并線輔助是智能領航(DRIVE PILOT)的功能之一,其“主動”在于,當車主打開轉向燈超過2秒,就相當于給系統一個信號:“我想并線”。然后系統會探測到相鄰行駛的車輛并進行連續主動干預,自動轉向相鄰車道。注意,這種并線可不是簡單的、機械的往左并和往右并,而是通過智能駕駛系統來進行“類無人駕駛”的操作。例如如果并線條件不允許(如側后方有車沖上來),系統會主動進行避讓。 不過實話實說,對于這套系統,車云菌也有個擔心:對于國內這種你一打燈后面的車就往上拱的駕駛習慣,它能適應嗎?到時候不妨關注一下。 Car-to-X系統未來的表現可能更值得期待 另一個讓車云菌感覺很牛的東西就是車聯網云端通訊系統,奔馳稱作Car-to-X系統。當然這套系統與網絡系統和云端數據有關,它在國內到底能演化成怎樣還不好說,但方向肯定是沒問題的。 有了這個系統,奔馳E就不再是孤立的了,而是可以分享大量的云端數據,并指導車輛駕駛。例如現有的自適應巡航,對于限速的變化是無法應對的。有了這套系統,它就可以自動獲知當前路段的限速,并自動改變巡航速度。設想一下,開著E在高速公路上正常巡航的時候,忽然速度自動由120降到100,然后轉臉看到外面的限速牌變了,是不是很爽? 云端服務還有一個優勢是可以提前感知路況,并提前采取措施。最常見的,如高速公路上前方有事故。如果此時視線不佳(夜間或霧天駕駛),極易發生追尾。有了這套系統,車輛在很遠的地方就能提前獲知,并會指導自適應巡航系統提前做出正確的操作。其實我們知道,只要與云端聯系起來,它所能實現的功能絕不僅限于此。更多的功能,可能會伴隨著“版本升級”而變得更加豐富。 遙控泊車也是智能化的 說起遙控泊車,不少人會嗤之以鼻:這不是比亞迪玩的嗎?的確,單純的遙控駕駛并不難,這就好比玩一個“大遙控車”,無非就是控制油門、剎車和方向盤,只要這幾個部分有電控機構,理論上都可以實現。但是如何安全的遙控泊車,這里面就存在著智能化的東西了。在失去智能輔助的遙控泊車難度有多大,大家玩一把玩具車的模擬泊車應該就有感觸:還不如在車里開著省事兒! 奔馳E的這套東西,優點就在于它加入了雷達監控和主動剎車。一旦車主遙控不當,系統感覺到要撞了的時候,會主動制止。有人說了:這玩意有用嗎?真在那種車位小到停完了出不來的地方,還是有用的。另外,就是僅剩一個車位,然后車位下一灘水,你這時候玩個遙控,會不會感覺超好? 車云小結 “同級最智能的車”這是奔馳官方在海外明示的。從慣例來看,如果不是有足夠的底氣,一般官方表達不會這么直白。盡管新一代E級能否撼動對手的地位,目前還不好說,這還關乎到奔馳將會制定一個怎樣的價格策略。但很顯然,國產后的長軸距E級,此次在研發的時候,奔馳的確將智能駕駛作為了一個重中之重。甚至因為它的智能化,已經讓人們不再將關注的重點放在了后排的空間尺寸上(盡管它依舊有著不小的提升)。 往小了說,智能化會影響到E級的競爭力。往大了說,它可能會帶動整個行業智能駕駛技術的“再上臺階”。可不僅僅是車輛配備技術,還有云端大數據的進步——這對于中國智能駕駛領域來說,也是亟待發展和提升的。 在評論區留下你最想發表的犀利言論 |
|
來自: cheyunwang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