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一則公示顯示,滴圖(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滴圖科技”)提交了導航電子地圖制作的甲級測繪資質申請,審查意見已經在2017年10月30日完成公示。根據相關政策規定,如果公示期滿無異議或有異議但經核實無問題,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就會批準這項申請。隨后的10個工作日內,滴圖科技就可以獲得測繪資質證書。
對于這匹突然殺出的黑馬,不少人都通過名字猜到了它的來歷。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滴圖科技成立于2016年02月25日,是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后者就是我們常說的“滴滴出行”。滴圖科技的注冊資金為500萬人民幣,公司法人代表正是滴滴打車的聯合創始人&CTO張博。 簡單來講,滴滴出行為自己成立了一家地圖公司,并申請了一個含金量最高的甲級測繪資質。這個資質代表了導航地圖采集生產的許可,和汽車強相關。目前獲得這項“殊榮”的公司,國內還只有13家。其中還包括了滴滴的合作伙伴:百度(通過收購北京長地萬方科技有限公司間接獲得了甲級測繪資質)、四維圖新和高德。 既然已經有了圖商合作伙伴,滴滴為什么還要選擇自己成立公司并申請測繪資質? 據資料顯示,最初,滴滴打車選擇接入平臺的地圖是百度。但是在2014年底,滴滴打車與騰訊地圖(騰訊地圖的數據合作伙伴是四維圖新)達成合作。2016年年初,還傳過滴滴要收購騰訊地圖的緋聞,但滴滴方面給予了否認,并表示“滴滴和騰訊地圖在業務層面一直有合作關系”。同時在資本層面,騰訊還是滴滴多輪融資的投資方。 在2016年5月,事情又出現了變化。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將分別認購滴滴出行2億美元優先股。作為投資交易的一部分,滴滴簽訂了一份由高德地圖為滴滴出行司機提供地圖導航服務的合作協議。不久滴滴開始全面將地圖導航服務替換為高德地圖,但是談及騰訊地圖時表示“未來我們也將繼續合作”。 然而,在兜兜轉轉之后,滴滴終究還是選擇了自建地圖公司。雖然地圖對滴滴現有業務來說也是高頻應用,有價值可挖,但車云菌認為重點應用領域會在未來的自動駕駛。滴圖科技的誕生意味著滴滴對數據主導權的宣示。 為什么說自動駕駛會是重點應用領域?傳統導航地圖的競爭不完全是資質的競爭,資質只是一個準入門檻,最終PK是數據層面的較量。長久以來,四維圖新、百度、高德的競爭已經憑借資質和數據積累,形成了壟斷。滴圖科技可以通過購買數據的方式補充數據短板,但是鋪開更新和維護覆蓋全國范圍的導航地圖,耗費的成本和精力未必劃算。一家剛剛獲得資質的圖商想在傳統導航地圖中分一塊蛋糕,是一件很不劃算的事。 導航電子地圖制作的甲級測繪資質,已經為滴滴提供了自動駕駛地圖的準入門檻。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沒有高精度地圖的測繪資質,最高級的就是導航電子地圖制作。在《關于加強自動駕駛地圖生產測試與應用管理的通知》中,提到了“自動駕駛地圖屬于導航電子地圖的新型種類和重要組成部分,其數據采集、編輯加工和生產制作必須由具有導航電子地圖制作測繪資質的單位承擔”。對剛剛起步的高精度地圖領域來說,大家都在解決各種技術問題。集中攻克技術難關后再鋪開面積量產高精度地圖,滴滴就會擁有更多機會。 滴滴在自動駕駛研究方面素來低調,但已經實錘。去年7月首屆滴滴Ditech算法大賽頒獎典禮上,張博首次透露了自動駕駛方面的進展,稱“無人車是滴滴重大戰略布局,很快會有無人車上路,滴滴無人車團隊將由滴滴研究院院長何曉飛負責”。之后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滴滴自動駕駛方面陸續傳出了招聘和設立海外實驗室的消息。自動駕駛雖然是一項未來技術,但卻事關企業存亡。 要發展自動駕駛,一定要有地圖,而且地圖的地位非同小可。程維曾經談到,滴滴在持續的運營中積累了海量乘客和司機的數據,并計劃下一步跟相關部門合作,搜集路面信息數據,比如紅綠燈和線圈。這些數據將為自動駕駛汽車提供堅實的數據基礎,而地圖恰恰是盛放這些數據的容器。所有數據因為放到地理坐標系中才會具有意義,這也就解釋了滴滴不惜一切代價自建地圖公司的原因,數據才是滴滴長遠規劃里不愿拱手讓人的核心資源。 但是,獲得甲基測繪資質只是擁有了一張入場券。上述推測延展都是建立在滴圖科技擁有相應的人才和技術儲備的基礎上。 滴圖科技雖然還處在業務開展初期,在地圖人才的爭奪中,就已經顯示了足夠大的決心。業內人士透露,滴滴出行在很久之前就從四維圖新挖走了數名地圖領域的專業人才。今年2月高德地圖曾以不正當競爭為案由將滴滴出行告上法庭,其中一項指控就包括滴滴挖走了高德的核心員工。 技術儲備方面,滴滴在高精度地圖地圖采集生產更新方面的能力如何,成本是否足夠經濟,依然是個謎。自動駕駛所需的高精度地圖,在數據質量、地圖生產、以及更新等環節,均提出了高于傳統導航地圖的要求。這部分是每個高精度地圖供應商都在積極探索的方向。 可以肯定的是,滴滴平臺上擁有的車輛足以覆蓋全國大多數地區的范圍,在眾包采集更新地圖方面有其他圖商難以比擬的優勢。業內人士認為,滴滴現在擁有大規模的運營車輛,未來哪怕只有運營車輛的十分之一用于眾包,數據量也是不可想象的。而且,眾包車輛的配置會決定回傳哪些數據,決定更新哪些地圖要素,未來滴滴就有能力參與到定義車輛的環節中去,利用自動駕駛功能和地圖測繪結合,實現最終的理想更新模式。從這個角度來看,滴滴離產品落地,還差了“掌握核心傳感器軟硬件能力”。 最后的最后,讓我們跳出滴圖科技,看看測繪資質申請本身 根據《測繪資質管理規定》和《測繪資質分級標準》,符合國家規定的通用標準和專業標準,企業就可以直接申請導航電子地圖制作的甲級測繪資質。
|
|
來自: cheyunwang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