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和北大無疑在國人心目中是最頂尖的高等學府,基本上每個省市都是千里挑一的優秀學生才能考上。而清華、北大畢業生早前多數就業于大學或研究機構、或進政府機關,或從事金融、管理等,很少聽說會進入中小學,更別說進入教育培訓機構當老師。但近年來,清華、北大畢業生進入深圳、上海、杭州知名中小學的報道非常多,還有一些清北畢業生進入教育培訓機構,總之進入教育行業的清北畢業生非常多。是什么原因讓這些千里挑一的精英扎堆進入了教育行業呢?難道是因為清華、北大畢業貶值了?還是現在教育行業待遇優厚?或者是因為就業競爭壓力大而不得不為之? 一、清華、北大畢業生入職教育行業人數逐年遞增。據黑板洞察研究院統計,2017年清華有225人,北大有332人進入教育行業,而2018年這個人數增加了,清華為305人,北大為339人。等到2019年,為數更多,清華為316人,北大為650人。由此可見清北畢業生簽約教育單位的人數逐年遞增,特別是北大畢業生進入教育行業的人數增速更快。 二、清華、北大畢業生貶值了嗎?我們說物以稀為貴,而清華、北大招生人數并沒有大幅增加,考取清華、北大本科依然是是千里挑一,每年僅僅只有六七千人,而清華、北大的研究生相對來說考取容易點,但畢竟人數也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清華、北大畢業生還是很稀缺的,不存在貶值的可能。下圖為2018年清華北大在全國的錄取人數及比例。 三、國家提高教師待遇,鼓勵優秀畢業投身教育是主因。國家在進行教育改革中提到要提高教師待遇,提高教師入職門檻,讓優秀人才加入到教師隊伍中來,提高整個教師隊伍的素質,提高教師職業幸福感,讓教師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因此對于清華、北大優秀畢業投身教育是國家鼓勵的,這應該是近年來清華、北大畢業扎堆進入教育行業的最重要原因吧。 部分地區教師待遇確實不錯,據據深圳龍華教師崗位招聘的待遇來看,年薪本科生26萬+、研究生28萬+,五險一金,全日制博士獎勵20萬,優秀畢業生獎勵3至8萬,優先申請人才住房、長租公寓……落戶深圳、全年帶薪休假165天+。這樣的待遇,對清華、北大畢業生還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 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教育陣地,那就是教育培訓行業,特別是線上教育平臺。某教培平臺許諾給應屆生百萬的薪水和百萬流量;另一家公司,60萬保底、北京戶口等字眼在招聘海報上也十分搶眼。更有甚者,給應屆清北畢業生開出了200萬的年薪。就是因為有清華、北大的金字招牌,在線上就會有很好品牌,而優厚的待遇從而使清華、北大畢業生不想錯過。但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并不是只要是清華、北大畢業生進入教培行業就可以拿百萬年薪的。 四、全國就業競爭壓力大也是重要原因。三十年前大學生都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現在就業的競爭還是非常激烈的。雖說上了清華、北大,讀了研究生有碩士博士學位,也不一定非常好找工作,也可能高不成低不就,特別是一些基礎學科和一些冷門專業。再說如果找到一個薪水一般的單位,還不如進入教育行業。因為國家明確教師屬國家公職人員,有編制,工作穩定,待遇不錯。所以退而求其次,進重點中學當一個老師,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廣西那個參加8次高考最終考取清華大學的吳善柳大學畢業后不是也進了鄭州四中當老師嗎? 清華、北大的畢業生應該是非常優秀的,不過這些畢業生能否比得過北京師范大學等以專業培養師資力量的大學畢業呢?雖說可能智力上清華、北大畢業強一點,但是從教育專業技能方面,清華、北大畢業生比師范大學專業出身的畢業生不一定強,因此要區別對待,不要一味讓清華、北大畢業生扎堆進教育行業,畢竟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更合適。我倒覺得更應該鼓勵更多優秀高中畢業生報考師范院校,這樣可能更有利于教育事業。 大家怎么看清華、北大畢業生扎堆進入教育行業的現象?是清華、北大畢業生貶值了嗎?還是教育行業待遇太好了?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