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今年30歲,已婚,男,在這家公司呆了三年,依舊沒有升職,薪資也沒有漲多少。 三年前,我跳槽到了這家公司,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在那邊看不到什么希望,再三考慮之下,我辭職了,來到了這家公司。 不知道為什么,來這家公司,跟我呆過的上家公司感受是一樣的。 似乎我來這里工作,就是換了一個地方而已。 我自認為,平時工作勤勤勉勉,很多別人不能做的事,我都會去完成。甚至說,同事工作上遇到了問題,我也會義無反顧地幫別人去完成。不像別人,即使會也不去幫忙。 在剛來公司的時候,由于幫一位同事修好了電腦,被同事夸,領導知道后,在開早會的時候,說要向我學習。 聽到了領導的夸贊,我心里像是被抹了蜜糖一樣,心花怒放。自此,幫助同事,就成了我工作中重要的事。 有的時候,他們下班了,我還在加班,甚至還會加班到凌晨,忙完后,回到了家里,倒頭就睡。 妻子為此抱怨我,回家太晚,我說“還不是因為工作,我只要努力工作,就一定能夠把我們的家經營得更好。” 我幻想自己未來升職加薪,可以得到領導的賞識,對待工作愈發上心。 02 直到某一天,我一直以為我會坐上的那個位置,被新來不久的同事當上了。 我很不解,同時又很氣憤,為什么不是我,偏偏是一個新來的。 我來公司這么久,要資歷有資力,還有能力。我辛辛苦苦的工作,卻換來了這樣的一個結果。 于是,我跟同事抱怨。 在此之前,我曾幫過她不少,我沒想到的是,她卻把我說的話傳述給了領導,后來第二天早上,領導把我叫到了他的辦公室。 對著我說,“你是不是對我有什么不滿。”更是開門見山的說,“要是有什么不滿,可以提出來,你是走是留,我都不會攔你。” 我很猶豫,對上了領導面不改色的表情。我承認,光是在氣場上我就輸了。 當我對上他的眼神時,我十分的不自信,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的自卑。 我唯唯諾諾地說,把心里話說了出來,“我工作努力,時常熬夜加班,為了就是升職,為什么最后不是我。” 領導說,“我們要的是結果,而不是過程。即便你做再多,沒有效率出來也是沒用的。” “你的努力我們看在眼里,但是你平常做的事,確實對公司不能產生價值。” 我似懂非懂,只知道我被勸退了。 心情非常的糟糕,走在回家的這條路上,我不敢回家,在小區樓下,看著房間里面的燈光,那樣暖,為什么我卻害怕靠近? 我懷疑自己的能力,也在想,我努力工作的意義是什么? 03 之后,我漸漸懂得了,在職場中,幫別人遠沒有幫自己更重要。 職場是一個利益場,你有價值,能為公司產生效益,你就能升職加薪。 哪怕你在同事們心中的認可度很高,并為他們無償去付出,也換不來他們對你真誠的感激。 相反的,還會弄巧成拙。 影響你工作的狀態,分散你的精力,消耗你的時間成本。這些本都是你可以去避免的,傻傻的我,竟然會認為可以得到領導的賞識。 作為一個過來人,給大家幾個建議。 一,不要做職場中的便利貼。 什么是便利貼,就是別人讓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在心理學上,叫做討好型人格。為了讓別人關注你,獲得內心上的自信,會以幫助別人來獲得存在感。 職場中,這樣的心理,只會讓你吃很多的虧。 就拿我來說,我努力工作,對同事盡職盡責,最后卻遭到了同事的詆毀,公司的開除。 我開始明白到,有這個閑時間,為何不先把自己工作效率提升上去,再去學習一項技能,最起碼,即便你日后辭職了,這些都是你留給自己的后路。 二,多把心思,花在工作上面。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責任要去承擔,別人的工作你偶爾幫下可以,但經常去幫的話,對方適應了,就會成為習慣,一直讓你幫。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這樣會消耗你多少時間。最差的結果,就是你的工作沒有做完,被領導挨批了。換個層面來說,你在幫別人的時候,出了差錯,那么這個責任是你去承擔的。 職場中,請別做什么大好人,多把心思花在工作上面,才是你的重中之重。 三,努力,要找對方向。 有的人努力了,沒有收獲,有的人努力了,會收獲很多。為什么呢,就在于你有沒有找對方向。 平時在工作中,不要認為自己把事情完成好了就沒有什么事做了。 你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一點,更細節化一點。有多的時間,可以去提升某方面的一些能力,比如可以利用當下你所擁有的,進行資源整合,又或者去學習另外一種工作上能夠運用到的技能。 最起碼,這些都能提升你的競爭力,拓寬你的職場路。 最后說一句,職場是一個利益場,講的是效率與結果,要把精力與時間花費在有價值的事上,才能讓你的努力有方向。愿共勉! 作者:小凡姑娘,分享職場正能量,讓你擺脫困擾,趕走壞情緒。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