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術在腦出血微創治療中越來越廣,因其穿刺精準、微創,部分可代替價值百萬級的導航功能,又能減少框架性立體定向儀給家屬帶來恐懼的視覺沖突,縮短年輕醫生的成長曲線,使腦出血微創穿刺技術逐漸“扁平化”,越來越多的臨床神經外科醫生以狂熱的學習精神涉足計算機、工科等知識,借助計算機工具拓展臨床視野、三維學習解剖、臨床教學、可視化下手術治療、虛擬混合現實等技術充分應用于臨床,這是一個知識爆炸年代、這是一個信息技術、臨床柔合快速發展的時代,一不小心,原來學習的知識就會脫軌,趕不上新的軌道..... 應廣大基層神經外科醫生的需求,本文重點介紹應用3D-Slicer軟件設計腦出血穿刺導板過程,促進3D醫學在臨床神經外科中應用。 一、程序準備 ●需要軟件:3D slicer ●官網地址:https://www./ ●安裝方法:Windows下正常安裝即可 ●注意事項:請下載與自己電腦操作系統對應的版本,請安裝stable release 穩定版,不要有中文路徑。 二、操作方法 ●準備患者CT數據(DICOM格式) ●打開3D Slicer,安裝Curve Maker插件,安裝完成后重啟軟件 ●將圖像進行導入3D Slicer并進行頭部模型和頭部擴大模型設計,頭部擴大模型-頭部模型=頭皮模型 ●設計穿刺針道的內徑和外徑,外徑-內徑=穿刺孔道。 ●穿刺孔道和頭皮模型進行融合,形成3D手術導板 ●3D手術導板的細節完善 ●3D穿刺導板以STL格式保存備用 安裝CurveMaker插件 三、血腫模型及導板面具模型的建立 ①在電腦端打開3D-Slicer界面 ②把準備好的患者DICOM數據直接拉入3D-Slicer界面 ③數據導入成功后,點擊工具界面segment editor ④應用閾值分割法三維重建血腫 ⑤利用segmentations分割工具生成血腫Models模型 在Models血腫模型中可自動計算血腫體積19.74m
①同閾值分割法建立血腫,應用閾值分割法三維重建頭顱原始模型 ②可透視化顯示顱內血腫形態 ③利用Logical operators邏輯運算模塊復制頭顱原始模型并擴大3mm ④再次利用Logical operators邏輯運算模塊,運算后重建出面具三維模型 運算后結果 放大后不同視角觀察 四、穿刺通道的建立 ①利用Ruler設計出穿刺血腫靶點至穿刺外口的距離,并設計出穿刺路徑順血腫長軸走形在血腫中心,避開顱內重要結構如額竇、上矢狀竇等。 入顱點避開了額竇、上矢狀竇 透視化血腫狀態下顯示穿刺路徑走形在血腫中心 ②建立穿刺導管 ③生成空管 ④生成穿刺導板面具 ⑤修剪需要打印的穿刺導板 ⑥以STL格式保存于電腦桌面上 ⑦傳輸到CURA切片軟件 ⑧手術消毒備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