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劉松麗老師習慣減肥營的老學員,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減肥之路的一些心路歷程。 我從2018年6月開始,加入了習慣減肥營的第7期,從入營的206斤減到現在的170斤。最初用了40 天大概減了 16 斤, 到 190 斤。之后 90 天,沒太刻意堅持,但因為也養成了習慣,并且懂得了其中的道理,大概減了 10 斤,到 180 斤。之后半年,也是沒太刻意堅持,尋思慢慢減吧,還有習慣在,又減了 10 斤,到 170 斤,這個體重一直保持穩定。 我能有這樣的減肥成果,是在減肥營營長劉松麗老師的限能量平衡膳食法的指導下,再加上自己的自律照做,整個過程比較輕松加愉快。具體方法就是:實際自律=自律動力-自律阻力。換言之,我的方法就是增加自律動力,降低自律阻力。 增加動力的三個方法: 愛:被看見 網紅心理學家武志紅說過:人性的根本需求是被看見,被看見就是愛,就是好的生命力。每次有點成績,我都在家人群,還有一個特別好的朋友群里發,偶爾也在朋友圈發。家人和朋友的鼓勵,有時甚至是調侃,都是我繼續堅持減脂的動力。 痛:不得不 我去年 6 月參加減脂營時,是剛開始進行手術后的康復訓練,右腳腳踝處,如果能瘦下來,對我非常有利,所以這是痛的動力。對于女孩來說,不滿意的身材,可能是最大的痛。 賞:破破戒 讓我每天每頓都堅持減脂餐,我是做不到的,尤其是我做的菜,那簡直跟好吃無緣。為了省事,特別簡單,唯一讓我爽一下的,就是那少的可憐的幾塊肉。我每周都允許自己有 2-3 頓,想吃啥吃啥,破一次戒后,反而更有動力。只是每次出去嗨時,我都少吃主食。因為我記得王興國教授講過,脂肪在體內沉積下來,需要有碳水化合物,否則不行。那種生酮飲食法,就是這個道理。當然,那種方法我覺得不健康,還是小麗老師的習慣減肥法最好。 降低阻力的三個方法: ① 減少社交 不是不社交而是減少社交,只是必須或者特別好的朋友。因為每次社交聚餐時,看著美食,根本沒法控制不吃或少吃。 ② 不見可欲 就是少看美食。我之前是在鳴記負責營銷,我知道圖片是餐飲營銷的核心。所以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減少嗨吃的念頭,最好增加點其他愛好。當然,你也可能跟我一樣, 就愛吃,那就試著培養培養其他的吧。在線下,不見可欲,就是少經過美食區,比如西安路羅斯福地下一層,少經過那。在線上,每次在抖音,頭條看到美食相關的,你就點擊不感興趣,去馴化 AI,以后這方面的內容,就不會給你推薦了。 ③ 解決腦饞 很多時候,我們吃東西,不是肚子餓,而是腦袋餓。明白了這一點,我就吃點鴨脖、鴨腸、雞爪子什么的,那種既能帶來刺激感、滿足感,又不太長肉的食物,幫助解決腦饞問題。 自律,帶給我們最大的自由!我可以,你也可以,讓我們用自律的態度,來過隨心所欲的生活吧! 作者:高子鑒 編輯:生珈如 審核:秦玉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