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 | 楊順平 春紅正艷時,野村谷的色彩是紅少綠多。 那潤濕油油的綠意,都是從那古老的樹、新發的芽、還有那群山中的巖面與草叢里漫溢出來的。 一扇洞開的“柴門”,一塊字跡豐腴渾厚的“野村谷”牌名。這布局的智慧風雅就在于,無中生有,使人聯想到唐代詩人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的詩句:“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我竊思,其意在指同樣的郊野空曠的意境,暗喻進入“柴門”平安渡世,無貧無富…… 黃陂野村谷 圖:秋日私語 這塊古老的谷地,就像散落在塵世間蒙塵久遠的瑰寶,它與古老的聞名遐邇的黃陂木蘭山和木蘭湖毗鄰、相伴、相連,同歲。 它的可貴和美在于,與世無爭,甘愿底谷;無需修飾,無需濾鏡,它就是泉出通川的谷(地),清澈、甘甜。 山巒、田野的綠色繽紛得令人驚嘆。 淺綠、深綠、墨綠、楓葉紅似的綠色……漫山遍野。 黃陂野村谷 圖:秋日私語 風過搖曳的剎那,在薄陰的天氣里,整個野村谷就像一群妙齡少女,身披綠色斑斕的彩衣在輕快的旋律中漫舞…… 在這綠色的“海洋”里,小溪像水靈靈的眼晴。她深情地注視著這山、這樹、這草……她眸子里充滿了對綠色的愛戀。 小溪緩緩地流著,雍容、自如。她舒展開柔曼的腰肢轉過去、繞過來,淙淙的溪水悄悄地向綠吐露著她的柔情和細語…… 黃陂野村谷 圖:秋日私語 小溪成潭,她是為了把對山的崇拜銘刻在心底。那潭中挺拔的山形,就是她心中的甜蜜。 溪水在潭中做著短短的夢一一滿潭綠色、還有那溪邊排排黃花偶爾輕輕地掠過她的面龐。 山高巍峨,谷低幽深。雖有地位高低之分,但谷低也同樣連接著大地母親的心,母親用赤熱的血液滋養了她一一野村谷潤濕油油的綠。 本文作者楊順平授權印象黃陂發布 關于作者 楊順平(筆名玉竹),1949年3月18日出生,籍貫:武漢市。1966年畢業于武漢初中;1968年至1970年知青下放湖北省安陸市青龍區李灣大隊;1970年至1985年在湖北鋁廠工作,歷任工人、車間主任;1985年至1987年在湖北省經濟干部管理學院黃石分院學習,專業,工業經濟;1987年至1992年在湖北鋁廠工作,歷任企管辦主任、湖北鋁廠附屬企業公司總經理;1992年至2004年在武漢華中鋁型材加工廠工作,任營銷總公司總經理。2004年退休至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