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文 | 朱世坤 · 圖 | 網絡 “牢記人民軍隊宗旨,聞令而動,勇挑重擔,敢打硬仗,積極支援地方疫情防控。”關鍵時刻,三軍統帥對人民軍隊發出指令。 出發!向武漢集結! 沖鋒!向武漢挺進! 戰斗!在武漢進行! 疫情吹響集結號,直面生死大考。人民子弟兵迅速奔赴一線,盡銳出戰,迎難而上,帶著特有的精氣神沖在最前面。從除夕夜抵達開始,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一直與武漢人民并肩戰斗。支撐他們夜以繼日與疫情抗爭、與病魔戰斗的,除了必勝的信念,還有那份人民生命高于天的深深情懷。 “若有戰,召必至,戰必勝!”除夕夜,軍內某醫院呼吸內科醫護人員在給醫院黨委的請戰書上,摁下29個紅手印。“我們積極請戰:若有戰,召必至,戰必勝!”“在抗擊新冠病毒的關鍵時刻,我們隨時聽候調遣,愿奔赴一線貢獻我們的力量!”他們請戰的理由,透著一股“舍我其誰”的力量;一個個鮮紅的手印,昭示著他們的決心。 你見過穿尿不濕工作的醫生嗎?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醫護人員在支援漢口醫院重癥監護室基礎上,增加接診患者數量,醫療隊超負荷運轉。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救治病人,一些醫護人員隨身準備了尿不濕。醫療隊隊員朱麗香介紹:“進入重癥病房,一次至少6個小時,上廁所只能靠尿不濕。最長的一天12小時沒喝過水。” 臉上的印痕有多深,對人民的愛就有多深。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人們記住了臉上滿是壓痕的醫護人員。一個班次下來,火神山醫院護士郭瑋摘下護目鏡和口罩,額頭、臉頰處的壓痕清晰可見,許久不散,周遭的皮膚已開始過敏紅腫。每次戴口罩,患處疼痛都會加劇。看到戰友為自己拍下的照片,愛美的郭瑋哭了:“不知道自己變成那個樣子了。” 位于武漢市武昌區珞喻路的解放軍***總醫院門診部大樓前,一行石刻的銘文格外醒目——“一切為了人民健康!”初心如磐,使命在肩。這句話,不僅刻在這座軍隊醫院樓前的石頭上,更刻在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們心中。 “每天近距離接觸患者,不怕危險嗎?”有人問醫療隊隊員劉蕊。“都怕,誰來救治患者?”劉蕊這樣回答。劉蕊的孩子今年面臨中考,眼下正是復習迎考的關鍵階段。接到通知后,她義無反顧打起背包就出發。劉蕊所在的病區有50多名患者,一天工作結束,她的防護服里都是濕漉漉的。 在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有7名年齡在50歲以上的專家,被醫護人員親切地稱為“50后”突擊隊。病區副主任任小寶今年55歲,收治患者第一天,他說:“第一天是關鍵,我必須守在陣地!”同樣55歲的李琦教授,也是第一批走進病房的。那天,他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一口氣查清了37名患者的基本情況。“疫情就是戰斗,作為一名老兵,我必須上!”他說。 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一名年長的患者問護士劉麗:“你們是解放軍吧?”三級防護下,劉麗說不出話,只能點點頭。這名患者豁然眉頭舒展,松了一口氣。看見這樣的場景,劉麗卻鼻子一酸,她意識到:絕對不能辜負人民群眾對解放軍的信任。 在相關新聞評論區,網友們紛紛點贊:“看到人民子弟兵,就一個感覺:踏實。”“解放軍三個字對中國老百姓意味著絕對可靠、絕對可信、絕對能贏!”“看到‘軍’字就安心了!哪里有危險,哪里就有軍人,哪里就有最可愛的人!” 軍愛民,民擁軍。在抗擊疫情這段時間,一句歌詞被不斷提及:“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一名武漢患者說:“軍人都是好樣的!疫情結束后,請你們吃熱干面。”一句樸實的話語,請醫生吃碗武漢特色小吃熱干面,暖意在醫生和患者心間流淌。 3月7日,中宣部、全國婦聯、國家衛健委、解放軍政治工作部聯合發布“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20人,其中就有5位軍隊援鄂女醫務人員,她們是: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火神山醫院護理部副主任宋彩萍;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火神山醫院重癥醫學一科護士長陳靜;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火神山醫院護理部副主任仲月霞;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武漢市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十三科護理六組組長路美;***總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江曉靜。 3月16日20時18分,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女將軍團隊研制的重組新冠疫苗通過臨床研究注冊審評,獲批進入臨床試驗。 軍隊醫務人員和我們一樣,是父母、兒女,也是普通人。和我們又不一樣,穿上軍裝,他們是軍人;穿上白大褂和防護服,他們是醫生、護士。危難之時,“軍人優先”一批又一批,為愛接力,擋在身前,用血肉之軀給我們保護和力量。 疫情面前,無數軍隊醫務人員挺身而出,為我們構建了一道生與死的防線。他們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他們是光明的使者,他們是希望的使者,他們是最美的天使!這,就是我們的軍人!這,就是我們的人民子弟兵! “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疫情面前,有沖在一線的子弟兵、有這些勇敢堅毅的軍人,我們就一定能戰勝一切困難,驅除疫魔! 慷慨赴一線,懸壺入荊楚,白衣作戰袍,病房作戰場。他們臨危受命、不懼艱險,以生命踐行醫者使命,以擔當彰顯濟世情懷。他們,英勇無畏,義無反顧,仁心無界,大愛無疆,用生命守護生命,用堅守傳遞希望,用行動踐行救死扶傷的誓言。 驚濤駭浪從容渡,越是艱險越向前,體現著人民軍隊履行使命任務的能力,展現著新時代軍人的擔當,書寫著人民子弟兵對黨和人民的忠誠,他們是最美逆行者,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荊楚大地作證:他們是赴湯蹈火、敢于犧牲的人民衛士! 億萬人民作證:他們是勇于擔當、降妖除魔的鋼鐵斗士! 長江漢水作證:他們是妙手回春、不勝不休的白衣戰士! (待續……) 本文作者朱世坤授權印象黃陂發布 關于作者 朱世坤,男,筆名筱珠、沈農、沈金容、范謝都,黃陂李家集人。幼年玩泥,少年放牛,青年讀書,壯年當兵,中年從政。以書為伴,以文為友,以寫為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