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我的皮膚瘙癢難忍呀?!?,我卻給他一副通腸方。意欲何為? 我給一個皮膚瘙癢了半個月的患者開了個方:大黃、厚樸、枳實、芒硝、牡丹皮、知母。 他去抓藥沒多會又回來:“你是不是弄錯了,我看的是皮膚病,你給我一堆通腸的藥,剛才藥師都告訴我了。” 我說:“藥沒錯,就是這個方子?!?br> 他說:“你怕是不會看病吧,在這里忽悠我。” 我說:“醫(yī)操人命,豈敢馬虎?你是不是大便不好,有便秘?” 他說:“確實如此,都便秘好久了。有時肚子還有點脹。” 我說:“西藥既然不管用,你先回去用用方子看。” 不到5天時間他就發(fā)消息說:“回去才用了2劑瘙癢感覺減輕了一半。而且大便拉下來還幾個大糞球子?!?br> 為何我認為通腸能治皮膚瘙癢呢? 咱們都知道陽明經(jīng)有兩條,一個是胃經(jīng),一個是大腸經(jīng)。大腸一有問題,肯定影響胃經(jīng)。 脾胃又互通表里,大便不通,直接導致脾胃之氣失常,而脾又主肌肉和四肢。 大便憋在里面,有實熱,因此陽明實熱會,泛溢肌表、肌肉,導致皮膚瘙癢?!?br> 從哪可以看出來呢? 舌紅苔黃膩而少津,脈沉而有力,說明病勢在里,屬實證。 其中的大黃和芒硝,邪熱通便,軟堅散結(jié)。枳實和厚樸,滌蕩濁氣。 在《傷寒論》第252條就寫:“……大便難、身微熱者,此為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你看,張仲景明確點出了“身微熱”這一條,說明便秘和皮膚、體表感受之間的關(guān)系。 所以腸道一通,實熱消失,皮膚瘙癢即可治愈。 這就像鍋里燒水一樣,隨著火不斷的灼燒,熱量持續(xù)增加,鍋里的水有一部分變成水蒸氣出來,而腸道的實熱也是這樣,它沒有地方排出去,就泛皮膚產(chǎn)生瘙癢。 有人說看了文章和自己病癥一樣能否用這個方子,肯定是不行的,這個需要辯證,情況和藥物的用量也是因人而異。這也是我寫方子不寫量的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