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潔 積十年之功,如今的湖南(株洲)職教科技園已有9所職業院校遷入,集聚發展效應凸顯。下一個十年,株洲的職業教育如何更好發展?在“物理集聚”的基礎上,加快推動各學校之間、學校與園區之間以及人與園區之間的“化學相融”顯得尤為重要。 工業城市株洲,對職業教育充滿依賴。數十年來,一批批年輕人從各個職業院校畢業,投身株洲產業建設一線,支撐起了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時代,發展職業教育不僅僅是產業建設所需,更是加快城市發展的必然選擇。 校校合作,方能釋放疊加效應。各校搬遷入園后,倘若依然單打獨斗,那么遷入后增加的優勢除了校舍變新、校園變大外,其他什么也沒有。我們唯有打破校園圍墻的界線,在辦學方式、學生管理等方面加強對接融合,推動各校之間設施共建、師資共享、課程互通、學分互認,9所學校的特色亮點、辦學水平、競爭優勢才能幾何疊加起來,株洲職教的金字招牌才能越擦越亮。 城校互動,助力打造特色職教園。當前,我市職教科技園依然存在有園無城、有學生卻少人氣等方面的問題。學習外地經驗,我們可以發揮各院校師資強大、技能人才多、實訓能力強等方面的優勢,精準招商引資,在園區或周邊引入一批企業或建設一批實訓基地,以“前校后廠”的模式,讓更多職校學生畢業后留下來,讓更多人從外地來到職教園工作、培訓、生活,以此推動城校攜手、共同發展。 人城與共,推動園區蝶變。城市的發展有賴于人的集聚發展。職教科技園要打造超大型教育社區,必須推動職業教育與城市發展齊頭并進。因此,建好職教科技園絕非建好幾所學校這么簡單,在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導入、社會治理創新等方面,我們都要充分考慮學生、教師、產業工人、社區居民等的意見,讓園區各方面都能夠滿足工作、生活所需,讓越來越多的人發現這里、選擇這里、愛上這里,讓職教科技園成為越來越多人的美好家園。 |
|
來自: 紫微o太微o天市 > 《湖湘中●高等學校和職校等便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