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老俗話“油見油,年年愁;瓜見瓜,沒錢花。”是前人們根據種植經驗,發現同科近屬作物連作,會出現連作障礙問題。因此,又總結出不少類似的農諺俗話:“茬口調得順,糧食打滿囤;倒茬如上糞;轉轉茬口,多收一斗;茬口不換,豐年變歉;新種一年發,連種三年塌;豆見豆,必定瘦;谷見谷,守著哭……”等等說法。可見連作種植農作物,對豐產豐收有著嚴重的消極影響。也難怪有“油見油,年年愁;瓜見瓜,沒錢花”這樣的老俗話,真的假的?究竟有啥道理?
油見油,年年愁:這里所說的“油見油”,所指油料作物,比如我們非常熟悉的花生、大豆、芝麻、油葵等作物。這類同科近屬類農作物如果連作,土壤營養非常容易失衡。因為同為油科作物,它們所吸收利用的土壤營養有“趨同性”,使得土壤營養元素被需求利用過于單一。那么,在此情況之下,農作物得不到全面營養元素,無法充分生長,就無法激發出品性的生產潛力,從而造成減產。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第二年重茬種植花生,通常畝產減產15%左右。
所以你看,如果我們連作種植油科作物,僅土壤營養失衡,造成土壤環境惡化,作物無法有利發揮品性生長潛力,肯定是要減產的、嚴重者甚至絕收也不是不可能。因此,勞動人民根據耕種經驗,總結出“油見油,年年愁”這句話,值得農業生產者銘記,少走彎路。
瓜見瓜,沒錢花:這話說得通俗易懂,就是瓜科作物同樣不宜進行連作。瓜科作物對連作障礙中的土壤病蟲害尤為敏感。比如我們知道西瓜的死秧病非常厲害,這種學名枯萎病的病菌為尖孢鐮刀菌,屬于半知菌亞門真菌,在沒有寄主的情況下,在土壤中存活非常強悍,通常可以存活6年左右,甚至時間更久。這就使得原(秧)苗西瓜忌諱重茬,這種“點籽瓜”如果重茬種植,受到枯萎病危害尤為嚴重,可以造成減產絕收。當然了,還有瓜科類的炭疽病、疫病、病毒病等等病害。這些病害會經過土壤傳染給重茬種植的瓜科作物。因此才有“瓜見瓜,沒錢花”的說法。
不過,隨著農業科技的進步,現在人們種植一些瓜科作物,為了應對連作障礙的問題,采用嫁接、配合土壤改良消毒,有限度倒茬歇地等辦法,可以解決一些瓜類連作障礙的問題。這種解決瓜科重茬的問題,在大棚瓜果蔬菜種植中,已經運用的非常嫻熟。只要掌握相關種植管理技術,完全可以克服“瓜見瓜,沒錢花”的“鐵律”!
關于倒茬輪作的問題,首先,要面對同科作物需求土壤營養有“趨同性”單一的問題,容易造成突然營養失衡,進而惡化土壤理化性質等問題;其次,要面對同科作物病蟲害“趨同性”交叉傳染的問題;另外,一些作物根系有分泌物,會造成同科近屬作物出現自毒現象,形成“僵尸苗”,長勢弱等問題。目前關于解決作物連作障礙的問題,通常采用輪作、嫁接和改良土壤環境三種基礎措施應對。而不能嫁接,或者沒有嫁接價值的傳統農作物,就要遵守不同農作物的“輪作定律”,才能有效促進農作物豐產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