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花令“樓”的詩句全集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 崔顥 《 黃鶴樓 》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 李白 《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 李煜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 杜牧 《 江南春 》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 蘇軾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 李白 《 渡荊門送別 》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 王昌齡 《 從軍行七首·其四 》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 李白 《 關山月 》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王之渙 《 登鸛雀樓 》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 辛棄疾 《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 杜甫 《 登岳陽樓 》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 李白 《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 李商隱 《 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 陸游 《 書憤五首·其一 》 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 歐陽修 《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 高駢 《 山亭夏日 》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 陸游 《 臨安春雨初霽 》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 李商隱 《 霜月 》 歌管樓臺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沉沉。 —— 蘇軾 《 春宵 》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李白 《 夜宿山寺 》 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 —— 盧照鄰 《 長安古意 》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 杜甫 《 登樓 》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 —— 秦觀 《 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 魯迅 《 自嘲 》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 李白 《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 思婦高樓上,當窗應未眠。 —— 徐陵 《 關山月 》 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 —— 佚名 《 西洲曲 》 樓高望不見,盡日欄桿頭。 —— 佚名 《 西洲曲 》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里。 —— 張籍 《 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 劉禹錫 《 秋詞二首 》 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 —— 晏幾道 《 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 》 欲舒老眼無高處,安得元龍百尺樓。 —— 陸游 《 秋思 》 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 李白 《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 》 旭日朱樓光,東風不驚塵。 —— 孟郊 《 長安早春 》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 晏幾道 《 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 》 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 王昌齡 《 芙蓉樓送辛漸二首·其二 》 豈知一夜秦樓客,偷看吳王苑內花。 —— 李商隱 《 無題二首 》 惟有兩行低雁,知人倚、畫樓月。 —— 范成大 《 霜天曉角·梅 》 黃河搖溶天上來,玉樓影近中天臺。 —— 李商隱 《 河陽詩 》 自有多情處,明月掛南樓。 —— 米芾 《 水調歌頭·中秋 》 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 許渾 《 咸陽城東樓 》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 王昌齡 《 閨怨 》 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 劉禹錫 《 西塞山懷古 》 光祿池臺文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 —— 劉希夷 《 代悲白頭翁 》 客愁不可度,行上東大樓。 —— 李白 《 秋浦歌十七首 》 樓頭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氣中。 —— 陳與義 《 登岳陽樓二首 》 大雄真跡枕危巒,梵宇層樓聳萬般。 —— 李忱 《 百丈山 》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 李商隱 《 無題·來是空言去絕蹤 》 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岐。 —— 高駢 《 對雪 》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 杜牧 《 遣懷 》 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 王維 《 少年行四首 》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 李商隱 《 春雨 》 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 —— 李白 《 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 空名適自誤,迫脅上樓船。 —— 李白 《 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 一忝青云客,三登黃鶴樓。 —— 李白 《 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 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 杜牧 《 金谷園 》 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 —— 高適 《 塞上聽吹笛 》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 盧照鄰 《 十五夜觀燈 》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 曹植 《 七哀詩 》 東風晚來更惡,怕飛紅、怕絮入書樓。 —— 萬俟詠 《 木蘭花慢·恨鶯花漸老 》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 李白 《 秋登宣城謝脁北樓 》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 —— 杜牧 《 長安秋望 》 青樓臨大路,高門結重關。 —— 曹植 《 美女篇 》 今夕不登樓,一年空過秋。 —— 高觀國 《 菩薩蠻·何須急管吹云暝 》 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舟涼。 —— 王昌齡 《 送魏二 》 南望鳴鐘處,樓臺深翠微。 —— 于良史 《 春山夜月 》 萬國笙歌醉太平,倚天樓殿月分明。 —— 杜牧 《 過華清宮絕句三首 》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 許渾 《 謝亭送別 》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 李白 《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 一任劉玄德,相對臥高樓。 —— 蘇軾 《 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 》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 李白 《 塞下曲六首·其一 》 層樓寄恨飄珠箔,駿馬憐香撼玉珂。 —— 羅鄴 《 槐花 》 萬里長江一望收,高皇親建閱江樓。 —— 顧湄 《 閱江樓 》 估客發大樓,知君在秋浦。 —— 李白 《 自代內贈 》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 柳宗元 《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聲羌管怨樓間。 —— 劉著 《 鷓鴣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 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 —— 趙嘏 《 長安晚秋 》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 —— 佚名 《 西北有高樓 》 有一遷客登高樓,不言不寐彈箜篌。 —— 王昌齡 《 箜篌引 》 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 —— 李清照 《 臨江仙·梅 》 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 —— 韋應物 《 寄李儋元錫 》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樓半開壁斜白。 —— 李賀 《 夢天 》 金鐙下山紅粉晚,牙檣捩柁青樓遠。 —— 杜甫 《 清明 》 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弦。 —— 李商隱 《 風雨 》 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 —— 晏殊 《 玉樓春·春恨 》 溪山掩映斜陽里,樓臺影動鴛鴦起。 —— 魏夫人 《 菩薩蠻·溪山掩映斜陽里 》 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 —— 佚名 《 青青河畔草 》 但望極樓高,盡日目斷王孫。 —— 韓縝 《 鳳簫吟·鎖離愁 》 我病君來高歌飲,驚散樓頭飛雪。 —— 辛棄疾 《 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 》 關塞年華早,樓臺別望違。 —— 張若虛 《 代答閨夢還 》 花明柳暗繞天愁,上盡重城更上樓。 —— 李商隱 《 夕陽樓 》 倚樓無語欲銷魂,長空黯淡連芳草。 —— 寇準 《 踏莎行·春暮 》 玉慘花愁出鳳城,蓮花樓下柳青青。 —— 聶勝瓊 《 鷓鴣天·別情 》 能就江樓消暑否?比君茅舍較清涼。 —— 白居易 《 江樓夕望招客 》 墜素翻紅各自傷,青樓煙雨忍相忘。 —— 宋祁 《 落花 》 柏府樓臺銜倒影,茅茨松竹瀉寒聲。 —— 王守仁 《 次韻陸僉憲元日春晴 》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陽樓上對君山。 —— 黃庭堅 《 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 》 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 —— 范仲淹 《 御街行·秋日懷舊 》 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 —— 杜牧 《 題揚州禪智寺 》 秦城樓閣煙花里,漢主山河錦繡中。 —— 杜甫 《 清明二首·其一 》 榆柳蕭疏樓閣閑,月明直見嵩山雪。 —— 孟郊 《 洛橋晚望 》 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 李益 《 寫情 》 湖風扶戍柳,江雨暗山樓。 —— 張均 《 九日巴丘登高 》 六曲連環接翠帷,高樓半夜酒醒時。 —— 李商隱 《 屏風 》 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 —— 劉禹錫 《 和樂天春詞 》 鬧花深處層樓,畫簾半卷東風軟。 —— 陳亮 《 水龍吟·春恨 》 機中錦字論長恨,樓上花枝笑獨眠。 —— 皇甫冉 《 春思 》 小樓連遠橫空,下窺繡轂雕鞍驟。 —— 秦觀 《 水龍吟 》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 —— 李璟 《 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 》 從來幾許如君貌,不肯如君墜玉樓。 —— 汪遵 《 綠珠 》 艾葉彌南浦,荷花繞北樓。 —— 沈約 《 休沐寄懷 》 此后錦書休寄,畫樓云雨無憑。 —— 晏幾道 《 清平樂·留人不住 》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 —— 李璟 《 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 》 但恐同王粲,相對永登樓。 —— 蘇轍 《 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 都道晚涼天氣好,有明月、怕登樓。 —— 吳文英 《 唐多令·惜別 》 高田如樓梯,平田如棋局。 —— 楊慎 《 出郊 》 蝶銜紅蕊蜂銜粉,共助青樓一日忙。 —— 李商隱 《 春日 》 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 張祜 《 題金陵渡 》 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 —— 李白 《 赤壁歌送別 》 古壕鑿出明月背,樓角飛來兔影中。 —— 鄭獬 《 月波樓 》 畫閣紅樓宮女笑,玉簫金管路人愁。 —— 王建 《 上陽宮 》 老眼平生空四海,賴有高樓百尺。 —— 劉克莊 《 賀新郎·九日 》 畫閣朱樓盡相望,紅桃綠柳垂檐向。 —— 王維 《 洛陽女兒行 》 回日樓臺非甲帳,去時冠劍是丁年。 —— 溫庭筠 《 蘇武廟 》 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 —— 吳文英 《 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 樓船入天鏡,帳殿開云衢。 —— 李白 《 春日陪楊江寧及諸官宴北湖感古作 》 而今往事難重省,歸夢繞秦樓。 —— 王雱 《 眼兒媚·楊柳絲絲弄輕柔 》 眼意心期卒未休,暗中終擬約秦樓。 —— 韓偓 《 青春 》 點點樓頭細雨,重重江外平湖。 —— 蘇軾 《 西江月·重九 》 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 —— 溫庭筠 《 瑤瑟怨 》 京路人歸天直北,江樓客散日平西。 —— 白居易 《 北樓送客歸上都 》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樓中到夕陽。 —— 晏幾道 《 鷓鴣天·醉拍春衫惜舊香 》 夢繞邊城月,心飛故國樓。 —— 李白 《 太原早秋 》 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 —— 宋之問 《 靈隱寺 》 金丸落飛鳥,夜入瓊樓臥。 —— 李白 《 少年子 》 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 —— 韋莊 《 菩薩蠻·如今卻憶江南樂 》 花門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 —— 岑參 《 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 景陽樓畔千條路,一面新妝待曉風。 —— 溫庭筠 《 楊柳枝 》 鄉心正無限,一雁度南樓。 —— 趙嘏 《 寒塘 》 清風明月無人管,并作南樓一味涼。 —— 黃庭堅 《 鄂州南樓書事 》 岳陽樓上日銜窗,影到深潭赤玉幢。 —— 元稹 《 岳陽樓 》 紅樓別夜堪惆悵,香燈半卷流蘇帳。 —— 韋莊 《 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 》 迢遞高城百尺樓,綠楊枝外盡汀洲。 —— 李商隱 《 安定城樓 》 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 趙嘏 《 江樓舊感 》 玉樹歌殘王氣終,景陽兵合戍樓空。 —— 許渾 《 金陵懷古 》 絲綸閣下文書靜,鐘鼓樓中刻漏長。 —— 白居易 《 紫薇花 》 武陵春色好,十二酒家樓。 —— 張白 《 武陵春色 》 風起春城暮,高樓鼓角悲。 —— 杜甫 《 絕句 》 夜深斜搭秋千索,樓閣朦朧煙雨中。 —— 韓偓 《 夜深 》 月傍苑樓燈影暗,風傳閣道馬蹄回。 —— 王守仁 《 元夕二首 》 戍樓西望煙塵黑,漢軍屯在輪臺北。 —— 岑參 《 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 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臺一笛風。 —— 杜牧 《 題宣州開元寺水閣閣下宛溪夾溪居人 》 樓寫春云色,珠含明月輝。 —— 李嶠 《 海 》 黃鶴樓前月華白,此中忽見峨眉客。 —— 李白 《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 翠樓含曉霧,蓮峰帶晚云。 —— 李世民 《 賦得含峰云 》 嗚軋江樓角一聲,微陽瀲瀲落寒汀。 —— 杜牧 《 題齊安城樓 》 綠暗紅稀出鳳城,暮云樓閣古今情。 —— 韓琮 《 暮春浐水送別 》 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 —— 李冶 《 相思怨 》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滿樓。 —— 韋莊 《 憶昔 》 金陵夜寂涼風發,獨上高樓望吳越。 —— 李白 《 金陵城西樓月下吟 》 孤月當樓滿,寒江動夜扉。 —— 杜甫 《 月圓 》 落星樓上吹殘角,偃月營中掛夕暉。 —— 韋莊 《 春日 》 鳳簫已遠青樓在,水沈誰、復暖前香。 —— 晏幾道 《 風入松 》 萬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濁酒戍樓東。 —— 張孝祥 《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 墻頭語鵲衣猶濕,樓外殘雷氣未平。 —— 陳與義 《 雨晴 》 鵲辭穿線月,花入曝衣樓。 —— 李賀 《 七夕 》 燕子欲歸時節,高樓昨夜西風。 —— 晏殊 《 破陣子·燕子欲歸時節 》 調角斷清秋,征人倚戍樓。 —— 張喬 《 書邊事 》 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覺新來懶上樓。 —— 辛棄疾 《 鷓鴣天·鵝湖歸病起作 》 悵望倚層樓,寒日無言西下。 —— 張昪 《 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 》 盡日憑闌樓上望:三三兩兩釣魚舟,島嶼正清秋。 —— 潘閬 《 酒泉子·長憶西湖 》 粉墮百花洲,香殘燕子樓。 —— 曹雪芹 《 唐多令·柳絮 》 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 —— 李商隱 《 贈柳 》 聞說閬山通閬苑,樓高不見君家。 —— 歐陽修 《 臨江仙·記得金鑾同唱第 》 手種江梅漸好,又何必、臨水登樓。 —— 李清照 《 滿庭芳·小閣藏春 》 背飛雙燕貼云寒,獨向小樓東畔、倚闌看。 —— 舒亶 《 虞美人·寄公度 》 望海樓明照曙霞,護江堤白踏晴沙。 —— 白居易 《 杭州春望 》 低花樹映小妝樓,春入眉心兩點愁。 —— 白居易 《 春詞 》 惱人風味阿誰知?請君問取南樓月。 —— 呂本中 《 踏莎行·雪似梅花 》 屏上吳山遠,樓中朔管悲。 —— 溫庭筠 《 春日 》 飛云閣上春應至,明月樓中夜未央。 —— 上官儀 《 春日(一作元萬頃詩) 》 水國樓臺晚,春郊煙雨收。 —— 李中 《 江南春 》 蕭蕭暮吹驚紅葉,慘慘寒云壓舊樓。 —— 王珪 《 金陵懷古 》 若在秦樓畔,堪為弄玉媒。 —— 杜牧 《 梅 》 蓬山閑氣味,依約似龍樓。 —— 白居易 《 答蘇庶子 》 靜煙臨碧樹,殘雪背晴樓。 —— 陸龜蒙 《 回文 》 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 —— 李清照 《 孤雁兒·藤床紙帳朝眠起 》 笳聲出虜塞,簫曲背秦樓。 —— 鄭愔 《 送金城公主適西蕃應制 》 簾下宮人出,樓前御柳長。 —— 杜甫 《 斗雞 》 聞道風光滿揚子,天晴共上望鄉樓。 —— 李益 《 行舟 》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 —— 李煜 《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 云間鐵甕近青天,縹緲飛樓百尺連。 —— 米芾 《 望海樓 》 掛席凌蓬丘,觀濤憩樟樓。 —— 李白 《 與從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 》 十二樓中盡曉妝,望仙樓上望君王。 —— 薛逢 《 宮詞 》 一夕瘴煙風卷盡,月明初上浪西樓。 —— 賈島 《 寄韓潮州愈 》 岳陽城下水漫漫,獨上危樓憑曲闌。 —— 白居易 《 題岳陽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