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寫到:“寧欺白須公,莫欺少年窮。終須有日龍穿鳳,唔信一世褲穿窿。” 在這個社會,大多人都生活不易,甚至處處受人欺負。也就在這樣的環境中,很多人都會選擇消極度日,垂頭喪氣,把每一天都過成“陰雨連綿”的樣子。 什么人在這個社會容易被人欺負呢?很明顯,就是我們經常都看不起的“老實人”。在很多人看來,老實人就如同“軟柿子”一樣,能隨意被人拿捏,很好去控制。所以,大多人首要的欺負對象,就是老實人。 在小時候,老人經常教我們要做個“老實人”。現在回想起來才發現,那時候的人心,遠沒有今時今日那么復雜。而現在,隨著社會發展的逐漸加快,人性的變化也就讓人難以捉摸。 人到中年的“老實人”,想要在這個社會生存,就必須懂得“武裝”自己,用智慧去為自己遮風擋雨。如此,才能明哲保身,不至于被人欺負,成為別人“刀俎”下的“魚肉”。 老實人,不妨養成以下這五個好習慣,將會擺脫困境,一生順遂。 顧及自己,學會“拒絕”別人在職場中,我們做得最多的事兒,應該就是“逆來順受”。并且,別人叫我們做什么,我們雖說很不情愿,可大多時候都會去做,不懂得拒絕。 這樣的行為,雖然出于自己的好心,可到頭來禍害的,依舊是自己。老實人,最大的缺點是什么?那就是做人不懂得顧及自己,凡事都認為自己能替別人做好。 要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路要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要做。有些事兒,不情愿做,那就不要去做。有些人,既然不想去理,那就和他說“再見”。 人,其實很簡單,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別人要我們做什么,難道我們就一定要聽他們的擺布,非得違背自己的心意嗎? 老實人,必須要懂得顧及自己,學會拒絕不喜歡的人與事。這樣,才能少點吃虧。 待人處事,少點“心軟”
有些時候,當一些人流著淚,拉著你的衣角求你幫忙時,你會怎么做?大多人看到這樣的情景,常常會“心軟”。就算那件事自己很不情愿去做,可為了這種“心軟”之情,也會硬著頭皮答應去幫忙。 “心軟”的結果是什么?便是使自己痛苦,讓自己活得糾結。而別人呢?不僅沒有什么損失,還把你當“槍”使,讓你成為他們的“奴仆”。 人到中年,不妨少點“心軟”,多一些“硬”心腸。只有這樣,才能躲避小人的暗算。 一個老實人,無論自己的性格有多憨厚,都必須要明白,該“狠心”的時候,就必須狠心。否則,就是別人對你“狠心”了。 做人只說三分話,還有七分自己留
老實人最明顯的弱點是什么?那就是過分誠實,說話總是說“十分”。也就是說,他們沒有給自己留有一定的轉彎的余地。 人在這個社會中生存,最重要的,是要有屬于自己的神秘感,而不是別人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別人要你說什么,你就全盤托出。 為何我們常說人要有“城府”?就是因為這個“城府”便是掩蓋心底秘密的幕布。人,只有心懷“城府”,才能避免有心人的窺視,進而躲避他們的拿捏。 人到中年的老實人,為何你總是容易被人欺負呢?其實就是你少了“城府”。 未來,無論做什么,懂得“三七”分就夠了。七分真實,三分自留。如此,人才能在社會中游刃有余,如魚得水。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少點熱情,多點自保
以前剛讀這句話的時候,總是覺得,這樣做人也太自私了。可當人逐漸成長起來后,其實就會慢慢地發現,這番話才是做人的最好的狀態。 該不管的事兒,就不管;和自己無關的事兒,一律不理;對自己害的事兒,全部不做。這樣的行為,看似有點自私,卻體現了一個人明哲保身的智慧。 所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一個老實人容易在社會被人欺負,其中有個原因,就是愛管閑事。在很多人眼中,老實人就是“愚魯”之人。為什么這么說呢?就是因為他們總喜歡做管閑事的人,最后,只能是引火燒身。 人到中年,經歷了風雨,承受了雨雪,就應該懂得,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幫助世間所有的人。那么,不妨把注意力放回到家庭和自己身上,把老實的特性放在家庭中。如此,不僅能自保,更能把老實的特性用到實處上。 埋頭賺錢,悶聲發財
一個人,如果不能改變老實的特性,那么,就不妨把這種特性發揮到極致。 怎樣才能把老實的特性發揮到極致呢?就是做個“大智若愚”的人。表面上老實,可內心卻是胸懷大志,內藏乾坤。 在職場中,不妨明面上表現得老實點,讓別人放松警惕,減少對你的關注。那么,你也就能安穩地發展自己,從而默默地賺錢,默默地去發財。 人在江湖,人心險惡,世事難測。誰也不知道什么人會針對你,誰也不知道對方要做什么。因此,披著“老實”的外衣去做事,往往能起到“迷惑”的效果。 老實人,要想不被人欺負,就該培養一顆“權衡利弊”的心。在做什么事,交什么人之前,都要好好權衡一番。 未來,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里,都必須好好去賺錢。因為人的實力越是雄厚,別人越不敢來欺負你。而你,也將擺脫困境,一生順遂。 文/舒山有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