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本文所希望探討的,只是旅游之后怎樣拿照片來顯擺會更自然更有趣,而不是只看見兩個人杵在那邊比一個“耶”就完了。 出門旅游手機和單反到底哪個更合適?在我看來,其實各有優點。 單反是鄭重其事的,好像一篇文章駢三驪四,認認真真的講究結構,文法,句式,恨不能要以印成鉛字為標準。 而手機攝影,就沒那么講究,好似只是面對面聊天,要的是有趣,有話題,輕松,簡單。有點文法錯誤或者詞語的不合適,也并不打緊。 以下圖片均用小米5拍攝(部分是丫頭的iPhone6s plus),說起來也都不是太好的設備,也都用snapseed后期過。 作為冰激淋愛好者,看到這個要瘋。為啥?便宜啊!這貨常熟麥德龍有售,打折48,不打折68,這兒十塊錢三盒,換算下來也就是20來塊錢,真是吃一盒賺一盒的節奏哦。這個品牌但凡帶巧克力的口味,都是非常非常好吃,也可能是因為我喜歡巧克力的緣故吧。前陣子好像還鬧出風波,說里邊含有啥不太合適的成份……其實在我看來,不合適的成份哪都有,關鍵要看量,撇開含量談毒性那都是耍流氓。 好了,看架勢就知道,這一定是很著名的景區。 尼亞加拉大瀑布,據說從加拿大那側看會比美國這邊看更漂亮,事實也是如此啦,加拿大是正面對著大瀑布方向,那就是一覽無余了,而美國這邊么,只能看個側臉。正確安慰自己的方法是,加拿大你看得見側臉嗎?坐船出去的最傻,霧蒙蒙啥都看不見,有些東西其實還是只適合遠觀,特別像這種主打氣勢宏偉的景致。 換個角度,正是傍晚斜陽夕照,將瀑布照出彩色來。當然,從攝影的角度來說,每天最佳的風景照拍攝時機也就是太陽剛升和日頭將落這兩個時候,加起來也不過十來分鐘,其他時候都可以安心睡大覺的。不過這種照片也沒啥大意思,誰都拍的來,明信片風格的死板相,不是我喜歡。 到一個古堡,在安大略湖口,據說是美國最古老的城堡,當年法國人建立,后來被英國人搶了,再后來就歸了美國。這種人文歷史的地方呢,真的是需要人講解的,告訴你這墻有啥故事,那花怎么個來歷,啥地方又有你沒注意到的重要,不然的話鉆進鉆出,好像啥都看到了,可其實心里稀里糊涂,最后啥也不知道。這張圖用了個snapseed自帶的黑白濾鏡,強對比之下,我很喜歡那排籬笆的樣子。 拍影子是很可以裝腔作勢的一種攝影方式。 最終我也沒分清這個表演者穿的是法式的服裝,還是英式的服裝。這是試演當年的武器,據說經常性表演失敗,這槍沒法正常打響。其實這倒也是事實真相,早年的火槍故障率是超高的,火藥受潮啊,裝彈方式不當啊,都會造成失敗。 其實我也不知道這圖到底是法皇呢,還是英王……沒人解釋真是心塞。 陽光一直很好,雖然已經很靠北,接近加拿大,但依舊短袖。丫頭出發之前查了紐約歷年的氣候,一般九月份就二十來度,十月份都有可能會下雪。但今年據說是氣候反常了,一些賞黃葉的地方樹葉還是綠油油的。二十多天大太陽,我都被曬黑了…… 這張圖我喜歡的是構圖,鏡子作用下三個我媽,我爸的姿勢又很到位。兩人鬧了點小矛盾,這是早上準備出發時候,我媽氣還沒消呢。至于我爸我媽的故事,改天跟你們聊。別說他們,我跟我爹都吵了幾回,在吃不好睡不好高強度的跟團游情況下,心態都不會很好的。我覺得想要跟誰分手,有兩個最好的辦法,一個是裝修一回,還有就是一起跟團游一趟吧。 不過其實現在那些旅游景點的辛秘,故事,介紹,在網上都能查到,只要有網絡,倒哪兒點開手機就能按圖索驥。想這個哈佛校園里的約翰哈佛雕像,又叫謊言之像,背后的故事一查就知道,倒也不一定要導游給你解釋啊說明什么的,所以還有必要跟團游嗎? 波士頓坐游輪,太陽照的人都快融化了。全程有解說,不過全英文,我就聽不懂啦!我的英語水平吧,也就是夠點菜,問路以及泡妞這三個用處。這不,船上遇到個挺漂亮的小姑娘,越南裔,從加利福尼亞來的,她爺爺是當年逃出來的幸運兒。給她拍了些照,留了郵箱。當然那照片是用相機拍的,不在這個聊天內容內。這張圖上我喜歡那些網格和投影,覺得是不錯的畫面感,兩張椅子又隱喻著什么。 到波士頓怎么能不吃龍蝦?不過急匆匆的,也沒法到好好的餐館去正兒八經吃一頓,其實在紐約就想去時代廣場附近的一家店吃,但也沒來得及。這是在昆西市場里的一個攤,也算是比較著名的一個龍蝦連鎖,龍蝦卷與龍蝦濃湯還是可以吃吃。其實波士頓龍蝦很有名,波士頓卻不產龍蝦,只不過這里是最大的龍蝦集散地,所以才被人習慣性的稱之為波龍。真正的產地應該是緬因州及加拿大。 耶魯的圖書館窗戶,這個乍一看好像個教堂。其實我是不太喜歡將學校作為一個旅游景點的,也許是因為自己沒有這么高的學歷而自卑,但總覺得這樣是在打攪旁人啊,而且作為游客,更不能隨心所欲,也玩得不暢。將心比心哈,如果我住的地方成為一個景區,每天看到游客在我都看爛了的地方嘖嘖贊嘆,我是會有些覺得可笑的。 西點軍校的賽耶門,就是大門啦。不過這個大門大概很少有人拍到照片,原因是這樣的: 西點軍校的參觀是坐接待巴士進入,但上車點不在校區,而是在外邊小鎮上的一個地方,買票,上車,導游是學校里的學生,全程英文講解。過這個門的時候也許會介紹一下,卻不會停下來給游客仔細看,或者拍照什么的。所以但凡參團去看西點軍校的,都拍不到這圖。 我沒參加這自費項目,就在鎮子里亂轉,一不留神,就轉到校門口了,門口有大兵站崗,我問能不能拍照,大兵說你不能拍這邊的哨樓,你任何照片里都不能出現哨樓的畫面,但你能拍旁邊這個門。 所以就有了這一張。 就是這個大兵啦,其實都很好說話的,我有跟陸軍的合影,還有跟空軍的,武裝警察的,荷槍實彈哦。其實出國這么多地方,總覺得人還都是比較和善,拍之前問一聲能不能,一般都說沒問題。如果有特殊情況,明確拒絕的,那當然就不適合拍啦!不過很少遇到就是了。 這是紐約旁邊一座叫大熊山的山頂路牌,貼滿了各種貼紙,之所以要拍個照片,是我覺得這頗能代表美國嬉皮士的精神,各種任性,各種性格的表現都不會遮遮掩掩,做自己,管別人怎么看。所謂自由國度的自由精神,就體現于此。 哥倫比亞大學路邊的餐車,是的你沒看錯,在做煎餅果子。哥大是美國華人學生最多的大學,滿校園的黃種人臉,耳朵里時不時聽到的就是普通話,所以學校周邊就特別多的中餐,有包子餃子,各種小炒,蓋澆飯,味道就不提了,我老爹鬧著要吃包子,就那攤上買了些,我反正是不太接受。總覺得哪里不對。就我個人而言,既然是出國了來這邊學習,那我就會盡量入鄉隨俗,盡量說當地語言,吃當地的飲食。 路過時代廣場,看到錄節目就按了張,反正人臉一個都不認識,排場挺大的,應該不是無名之輩吧。在這兒占塊地那都是天價,不是財大氣粗的節目組都做不起來。 波士頓的龍蝦餐,自費項目中的大力推薦內容。帶到中餐館去吃狗屎一般的東西,一人一個龍蝦白煮得跟橡膠一樣,其他小菜也是一塌糊涂,價格還貴得不得了。其實我原本預定不參加的,但導游說汽車直接開到唐人街,給我們四十五分鐘時間。我一想陌陌生生的到那兒,我找餐館可能就要找十幾二十分鐘,也沒可能好好坐下來享用,更何況唐人街哎,這選擇恐怕就沒那么多,中國餐館做波龍,還真不如洋鬼子呢。就好像蒸米他們去海參崴吃帝王蟹,一開始也帶去中國餐館,那蟹做得簡直就是犯罪!后來還是去俄羅斯餐館才吃出滋味來。這還是要入鄉隨俗的問題。 這葡萄看著好,特么酸得要人命!到美國這么些日子,就沒吃到過好吃的水果,草莓是硬邦邦而且酸的,葡萄也是酸,著名的加州橙子,一樣是酸!梨和蘋果全是軟綿綿的沒脆勁。國人一天到晚鬧著水果太多添加劑,真要吃到沒添加劑的水果,特么壓根就沒法入口!這里頭也有一點基因的原因,白種人喜歡吃酸的,這是DNA決定的,所以甜蜜素就不那么重要啦! 好了,今天差不多就到這兒吧,想到哪兒說到哪兒,改天咱們再接著聊!關于照片,關于文字,關于內容,有啥意見或者問題,請留言給我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