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覺得因為年紀大了,才會經常感到疲憊提不起精神,記憶力下降,偶爾想不起別人的名字? 你是不是也把一點一點喪失的反應能力、表達能力、創造力等等,歸咎于高強度、快節奏的生活狀態。 記憶力越老越糟糕? 怎么講,你這漫長且緩慢的認知衰退其實從20歲出頭就開始了…… 你認知能力的巔峰就在20歲出頭的年紀,這個時候,你能快速思考且記憶力最佳。之后,你的思維速度開始放緩,學習新事物需要的時間越來越長。 別沮喪!這沒你想的那么糟糕! 因為離開你的認知能力波峰后,你的認知衰退不是斷崖式的一路跌破大盤,而是一個緩慢且漫長的過程。 一旦過了20多歲的黃金期,之后的幾十年,你在思維方面不會遇到太多問題。 也就是說,只要你的大腦功能健康,它是不會僅僅因為你的年齡增長而變得糟糕。它只會因為疾病、中風和腦損傷,而功能衰退…… 而這些時刻,很可能只是因為你壓力太大,大腦難以靈活思考,從而阻礙了你從記憶中調取信息。 有研究表明,哪怕短暫接觸關于記憶和衰老的正面或負面信息,成年人的記憶力也會受到影響! 不過,規律睡眠,不過度用藥、酗酒,避免頭部受到嚴重打擊,確實是會在你變老的過程中,有助于你的記憶力。 總之,為了避免把 “記憶會隨著年齡增長變得更糟”的信念變成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我們應該:切莫輕言老之將至! 高壓環境偷走了你的創作力? 準確來說,是焦慮“偷走”了你的創作力、表達力。 通常情況下,當你覺得自己無法想出新的好點子,或者無法足夠清晰、巧妙地傳達自己的想法,就會陷入恐懼之中。 之所以你的創作力和表達力越來越差,很多時候也跟你害怕向別人展示你的想法有關。 產生這種恐懼的原因之一是,你承受著冒充者綜合征的一個變種:你覺得自己是同行中唯一一個拼盡全力才能勉強把事情做好的人。 有時候,一個平庸的想法只是通往更好想法的墊腳石。 所以,先把你那些看起來不怎么樣的想法放出來吧。 腦子究竟有什么用? 大腦對生命來說很重要,以至于我們很少質疑大腦究竟是做什么用的。 這個能力的重要性在于,大腦不僅能儲存關于過去的信息,還能夠根據記憶中的內容大規模地執行預測并且做出相應的反應。 舉個例子,我們用了一個新買的鍋做飯,第一次憨憨地徒手抓了金屬把手,被瞬間燙到吱哇亂,滾燙的把手和它引發的短暫痛感更新了我們對拿著鍋的記憶。下一次我們再遇到同樣的情況,我們就會有所準備,至少不會再徒手拿這個鍋的金屬把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