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飛機飛行到濱城大連的夜空,因飛機顛簸帶來的不安在城市旖旎的燈光里漸漸褪去,我們一行八人整頓好所有的心緒,走向未知的大連,有點期待,有點雀躍…… 這是一支快樂溫暖的旅行隊伍:四個熱情洋溢的母親,四個青蔥懵懂的少年,隊伍中僅有一個男孩,小伙子果然不負眾望,給我們的旅行增添了不一樣的陽剛色彩。 位于遼東半島南端、黃渤海之濱的大連,十九世紀時還只是一個叫“青泥洼”的小漁村,一百多年過去了,如今的大連儼然已是現代時尚的浪漫之都了。車子掠過一個又一個的廣場,經過一幢又一幢有著異國風情的建筑,讓我對這個未知的城市更多了幾分好感和憧憬。 歷史猶如皺紋細細鐫刻在城市面容之上揮而不去,又如同血液流通在角角落落里激活了城市的靈魂,滄桑、榮辱,俱往矣,今天的人們或許只為看海而來。大連濃縮了半部中國近代史,這里曾是日俄戰爭和甲午戰爭的主戰場,它淪為日俄殖民地達半個世紀,曾被俄國人命名為“達里尼”,意為“遠方的城市”。徜徉在中山廣場,當我們驚嘆于匠心獨到的歐式建筑時,這些卻正是最深重的殖民地印記。當年的俄國人帶著藝術情懷一心想將這里打造成東方的巴黎,每磚每瓦都滲透著匠人們的心血。后來的日本人遵從建筑的和諧之美,保留了俄國人的作品風格并加以融合創作,增加了幾幢日本設計師的建筑,中山廣場的名稱雖幾經改變,風格卻得以沿存。現在這里是大連的金融中心,也是對外的一張名片,游人們總愛來這里走一走,感受獨一無二的廣場之美。建筑的藝術之美也早已超越了歷史,超越了國界,我們走在這里,看著夜幕下跳著廣場舞的人們,一派祥和。 為了讓孩子們感受一下歷史的厚重,特地報了當地的旅順一日游。去的那天,雨連綿不絕,女導游在車上侃侃而談,頗為賣力。甲午戰爭中,日本對旅順進行了大規模的屠殺,血洗全城激起的仇恨延續至今,導游說車上如果有日本人請下車,旅順不歡迎日本人(事實是不歡迎不承認侵華史的日本人)。歷史當然不能忘卻,又該以何種形式被人們再度憶起?孩子們仿佛對作為軍事要地的旅順沒多大興致,雨一直下。來到旅順口,直觀地感受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海上屏障優勢,這里的海并不稀奇,海鷗卻奇多。雨中的海港倒是風姿綽約,如同蘇小明婉轉的歌喉,“軍港的夜啊靜悄悄,海浪把戰艦輕輕地搖,年輕的水兵頭枕著波濤,睡夢中露出甜美的微笑……”這首《軍港之夜》據說寫的就是旅順軍港,“海風你輕輕地吹,海浪你輕輕地搖”一度被我當成搖藍曲唱給女兒聽,我以為在這樣的歌詞與旋律里會令人冥想起平靜的大海,深沉而闊大。海是多變的,我們輾轉到了另一處臨近炮臺的海邊,全然又是不同的感覺。此時的海波濤洶涌,怒吼不已,呈萬馬奔騰之勢,海邊的人們為一浪高過一浪的壯觀歡呼著。是誰?站在那兒想與海浪偷偷留個影,海浪有些調皮,有些熱烈,一個浪頭高過頭頂,像是急于擁抱這位遠方的客人,海水打濕了她的頭發、她的衣服,哦,她有些尷尬地拿著濕了的絲巾,哭笑不得,隨后又愉快地原諒了海的淘氣。我們開懷大笑,都變成了游戲的孩子,笑聲逐浪,飛到很遠很遠的天邊去。 看過了雨中的海,我們又選在一個晴天去了金石灘,金石灘是大連除老虎灘之外的一個五A級景區。來到這里自然是為了一睹黃金海岸線的迷人風光,湛藍的海水,金色的沙灘,嬉鬧的孩子,美麗的姑娘,別是一番風情。海水時而溫和靜謐、時而豪壯粗獷,靜若處子,動如脫兔,用來贈予大海再合適不過了。此情此景,我大約有些忘乎所以,一排浪花翻滾而來,我竟踉蹌著摔倒在沙灘上,一個親密的接觸,是咸咸濕濕的味道,海浪這是要帶著我回歸嗎?心悸之余卻又感激浪花的好客,如此的花絮給旅行倒添了不少興致,旅行之意義在乎山水之間,亦在乎心矣。 幾日里雖天天見海,但興致不減,又得以乘船出海,有幸觀得百余只海鷗齊聚覓食,海面上鷗鳴陣陣,高低錯落,不絕于耳,場面之壯觀讓人久久沉浸其中。這些白色的鳥兒在藍天大海的映襯下,或群飛翱翔,或俏立船頭,或浮掠海面,千姿百態,神情種種。世間萬物,你不近它,便不懂它的可愛之處。對于海鷗,我似乎更多了一些親近,甚至以為它就是大海的使者。在我們許多關于大連的留影里,它悄然飛過,深深地印在了旅行的記憶中。 一方水土一方人,若能時時見識海的博大,人或許不由地要爽朗起來。大連人熱情爽直,出門搭快車、打出租,遇到的司機大多健談,大連的出租開得都像飛車,女孩子們直說刺激,我自然故作鎮定。“為了生計,為了可以更快地接下一單,必須快。”一位司機這么告訴我。大連收入低但消費高,普遍生活壓力較大。誠實地說,我們正常消費并未感覺到高,反倒覺得大連的菜品量大價優,遠比我們當地實在。 在大連的這幾日,天氣涼爽,心情也橡海風一樣變得輕柔自在,走走停停,吃吃喝喝,孩子們丟下了沉重的學業,大人們放開了世俗的煩憂。那一日,我們漫步在黃昏的東港威尼斯水城,孩子們在海邊騎著自行車,浪漫的音樂應景而起,時光如此閑靜,真希望就此停駐…… 短暫的濱城之旅結束了,我們滿懷感激,感謝彼此的相依相伴,期待著再次結伴而行……朋友之間,母子之間,不過就是一場緣份,知緣惜緣,真心陪伴,某一日漸行漸遠之后,不留悔意,足矣! 二0一七年八月 敬請賜稿運河兒女:yunheernv@126.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