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往年業內的說法,暑期檔有三寶,“仙俠、鮮肉、IP”少不了。有了這樣三寶,收視率想不高都不行。 如2015年暑期,《花千骨》以平均2.123的成績成為年度周播收視率第一名,并成為首部網絡播放破200億的電視劇。同名游戲最高月流水近2億元,這一成績至今無人能及。 網文IP影視開發價值排行榜:玄幻、仙俠類占據半壁江山 根據當下的市場反饋來看,盡管不斷有唱衰玄幻IP的聲音,這一類型仍是市場投資的首要選擇之一。 有數據為證: 此前掌閱根據對6億用戶的大數據統計為網文用戶進行了畫像,其中“玄幻仙俠、小鎮青年”是兩大最為關鍵的詞匯,這兩個關鍵詞也可以看成是網文的主要受眾以及主要受眾最感興趣的內容。 從起點、掌閱等網文平臺的人氣榜單來看,玄幻、仙俠類作品占據了半壁江山。 以閱文旗下的起點中文網為例,在收藏榜top10 全部為玄幻、仙俠類型。包括《一念永恒》《斗羅大陸》《大主宰》等。其中《一念永恒》的會員點擊量達到3011萬,評論多多達11萬條,自身IP影響力和開發潛力可見一斑。 另據傳媒大學發布的《網絡文學IP價值評估體系研究》報告顯示,在網絡文學IP影視開發價值排行榜中,前20名玄幻、仙俠類型多達13部,且排行榜前7名全部為這一類型。 影視化的呈現往往需要配以宏大的場景打造,高視聽的打造標準,讓此類IP在影視化改編過程中更易吸引眼球。報告顯示,在2018年網絡文學IP改編劇中,古裝傳奇類IP作品數量最多,達到36部,超高人氣的頭部IP基本已經悉數列進影視開發的名單。 仙俠IP改編劇成績單:口碑與熱度相悖,66%作品不及格 不過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玄幻、仙俠IP從一開始就備受粉絲的矚目,卻也因為劇情改編、劇情注水、視覺制作等問題深受詬病。 縱觀近10年播出的仙俠劇題材,播放與口碑相悖的問題是一種見怪不怪的“正常現象”。 此前【話娛】整理了2005——2017年播出的18部仙俠劇發現,豆瓣評分在8分以上的只有1部,而評分在6分及格線以下的多達12部,甚至90%的劇集出來之后都要被觀眾的口水“洗禮一番”。 但不得不承認,在2017上半年之前,這一類型一直有著較高的關注度。如《花千骨》《青云志》《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劇從播放量、收視率、話題熱度來看,都可稱得上為熱門大劇。 不過到了2018年,從《天乩白蛇傳說》《古劍奇譚2》《扶搖》《香蜜》《武動乾坤》《斗破蒼穹》等劇的表現來看,除了《扶搖》和《香蜜》,其余四部無論播放量、話題熱度還是口碑都不樂觀。 這當中最令人唏噓的國劇第一導演張黎執導的《武動乾坤》,作為張黎迄今為止特效使用量最大的作品,《武動乾坤》整部劇總計約2500分鐘的內容中,與特效相關的鏡頭超過2000分鐘。 而《武動乾坤》在制作上確實極具美感,但即使場景再精美,特效再燒錢,一旦劇集呈現出來的內容與原著相去甚遠,原著粉必然會憤憤不滿,加上架空的世界觀、以及過于龐大的故事架構,也容易讓普通觀眾棄劇。 目前,《武動乾坤》豆瓣評分僅為4.8,在16981條短評中,差評率高達54%;收視率在0.4%-0.6%之間;播放量上線30天累計25.7億。 這樣的成績,對于一部由網文頂級IP+國劇第一導演+楊洋、張天愛等一線流量的大制作,無疑是遠遠未達預期。 可見,超級網文IP,已不在是收視、熱度保障。 但依舊享有題材紅利 事實上,在今年4月份傳媒大學發布的《網絡文學IP價值評估體系研究》中,業界人士就對IP改編給出了五大專業提示:慎改大熱IP,避開政策雷區,確認IP“清白”,辨別“偽大女主”,以及拒絕“偽現實”題材。 而改編之后要仙俠劇的通病,大概就是張口閉口都是天下蒼生、黎明百姓、人類宇宙、三界眾生,架子起的很大,內容卻是“虐戀情愛”輔以狗血復仇的陳舊套路。此外,缺乏正統審美、演員演技浮夸、五毛特效等也是仙俠劇常見的問題。 不過在【話娛】看來,仙俠劇依舊享有題材紅利,目前玄幻IP的發展態勢依舊與影視在加速結合,年輕受眾對這種類型的劇目還是有觀看熱情。 值得一提的是,在仙俠劇屢受詬病的時候,今年暑期檔一部《香蜜沉沉燼如霜》卻成功脫穎而出。 9月4日,該劇以平均收視1.3%的成績迎來收官,穩坐暑期檔收視冠軍之位,并成為暫位于年度收視率第二名;累計播放量119億,僅次于今年暑期檔的《延禧攻略》和《扶搖》;口碑方面,豆瓣12萬人數給出7.3的高分,創下近十年來同類題材豆瓣評分的新高。 在大劇云集的市場中,在題材普遍不被看好的背景下,在原著小說不占優勢的情況下,《香蜜》為何能夠殺出重圍,詳情揭秘,敬請期待【話娛】對導演朱銳斌的獨家專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