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網友說,自己面試的第一場就是后勤崗,無編制,結果閑聊后發現,有兩個同行的面試者一個是浙大碩士,一個是吉大碩士,這個網友表示相當震驚。 而且面試官的第二個問題更是特別直白—— 如果需要你們去做基層,比如監督食堂師傅做包子,你們能接受嗎? 該網友稱,吉大和浙大碩士都表示:“我覺得基層是鍛煉的好地方,我也會珍惜這次機會好好積累經驗,一步步向上走。” 很多人看了之后不禁感慨:“這都怎么了?名校碩士什么時候在求職面試中也如此降格以求了呢?” 從我這兩年的咨詢來看,有一點讓我感受深刻的是——
要知道,最近這幾年,為了緩解就業壓力,各大高校的碩士名額每年都在擴招,然而另外一個問題也就慢慢凸顯出來,那就是—— 對于很多沒有方向沒有目標的人群而言,研究生三年似乎也只是推遲了他們的就業時間,他們的就業也沒有因為研究生學歷發生實質性的改善,他們曾經試圖逃避的就業壓力,在三年后的今天顯得越發嚴峻而艱難!
從我的咨詢經驗來看,真正的問題不在于讀不讀研,而在于你是否有明確的職業規劃。 如果你有明確的職業規劃,你通過讀研達到自己的職業期待并非遙不可及;但如果你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讀研三年可能只是讓你暫時逃避了就業壓力,但三年后的某一天,這樣的壓力會毫不留情地向你襲來,而且越來越沉重。 說個真實的故事。 來訪者Jane(化名)自述高考那會兒因為發揮不好,淪落到了一所普通高校的一個相對冷門的專業,等到自己讀大學的時候才傻了眼,原來,Jane就讀的專業依靠本科的知識體系和基礎技能在求職時根本沒有優勢,當時的Jane就在糾結,是否應該本科畢業后放棄這個專業,直接找個和專業無關的工作重新開始?還是和很多學長們一樣,繼續讀研深造,為自己以后的就業謀個好籌碼?
Jane如愿考上了一所重點大學。 等Jane讀完研究生,卻面臨著一個更尷尬的境地。 原來,對口專業的薪資水平遠不如預期,這個時候,讀研的同學又兵分兩路:一路是咬牙讀博繼續深造,未來往縱深的專家道路發展;一路干脆甩掉專業的包袱,僅憑著研究生學歷,加入考公務員或者考事業單位的大軍。 而Jane對自己所學的專業不感興趣也讀不進去,不論從意愿還是能力方面都不足以支撐她選擇繼續深造讀博;Jane決定,還是利用這個研究生學歷考公務員或者事業單位。 然而Jane沒有料到的是,由于自己的專業比較冷門,能夠報考的崗位太少了,而這些崗位的競爭激烈程度遠遠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Jane一開始很猶豫,但她的父母說:“凡事都要從基層做起,剛畢業不要眼高手低,先積累再說......何況這份工作又不占用你太多的時間和精力,你還不是需要騰出時間備考公務員嗎?”Jane一聽也有道理,就聽從了父母安排,去到了親戚公司做起了倉儲經理。 等Jane做了才知道,什么“倉儲經理”啊,就親戚家那點規模的公司,“倉儲經理”充其量不過相當于一名倉管,主要工作內容就是監督倉庫收發貨、盤點庫存、做些表格等等——實話說,這個崗位并沒有什么技術含量,只要細心就能勝任。 Jane一開始并沒有察覺出什么不對勁的地方,她一邊頂著一個經理的頭銜做著倉管的工作,一邊備考公務員,兩年多過去了,Jane都沒有上岸,她繼續做著這份重復而簡單的工作。 直到有一天,一個新來的同事小玲(化名)無意中和Jane聊天,提出了一個讓Jane倍感扎心的問題:“姐,我實在想不明白,你一個重點大學的研究生,做這份工作到底圖的啥???” 被小玲這么一問,Jane猛然一個激靈。
事實上,類似Jane這種畢業后深陷職業困境的研究生,這兩年并不少見。 事實上,不論你做出怎樣的職業選擇,都需要想清楚一個問題,那就是,你到底圖什么? 我們必須承認,畢業生去基層鍛煉無可厚非,但也要看干的什么崗位,是否能夠為職場做出有效的積累——有些崗位說白了就是坑,既不能換取想要的穩定,又談不上發展和晉升,如果你身處這樣的崗位,我建議你為了你的未來,需要認真考慮下去留問題。 來訪者Susan(化名)曾經也是一家企業的倉管,不過和Jane不同的地方在于,Susan只是一名本科畢業生,因為不喜歡自己的專業,所以Susan就沒有做出考研的選擇,而是果斷放棄了專業,選擇了沒有什么專業門檻的倉管工作。 干了一年左右,Susan開始意識到自己必須對職業路徑提前謀劃,否則多年下來,自己在這家企業可能依然是一名倉管,對于未來的職業發展很不利。 這種背景下,Susan和我預約了一次咨詢。 在咨詢中,我發現Susan雖然工作才一年左右,但她的職場心態較為成熟,并且有著比較明確的職業目標,那就是,她希望自己未來能夠成為一名專業人員,并且自己的專業為自己未來謀求一個不錯的收入水平。 與此同時,Susan還有著較好的品格和毅力:只要她認準的事情,她都能堅持到底,從過往經歷來看,通常做的都不錯——也就是說,Susan還是非常具備成事的能力的。 我帶著Susan分析了能力現狀和特質,挖掘了她的優勢,以及和她梳理了職業發展的路徑。 一場咨詢下來,Susan做出了自己的決定,那就是——
后來的Susan和我反饋說:“曉璃老師,你當時給我的咨詢讓我很受啟發,我原以為工作要從基層做起,現在我才發現,有些崗位真的不適合干太久,比如之前的倉管崗位,干了8年10年其實對一個人的職業履歷并沒有任何好處,到頭來反而沒人會要......只有盡快明確目標,給自己做好規劃,一步步往上發展,才是職場生存的王道啊!” 對于文中的Jane來說,如果想要真正走出困境,需要兩個至關重要的東西:一是當斷則斷的勇氣和魄力,二是堅持不懈的毅力和行動。 我們回到文章開頭的帖子上。 想想看,一份無編制、工作內容單一、大概率沒有晉升空間的工作,你真的確定要做嗎? 帖子里提到的面試官的提問,可能是出于善意,他只是把最壞的結果告訴了你,而不是一味給求職者畫餅——于是關鍵的問題來了,如果你是這名求職者,你務必想清楚一個問題,那就是,你到底為什么想要從事這份工作?! 不要再欺騙自己說,工作嘛,總要從基層做起的——事實是,有些崗位可能終其一生都難有晉升的空間和機會,你把自己大把的青春年華放在這里,又換不來安穩退休的結局,又到底為哪般?
作為一名職業生涯咨詢師,我衷心地希望,每個人都要正視和重視自己的職業生涯,因為職業將陪伴你未來的大段時光,而你在職業中的表現、感受及狀態,更直接決定了多年后的那個你。 以上。 -關于作者- ? 趙曉璃,資深職業生涯規劃師,國家心理咨詢師,職場作家,璃語生涯創始人。著有以職業咨詢案例分析為素材的職場暢銷書《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設計》,成為職業規劃領域為數不多的咨詢實戰及個人發展實用書籍。2018年職業規劃及工作方法干貨類新書《從極簡到極致:在擅長的領域做一個厲害的人》被評為2018年度經管類十大好書。微信公眾號“璃語職美人”(crystal_words),新浪微博@趙曉璃,微信視頻號@生涯咨詢趙曉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