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讀書的益處,似乎怎么強調都不為過。
2017年4月23日是第23個“世界讀書日”,前些天,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公布第十四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在數字化閱讀方陣,手機閱讀增速最快,已連續8年增長,2016年手機閱讀率高達66.1%。圖書閱讀也形勢喜人,2016年圖書閱讀率為58.8%,比上一年有所增長。“淺閱讀”和“深閱讀”呈現雙升,是當下國民閱讀現狀的一個生動寫照。
但對于法律人而言,時間是最寶貴的,如何選擇一本好書?怎么有效讀書?這顯得尤為重要。2017年已過了1/3,如果你還沒有制定學習讀書計劃,那從今天開始吧。
近年來,律新社多次推出送書福利,受到很多讀者的好評。以下為律新社為大家推薦的法律人十大暢銷好書,趕緊收藏哈!
推薦一
《墨斗匠心定——建設工程疑難案件
辦案思路與執業技巧》


上海市建緯律師事務所主任朱樹英律師
2017年3月1日
《墨斗匠心定經緯》該書按建設工程和房地產兩大版塊分為上下兩冊,由朱樹英律師從自己辦理過的上千個案件中,精心挑選自己代理過的具有代表性的54個經典疑難案例,其中建設工程案件26個,房地產開發案件28個。
此書(上冊)可謂是建設工程領域法律問題集大成者,書中一共記錄了26個典型案例,涉及企業資質、造價結算、工程質量、工期爭議尤其是簽證索賠等題的方方面面。
此書(下冊)通過實戰的房地產開發28個疑難復雜案例,歸納、分析其民事法律關系。書中回眸的28個房地產開發相關案件,其中27個民事案件中的22個為民事訴訟案件,其中最終審級為最高院的有4個、地方高級法院的有13個、中級法院的有4個;另有5個為仲裁案件。上述27個民事案件中,除了3個由朱樹英律師擔任首席仲裁員(未代理任何一方)、4個案件達成和解或調解結案(最終結果均有利于我方當事人)外,其余20個案件朱樹英主任所代理的當事人均獲勝訴。另有1個涉及房地產專業問題的刑事案件,經朱樹英律師出庭進行法庭辯論后法院將案件退回檢察院補充偵察,后檢察院決定不起訴。
律師個人承辦房地產開發案件的數量雖然有一定限制,但案件反映無限的紛繁復雜的法律問題,以及房地產開發專業案件所反映實戰中民事法律關系的博大精深和精彩紛呈,是經歷者的最深切的體驗和領悟。
在律師界,有人說,“朱樹英現象”是不可復制的,因為他是帶著“專業”去讀法律、做律師的。 作為建筑工程法律界的泰斗級律師,朱樹英律師憑借著超強大腦和業精于勤的鉆研精神,在業內積累了一大批“朱粉”,“朱樹英著”的書也憑借專業的干貨和毫無保留的“傳道授業”俘獲了一批忠實的書迷。

北京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娛樂法律領域知名律師周俊武
2016年2月1日
《當明星撞上法律》的點睛之處在于其借中醫的“望、聞、問、切”四法,劃分篇章結構。第一篇——望:民事之爭。該篇結合近年熱點事件,解讀肖像、隱私、名譽等私權之意,剖析明星解約及婚姻家庭等慣常之爭;第二篇——聞:知產之音。該篇從著作權法、商標法及反不正當競爭法等多個角度,解析娛樂行業知識產權的保護途徑;第三篇——問:何故涉刑。該篇探討高高在上的娛樂明星因哪些罪名而跌入神壇;第四篇——切:行業之脈。該篇從明星經紀、廣告代言及電影產業等方面入手抽絲剝繭詳解法律的“娛樂”之道。
七年前,周俊武律師曾寫過一本《星路律程:行走娛樂圈法律之道》,在資訊還極其匱乏的彼時,稱得上是 “中國娛樂法第一書”。七年后的今天,影視文化娛樂已然成為中國最熱門的產業之一,已經有很多律師認同并將文化娛樂領域的法律業務也稱為娛樂法業務,并出現越來越多的年輕的‘娛樂法’明星律師。
《當明星撞上法律》一書雖源自“周公觀娛”中推送的文章,但對原有文章體例和內容,進行重新編排和梳理,增補了全新內容,基本做到投胎換骨的程度。這是一本消遣的枕邊書,這也是一本法律書,為業內人士或莘莘學子提供專業娛樂法的知識,在工作和學業上指點迷津。

推之創始人張智鑫團隊(嚴青、朱虹宇、支芳妮、徐強、傅嘉宇)聯合著寫
2016年11月
互聯網會怎么改變法律行業?人工智能會讓律師們失業嗎?什么是人工智能不能替代的?律所互聯網化應該由誰來完成?《遇見法律知識工程師》將目光回到互聯網運行的基本邏輯,提出法律行業適應互聯網時代改變的新解法——讓既有法律從業經驗又有互聯網產品思維的“知識工程師”成為法律與互聯網融合的核心推動力。
如果說張智鑫他們還年輕,所遭受的折磨畢竟可以用互聯網思維來快速轉化,那些資深大律師所投入的轉型代價則更是讓人欽佩,他們嘗試用各種方法來嘗試復制思路,尋找一套可以革新服務模式的方法。未來的法律服務越來越趨于綜合,一定是技術幫助驅動。雖然我們都無法描述清楚,但是既然在路上,就一步一個腳印走穩走好,這就是最好的時代烙印!
上海邦信陽中建中匯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洪流律師
2016年1月
本書絕大部分是洪流律師過去幾年為《新民周刊》“律師法眼”專欄寫的隨筆匯編,這些文章,主要是針對即時發生的熱點事件,以及一些社會熱點問題,或者大眾關心的法律問題,從法律的角度予以闡釋。比如:“為什么總有那么多的冤案?”、“天為什么是黑的?”、“你的生命屬于誰?為什么我們哀悼喬布斯?”、“同性戀——法律準備好了嗎?”等等。
這本書其實也非常適合以后有志于律師行業的法學院同學閱讀,他們在這本書中可以了解到不少關于律師的工作和生活。

四川卓安律師事務所主任陳紹娟律師,原中國最大法律門戶網站總編輯、律師整合營銷專家、中國律師經濟第一人徐浩然
2015年
作者陳紹娟律師自2009年踏入律師行業以來,接觸或指導了200多位實習律師和律師助理,了解他們的優缺點,也懂得他們的焦慮和彷徨。該書和年輕律師們分享如何通過優秀的職業禮儀習慣去更好的開始自己的律師生涯,該書共有12章,18萬字。包括新媒體社交的禮儀、客戶接待的禮儀、客戶洽談中的禮儀、會見過程中的禮儀、法庭上的禮儀、重要關系的相處藝術等。
第一印象很重要!形象在任何職業的素養中都占據比較大的權重,律師的形象分更是會直接影響業務發展,因此需要特別重視。《律師禮儀——從細節走向成功》是一本能夠為廣大青年律師提供一個學習禮儀和案例教學的參考書。該書得到了24位80后律所主任聯袂推薦、數位知名同行共同推薦。

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法官李振武
2015年11月12日
與娛樂法相關的訴訟案件,一般包括名譽權、肖像權、著作權等侵權糾紛案件和演出合同、演藝經紀合同等合同糾紛案件。侵權糾紛案件是娛樂法領域所需探討的重要領域,而娛樂法合同糾紛案件與一般合同糾紛案件的審理并無不同,往往只是因為當事人的知名度使得該類案件具有較高的社會關注度。還有一類案件,也與娛樂法相關,即是近年來方興未艾的影視投資類糾紛,囿于筆者的審判范圍和研究興趣,對于該類糾紛案件尚未涉及。
本書主要分析前述兩種訴訟案件,理清法官在該類案件中的審理思路,既是對娛樂法訴訟案件的匯編整理,同時也融入了本人在傳媒行業和案件審理中的經驗提煉。
如果你對娛樂法書籍感興趣,如果你是對娛樂傳媒行業感興趣的法律人,這本書應該很適合你。

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吳衛明律師
2015年7月
吳律師從法律和實務的角度出發,結合豐富的實踐經驗,對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基礎知識以及操作實務進行了詳細的論述。
該書針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起源、原理、模式、平臺建設、風險控制、投資人保護、法律風險防范等方面,精心設計了158個知識點,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互聯網金融的起源與背景,對P2P、眾籌、貨幣基金、第三方支付等互聯網金融形態進行了翔實的介紹,尤其是其中的法律問題和投資人保護分析更是一大亮點。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近年來,伴隨著互聯網金融行業井噴式的發展,全民邁進“互聯網+”時代已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而互聯網金融則是現代經濟進入互聯網時代在金融上所表現的新特征、新技術、新平臺、新模式和新實現形式,在“互聯網+”進程和國民經濟轉型升級中舉足輕重。所以,把握互聯網金融的步伐對經濟發展有著如虎添翼的作用。也許,《互聯網金融知識讀本》一書可以幫助你開啟走進互聯網金融之門。

張偉華,曾就職于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參與了過去十幾年世界油氣行業內諸多標志性交易,是中國企業迄今為止海外并購最大交易的核心團隊成員。2015年,作者入選ILO(International Law Office,國際法律辦公室)亞太地區最佳公司法律顧問前五強(公司商務類),被國務院國資委聘為“涉外法律專家”。
2016年11月
跨境并購對于中國大多法律工作者而言,屬于“看過聽過沒干過”的“高端”業務,2016年2月底,張偉華出版了《海外并購交易全程實務指南與案例評析》跨境并購實務專著,很暢銷!張偉華意外發現,在中國資本走出去的過程中,中國企業和中國企業中從事具體并購交易的人員,對“干貨”性質的實務類書籍的需求是驚人的。
于是,就有了繼此書之后的另一經典并購書籍——《并購大時代--資本的謀略與實戰》,作為參與過中國企業走出去過程中眾多世界級跨境并購交易的一員,作者長期和形形色色的賣方、各類顧問和交易中的利益相關方打交道,深刻了解跨境交易實務中的難點、要點和痛點以及如何在并購交易中把握這些點并從商務的角度提供可行解決方案,需要經驗、良好的判斷力、商業邏輯思維能力和法律專業能力。該書得到了頂級國際投行、國際律所、風投公司、國企聯袂推薦!
這本書不僅適合專業人士平時稍微放松的閱讀,還適合對跨境并購交易感興趣的所有人士。

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與華東政法大學合作撰寫
2016年
該書是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的法官與華東政法大學的學者合作撰寫的精華之作,專門就金融消費者的安全權、知情權、選擇權、公平交易權、隱私權、求償權等基本權利及其司法保護實踐問題進行深入研究,還特別選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該書具有操作性和實踐性,值得一讀。

四川卓安律師事務所首席律師成安、安律師事務所案件質量管理中心副主任詹勇律師、四川卓安律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田銀行律師
2016年
本書通過研究團隊律師辦理的大量相關案件,總結出了公職人員容易觸犯的“陷阱”,最容易忽視的“界限”,以及如何有效防范該類刑事法律風險。本書可以讓刑事律師詳盡了解到公職人員每個可能涉嫌犯罪的行為及其原因和預防方法。當反腐馬不停蹄,當官員不斷陷入被動,刑事律師也有責任成為預防職務犯罪的引導性力量之一。
很多違法犯罪行為本可以避免,中國官員在身陷囹圄之前如何有效防范,在落入陷阱時該如何自救?在反腐倡廉的大背景下,每個公職人員都需要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學習。本書除了適用于公職人員,它還是專為“有志于成為刑事法律風險防控培訓講師”的刑事律師們量身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