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這一無形的惡魔,不知已經讓多少個家庭遭受身心、經濟等多方面的沉重打擊甚至破滅,嚴重影響人類的生存質量。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讓我們來學習一下權威機構——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發布的6大防癌生活方式。 1 保持健康的體重 體重不健康會誘發癌癥? 柳葉刀子刊《柳葉刀·腫瘤》曾刊登過這樣一項研究:2012年全球有48.1萬新增癌癥是由于高BMI(超重和肥胖)導致的。且子宮癌、絕經后乳腺癌和結腸癌與高BMI密切相關,占所有與高BMI有關癌癥的63.6%[1]。 BMI是什么? 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亦稱克托萊指數,這是目前國際上常用于衡量人體胖瘦程度及是否健康的標準。 BMI = 體重(kg)÷ 身高^2(m) 表1 BMI中國標準 適合中國成人的肥胖標準 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根據20世紀90年代中國人群匯總分析報告,首次提出了適合咱中國成人的肥胖標準:
良好的體重管理會降低罹患癌癥的風險!所以,不達標的小伙伴們要警惕了,快快開始安排減肥計劃吧! 2 增加運動,別總坐著 運動能降低癌癥發病率? 國際權威醫學雜志《美國醫學雜志·內科》曾刊登美國國家癌癥中心一項對144萬人群進行了跨越18年的跟蹤研究,結果表明:鍛煉能顯著降低13種癌癥的發病率,其中包括食管癌、肝癌、肺癌、腎癌、胃癌、子宮內膜癌、白血病、骨髓瘤、結腸癌、腦癌、直腸癌、膀胱癌、乳腺癌[2]。 運動量多大才有效? 綜合美國運動醫學會、世界衛生組織等權威機構的觀點,只要每周積累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者75分鐘大強度運動,同時每周進行2次力量性鍛煉就足以有益健康,僅供參考。如果過度強調增大運動量,而超過身體承受限度,運動則成了自我傷害。 中等強度的體育運動包括走路,騎車,家務,干園藝活、游泳、跳舞等活動。 高等強度的體育運動則包括跑步,快速游泳,快速騎車,有氧運動和一些對抗類體育項目。 運動量,以個人狀況而定 不可懶惰,也不可勉強 能夠長期堅持才是王道 久坐者更容易患癌? 澳大利亞IDI心臟病與糖尿病研究所內維爾·歐文認為,長久不間斷的安坐很不健康,只要人們頻繁在久坐過程中穿插些短時輕度的運動,他們患癌的概率即可降低。 3 關于飲食 自古民以食為天,但又有“病從口入”一說,飲食對于疾病的產生、發展甚至轉歸都有重要影響。我們一起來看看,您的飲食習慣是否符合防癌標準吧。 保證攝入食物多樣 這里強調的是食物不可單一,但哪些食物具有比較好的抗癌效果呢? 需要說明的是,“抗癌”二字并非指食用后不會患癌或者癌癥會被治愈,而是指此類食物對人體有益,其中所含有的維生素、抗氧化劑等可降低我們身體器官尤其是消化和呼吸系統器官的患癌風險。
少吃加工肉類 2015年10月,基于足夠證據證明食用加工肉類可使結腸癌發生風險增加,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專刊組將加工肉類定為“人類致癌物”(1類)。加工肉制品指經過鹽腌、風干、發酵、煙熏或其他處理,用以提升口感或延長保存時間的任何肉類。雖美味,但隱患不小! 少喝含糖飲料 不要小瞧這含糖飲料,小編在中國知網搜“含糖飲料”“癌癥”,出現了這么幾個研究:女性常喝含糖飲料容易患子宮內膜癌、含糖飲料或增加子宮內膜癌風險。含糖飲料過量飲用,會增加罹患癌癥的風險! 最好不要飲酒 酒客常言“小酌自娛,大飲傷身”。但是酒精早已被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列為1類致癌物,飲酒會增加罹患口咽、喉部、食管、肝臟、結腸、直腸和乳腺至少這7個部位的癌癥。 研究數據顯示[3],癌癥發病率與飲酒量成正相關(無論酒的種類),也就是說,只要喝酒,就有增加癌癥發生的可能性。所以,為了自身健康,最好不要飲酒。 不要亂吃補藥 養生有個誤區:吃點好的補一補。很多人會盲目買保健品,大補之品如人參、鹿茸等等,食用以期改善身體狀態。目前尚無證明顯示使用保健品可以預防癌癥,而且有研究發現部分保健品還有致癌風險。推薦閱讀:《養生還是害人?濫用保健品或可致癌》。 如果拿不準,是否該吃補品,不妨先咨詢醫生。條件不允許的話,不如按照前面所說,改善飲食,增加運動,這亦可提高身體素質。 4 盡可能母乳喂養 2017年5月,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網絡(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WCRF)基于全球119項乳腺癌相關研究,其中涉及1200萬女性、260000例乳腺癌患者,提出觀點:母乳喂養有助于預防母親乳腺癌發生[4]。 5 遵循醫生建議 如果對于合理的生活習慣仍有疑惑,不妨咨詢醫生建議,沒準會有不小的啟發呢。 6 其他 最后不得不提一點,記得要戒煙哦。吸煙已成為癌癥、心腦血管疾病等諸多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戒煙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