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你喝涼水都長胖,鄰居胡吃海喝還瘦成紙片人? 為啥單位里老王50年抽煙都沒事,注重養(yǎng)生的你吸幾口霧霾和油煙就得了肺癌? 難道真如電影臺詞“人有人他媽,妖有妖他媽” 所說,冥冥中基因?qū)⒁磺忻艽a都設定好,父母也會將癌癥“遺傳”給下一代? 癌癥?家族逃不出的夢魘! 癌癥本質(zhì)上是一種基因病,正常細胞在病毒感染、化學致癌物、輻射等作用下,原癌基因被異常激活成為癌基因,或者抑癌基因失活,都會誘導細胞發(fā)生癌變。基因作為遺傳的基本單位,確實可能導致某些癌癥的“遺傳”,更準確點說,遺傳的往往不是癌癥本身,而是癌癥的“易感性”。 事實上,有些癌癥確實存在家族性聚集現(xiàn)象,我們先來分享幾個真實的故事: 美國女演員安吉麗娜·朱莉稱,“我自身攜帶一個'錯誤’的基因——brca1,這讓我有87%的幾率患乳腺癌,50%的可能患卵巢癌”,而其母親與乳腺癌搏斗十余年后,于56歲時去世。她毅然決定采取預防性措施,切除雙側乳腺,后來又預防性切除了卵巢和輸卵管。 再比如醫(yī)學史上聞名的“被癌癥詛咒”的G家族,就是臨床醫(yī)生Dr.Warthin第一個大規(guī)模調(diào)查的癌家族,經(jīng)過80多年前后共5次的調(diào)查,一直到1976年結束,在其七代(共929位)后人中,有115人罹患癌癥,其發(fā)病率明顯高于一般人群,發(fā)病平均年齡在40歲左右,也比普通人的發(fā)病要年輕。 據(jù)史料記載,法國著名軍事家、政治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締造者拿破侖,其父親、祖父、3個姐妹和四個兄弟,以及拿破侖本人全部都死于胃癌。 現(xiàn)實中,家族性癌癥的案例屢見不鮮,究竟哪些癌癥與遺傳相關呢? 8種常見癌癥容易“遺傳”! 目前,人類對癌癥的發(fā)生機制尚不完全了解,很多癌癥的病因還不明確,已被證明具有明顯遺傳傾向的癌癥有30余種。以下8種比較常見: 乳腺癌 上世紀90年代,乳腺癌的易感基因brca1、brca2被發(fā)現(xiàn),但僅有5%~10%的乳腺癌與基因遺傳有關。 一般情況下,家族中母親或姐妹一人患了乳腺癌,其女兒或姐妹患乳腺癌的幾率比一般女性高3倍左右。 卵巢癌 約20%~25%上皮性卵巢癌與遺傳因素相關。乳腺癌、卵巢癌、結直腸癌等家族史,都可能導致家族中女性成員的卵巢癌風險增加。 結直腸癌 家族性結腸息肉易發(fā)展成結直腸癌,如果父母患有因上述疾病導致的結直腸癌,其子女患上同類癌癥的可能性高達50%。 胃癌 在所有胃癌患者中,有明顯家族聚集傾向的占10%。 大量資料表明,家族腫瘤史,尤其是直系親屬的胃癌史是胃癌的危險因素。胃癌患者親屬比其他人患胃癌的危險性高2~3倍。 肺癌 日本一項調(diào)查顯示,肺鱗狀細胞癌患者中,35.8%有家族史;肺泡細胞癌的女性患者中,有家族史的為58.3%。 子宮內(nèi)膜癌 據(jù)統(tǒng)計,在所有子宮內(nèi)膜癌患者中,約5%是由遺傳性因素導致的,這些患者的發(fā)病年齡要比散發(fā)性子宮內(nèi)膜癌患者平均年齡小10~20歲。 胰腺癌 5%~10%的胰腺癌患者家族成員也有該病的病史。若多于一位直系親屬(即父母、親兄弟姐妹、子女等)罹患該病,其患病幾率會大幅增加,且常在50歲之前發(fā)病。 前列腺癌 如果一個直系親屬患前列腺癌,其本人患前列腺癌的危險性會增加1倍。兩個或兩個以上直系親屬患前列腺癌,相對危險性會增至5~11倍。 臨床上,遺傳性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遺傳性黑色素瘤、遺傳性多發(fā)性內(nèi)分泌腺瘤等也較為常見。另外, 家族內(nèi)集中發(fā)生白血病、腦瘤、骨瘤等,也可能預示著遺傳性癌癥已發(fā)生。 攜帶腫瘤易感基因的人一定會患癌嗎? 并不是攜帶有腫瘤易感基因的人群就一定會罹患癌癥。美國癌癥協(xié)會研究表明,只有約 5~10% 的癌癥病例與遺傳性基因出錯有關。但我知道這個回答你是不會滿意的,畢竟關乎健康的事,有1%的風險也會讓人不放心。所以一旦有直系親屬患上癌癥,我們?nèi)绾尾拍艽_定這是不是遺傳性癌癥? 很簡單,學會這“三問”,就可判斷。 一問:患病的是誰? 患者與你有血緣關系嗎?在父親或母親的同系親屬里,是否有兩個以上的人患上同一種或相關癌癥? 二問:患者被診斷出癌癥時,年紀有多大? 患同一種癌癥的親屬越多,診斷出癌癥時的年齡越小,那么是家族遺傳性癌癥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如果是60歲以上的兩個親戚得了不相關的癌癥,很可能就與遺傳無關。但如果有直系親屬年紀輕輕,比如20歲,就患上了結腸癌,你就要引起重視了。 三問:患的是什么癌癥? 上文提到的8種癌癥,就是容易“遺傳”的癌癥。比如,如果攜帶BRCA1基因,一生中分別有45%~90%的概率患上乳腺癌和40%~60%的概率患卵巢癌。因此,如果家族中有人被檢測出攜帶這些基因變異,確實要提高警惕。 如何通過基因檢測預知腫瘤遺傳風險? 除了上述的“三問”之外,還可通過基因檢測,讓科學告訴你是否有遺傳性致癌突變。下面的列表包括一些可用于基因檢測的最常見的遺傳性癌癥綜合征,每種綜合征中突變的基因,以及最常與這些綜合征相關的癌癥類型。 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是最佳預防癌癥的方法。屬于家族癌的人群,除了基因檢測外,還可以定期做相關的癌癥篩查,如直腸癌篩查,通常篩查年齡為50-75歲,而對于有家族病史的人群來說可提前至40歲。 此外,可以通過疫苗預防的癌癥,如可以注射宮頸癌疫苗、乙肝病毒疫苗。對于有癌變前兆的疾病,要及早、積極治療。 寫在最后 即便通過“三問”或基因檢測,發(fā)現(xiàn)自己可能有遺傳性致癌突變,也不必驚慌。基因或遺傳是上了膛的子彈,而環(huán)境或者不良生活習慣的刺激是扣動了扳機,兩者缺一不可。 如果子彈上膛了,但沒扣扳機,沒事兒; 如果槍里沒有子彈,扣了扳機,也沒事兒; 如果槍里有子彈,又去扣扳機,那可就真有事了…… 敲黑板!!! 如果你的直系親屬中有人患癌,那么這篇文章值得你仔細閱讀;如果你朋友的直系親屬不幸患癌,請將此篇文章轉發(fā)給TA! 參考文獻 [1] 王曦, 楊名添, 曾益新. 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和BRCA2的突變檢測及其臨床意義[J]. 國際腫瘤學雜志, 2001, 28(1):63-65. [2] 楊曉晨. 基于高通量測序的中國人群中具有遺傳傾向乳腺癌家系中易感基因的篩查[D]. 復旦大學, 2014. [3]方華. 家族性結腸癌[J]. 實用放射學雜志(8):631-632. [4]鄭春雷. MiR-10b在胰腺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D]. 鄭州大學, 2015. [5]梁兵[1], 沈鏗[1]. Lynch綜合征與婦科腫瘤[J]. 中華婦產(chǎn)科雜志, 2011, 46(9):709-711. [6]張傳臻. XPD基因多態(tài)性與胃癌易感性的相關性研究[D]. 山東大學, 20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