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中學的老師們 蔡國文 陳光照老師(后排左一)與他的學生們 (一) 好久沒見到教我中學語文的程桂蘭老師,心里老犯嘀咕,該不會…… 我多心了。今年春節回安陸,乘二路公汽去單位參加學習,車經過老中百時,久別的程老師突然映入我的眼簾,她與老伴陳武情主任雙雙購物出來,有說有笑,那么親近,那么精神飽滿,讓人好生羨慕。上班幾十年沒遲到過,退休了更怕遲到不匠,故沒有下車與老師敘舊,或幫忙提下東西送一程,深感內疚。若再有機會見面,說明原由,我想老師是不會怪罪的。車走得很慢,我注視老師良久,直到看不見為止。 程桂蘭老師和老伴陳武情 程老師課講得很好,再普通的課文,經她一講,總是繪聲繪色,娓娓動聽,我們聽得是津津有味,如醉如癡。程老師走路的姿勢也美,走起路來總象是在跳舞。讀了幾年的書,就落了一本語文課本,五十多年了,我一直保留著。后來上大學讀中文系,畢業后到鄉下高中教語文,與程老師不無關系。 蔡國文同學保存至今的初中語文書 我與程老師的確有緣,畢業近十年,七十年代中期,縣教育局組織全縣高中部分語文教師到一中暑期培訓,我有幸與程老師在一個班。班主任指派我當班長,每天上午、下午要我點名,這讓我好為難,點名時,別的學員我直呼其名,到程老師時,我喊程老師,可班上有幾個姓陳的,他們都同時答應,班主任說這不行。還是程老師大度,理解我的難處,對我說,名字不就是一個符號嗎?你大膽喊我名字,我沒意見。就這樣一個月的培訓中,每天喊兩遍程桂蘭。下課后,碰到程老師就說對不起,程老師總是笑著說,沒關系,心里有老師我就滿足了。多好的老師啊!中學同班五十幾個同學,僅我與程老師有這段緣份,好幸運喔! 程桂蘭老師(前排左三)與86級部分學生合影
(三) 中央文革小組為了將運動推向高潮,讓毛主席接見各地紅衛兵,頭幾次是由各地選派代表去北京見毛主席。我們學校也派了運動中的積極分子進京見毛主席,走時,全校師生設點敲鑼打鼓歡送,回來時,歡迎儀式更隆重,還要召開大會,聽他們介紹見毛主席的經過和心情,介紹首都大專院校鬧革命的經驗。我們十分羨慕他們好幸運,有哪一天,也能見到毛主席該多好啊! 仿照北京的做法,學校很快在大操場北邊及西邊的兩條馬路邊豎起了大字報墻。一時間,大字報鋪天蓋地,一天更換好幾遍,往往前一批的墨跡還未干,后一批又覆蓋上去了。有的為了讓自己的大字報多保留些時間,便寫上“不準覆蓋"幾個大字。報墻貼不下,有人便將大字報貼到教室、宿舍的外墻上。好多大字報把教音樂和美術的劉象征老師畫成美女蛇、妖精,說她資產階級情調最濃。更有甚者,不知哪些人抄了鄭崇貞老師的家,把她的一些裝飾品、金銀手飾和其它生活用品擺放在實驗室,作為反面教材,供大家參觀。 圖片選自網絡 (四) 全國大串聯開始后,班主任陳光照老師征求我們的意見,實際上是讓同學們回去征求家長的意見,然后返校報名。計劃分兩支隊伍,一支去北京見毛主席,一支去韶山沖參觀毛主席故居。北上的預定三個月時間,一個月從學校走到北京,在北京停留一個月,再花一個月走回來。要帶足三個月的生活費計三十元,糧票在司務長那預支,錢自備。我回到家把交三十元錢可以去北京見毛主席的事跟父母親一講,他們十分高興,認為這是天大的喜事,積極支持。可一下子要拿出三十元錢,著實讓他們為難了。好在學校給了我們寬余的時間,到返校的頭一天,父母親不知從哪東拼西湊弄齊了三十元錢,我激動得幾乎一晚上冒睡,手捧著錢,沉甸甸的,這是他老們感恩敬愛的毛主席的一份濃濃的情意。第二天返校后我將錢交給了班主任陳老師。學校為了對我們負責,派了兩位老師帶隊,一位是林質英老師,一位是王益珊老師,錢和糧票集中管理,林老師管糧票,王老師管錢。我們這支北上的隊伍有三十多人,每到一地住宿,林老師跟女生睡在一起,王老師跟男生睡在一起,兩位老師一路上對我們十分關心,晚上,他們總是把錢糧票枕在頭底下,生怕弄丟了,看得比自己的性命還寶貴。白天,兩位老師和我們一起跋山涉水,不辭辛勞,到了一個新的地方還要安頓我們的吃住。直到把我們安全地帶回學校,他們一顆懸著的心才放下來。 大串連 圖片選自網絡 畢業離開學校后,除前文提到的畢老師和程老師外,聯系最多的是林質英老師。她不僅是我的老師,也是我老伴的老師,沾老伴的光,去林老師家做了好幾次客。林老師做得一手好菜,每次去,總是弄得很豐盛,既有廣東特色的白斬雞,又有安陸特點的各種美味。席間,生怕我們吃少了,頻頻為我們夾菜,師生之情難以言表。林老師的命其實很苦,一個殘疾姑娘,養育中不知付出了多少艱辛。老伴走后,唯一的兒子也先她而去,白發人送了黑發人,剩下她一個人孤苦伶仃。本可以聊度晚年,不料,獨身的姐姐又雙目失明,無人照料,她只得去廣州姐姐家做伴。去之前,林老師四處打聽,終于問到了我的電話,找到了我的住處,正好我們兩口子剛好在家,留林老師玩了一天,菜沒有林老師弄的好,但我們盡了最大的努力,林老師贊口不絕,師生情誼很濃,彼此十分開心。本想留林老師多玩幾天的,她說已買好去廣州的票,晚飯后,她的孫姑娘把她接走并送她上了車。萬萬沒有料到,這是與林老師的永別。去廣州后沒過兩年,林老師便離開了人世,過了很久我們才知道。林老師是廣東人,也算葉落歸根。也算是對我們最好的安慰。 蔡國文同班同學串連時天安門前合影,中間楊倫奇,左邊熊國燾,右邊名字不記得了 (五) 老師把我們帶進了知識的殿堂,我們這些莘莘學子,象海綿如饑似渴地吮吸知識的乳汁,很多知識終身受用。和前蘇聯關系搞僵后,學的俄語沒派上用場,幾乎忘光了,只依稀記得燈泡是朗吧,月亮是弄啦,好是哈拉碩。 好多教過我的老師因為調離了安陸,失去了聯系,一直沒有消息。我大學畢業到原青龍高中任教,有幸與畢明苑老師同事,并住隔壁。他就是我中學的俄語老師。相隔近十年,畢老師還是那么精神,那么和靄可親。他由教俄語改教英語,辦紅醫專業班時,他又教學生醫學知識,還兼校醫,真是個多面手。受老師的影響,我也趕鴨子上架,短期教過兩個班的農作物栽培知識。可時間不長,他就要求調回老家洑水三陂去了,斷了消息。后來聽他的大女婿彭維漢說,他老人家早已離開了人世。畢老師清瘦的身材,長而尖的臉型,具有親和力的語音,永遠留在我的腦海里。文革停課鬧革命時,我將一床棉被寄放在畢老師寢室,隨后有好多同學寄放物品,幾乎把他的房間塞滿了,可只要有人放東西,他總是滿口答應。過了好長時間我去拿被子,畢老師說,有好幾個人來冒領,我都沒給。可見畢老師心多細,對我們多么負責,多好的老師啊!畢老師永遠活在我心中。 蔡國文同學的初中畢業證 一切過去了的都會變成親切的回憶和懷念,我懷念中學時代,懷念我的母校,懷念我最敬愛的老師們……時光如果能倒流,讓我重新回到學生時代,敬愛的老師,多么想再聆聽您那語重心長的教誨…… 不論歲月悠悠,您的聲音,常在我耳邊響起;您的身影,常在我眼前浮現;您的教誨,常駐在我的心田…… 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成長;蒼鷹感恩藍天,因為藍天讓它展翅飛翔;高山感恩大地,因為大地讓它高聳;而我感恩老師,因為是他們讓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因為是他們讓我看清了是與非、美與惡,因為是他們讓我在困難面前有了勇往直前的勇氣…… 我要贊頌所有的老師,讓我們所有的同學都尊重老師,學習老師的師德,為祖國的明天一起努力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