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分明月 從無錫到杭州,上午游西湖。 西湖一年四季都有美景,此時的深秋也頗多美的地方。 只見天高云淡,湖水波平如鏡,游船畫舫在湖面輕盈蕩漾,幾只叫不出名字的水鳥繞著游船低飛嘻鬧。 難怪蘇東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艷抹總相宜”,怎樣打扮怎樣美。 我這里不想多談西湖,因為文人騷客早把對她的贊譽之辭道完說絕,此時我已深感語窮詞盡了。 下午游“宋城”,那就說說杭州的另外兩絕吧。 杭州古稱臨安,北宋滅亡后,康王趙構逃到臨安,建立起南宋小朝庭,趙構便成了宋高宗。 改革開放發展旅游業,杭州一家旅游公司花巨資在當年臨安古城的遺址上建造起一座“現代宋城”。 游覽“宋城”有兩處值得一說。 一處是利用聲光電的科技手段活化出一幅《清明上河圖》,設計者在近200平米的玻璃幕墻上,通過動態環境的組合,將繁忙的漕運,喧鬧的街市,祥和的宅院以及茶肆酒樓表現得微妙微肖。圖畫妙就妙在既有視覺的動態畫面又有聽覺的聲響,再現了盛世宋朝的都市風情。 看著畫面,人就仿佛穿越了時空,行走在古都汴京城內,眼前是喧囂的街景,耳畔是漕運大船在汴河中行進的船槳聲,真是妙不可言! 另一處便是該景點的一臺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 這臺大型歌舞同樣利用聲光電的高科技手段和舞臺機械,以出其不意的呈現方式演繹了良渚古人的艱辛,宋朝皇宮的輝煌,岳家軍的慘烈,梁祝的千古絕唱以及白蛇許仙的傳奇愛情。 設計者把杭州的“三絕”——絲綢、茶葉和煙雨江南表現得淋漓盡致,極具視覺體驗和心靈震撼。 特別令人嘆為觀止的是當演到“煙雨江南”一幕時,演出大廳四周全方位地呈現出一幅煙霧朦朧的江南鄉村的畫面,突然之間大廳上方幻化成一片廣闊的天空,空中淅淅瀝瀝地飄起了濛濛細雨,雨絲飄灑在每位觀眾的身上,真仿佛置身于“煙雨江南”的圖景之中。 這美妙不得不叫人拍手叫絕! 朋友們若到杭州,西湖當然不可不游,而宋城也不可不去。 若去宋城不觀看這場大型歌舞,那杭州就算白游了,宋城也算白去了。 作者簡介:楊克純,退休教師。教了一輩子書卻沒有什么建樹,顯得十分平庸。 平時喜歡喝點小酒,打打小牌,看看閑書。偶爾也玩玩文字游戲以打發空閑時光。 身上也有一些臭文人的臭毛病,別人覺得有些高冷,其實是無能。 《僰俗》征稿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