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頭條NEWS,廣西最獨具視角的時政新媒體! 廣西,簡稱“桂”, 位于中國南疆, 與廣東、湖南、貴州、云南毗鄰 南臨北部灣, 西南與越南山水相連, 是中國唯一沿海的自治區。 合那高速。彭寰 攝 這里的風光如詩似畫 從山到海,從南到北 再美的詩也無法完全描繪廣西的美 讀懂煙雨漓江,你才能讀懂 廣西女子的溫柔 擁抱北部灣的海浪, 你才能感受壯鄉漢子的豪情 廣西是喀斯特地貌最美的地方, 千百年來, 桂林山水一直被當作 中國水墨畫的現實版本。 早在800多年前, 詩人王正功就寫下了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千古名句。 桂林山水。廣西旅發委供圖 桂林的山,猶如身披綠裙的少女, 婀娜多姿、亭亭玉立。 有的似大象,有的像駱駝, 有的像擎天之柱。 可以說,在桂林, 沒有一座山峰是相同的。 桂林象鼻山。廣西旅發委供圖 漓江的水,清澈明凈, 如流動的詩,如美麗的畫。 桂林山水。唐夢憲 攝 從空中俯瞰漓江, 你會為“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 這一千古絕句, 找到最好的注釋。 俯瞰漓江。唐夢憲 攝 大自然賦予了廣西 清秀脫俗的喀斯特地貌, 同時賜予了它悠閑舒適的海濱風光。 打開中國地形圖, 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的 這片蔚藍色的海域, 就是中國南方最大的海灣——北部灣。 北部灣城市群三類空間分布圖。 美麗的北部灣, 不僅擁有北海銀灘、 防城港金灘兩大天然優質海灘, 還擁有以“中華白海豚之家”著稱的欽州三娘灣 和中國最美十大海島之一的潿洲島, 海洋資源十分豐富。 廣西旅發委供圖 這是中國地質年齡最年輕的火山島——北海潿洲島 北海潿洲島。廣西旅發委供圖 千百萬年水與火雕刻的海上秘境, 孕育了當地 奇特絕美的火山巖地貌。 風光優美的潿洲島鱷魚山景區。 翟李強 攝 北海銀灘以灘寬廣、沙細白、水潔凈、 浪柔軟、光照足、無鯊魚著稱, 在陽光的照射下, 潔白、細膩的沙灘會泛出銀光。 有“天下第一灘”的美譽。 廣西旅發委供圖 湛藍的海水,潔凈的藍天, 潔白的沙灘和獨特的火山島, 構成了環北部灣沿海獨特的風景 廣西防城港白浪灘風光。廣西旅發委供圖 北部灣是中國海洋環境最潔凈的海域之一, 在這片環境優良的海域, 棲息著有“海上大熊貓”之稱的白海豚、 白鷺等標志性生態物種。 專家在廣西潿洲島海域發現中國大陸首例近海岸大型鯨群。陳炳耀 攝 中華白海豚在欽州三娘灣嬉戲。廣西旅發委供圖 廣西與越南有著 1000多公里長的邊境線。 在中越邊境這片神秘的鐘靈毓秀之地, 有著無數的奇景妙地在等待探尋。 通天徹地的生態大峽谷, 橫跨國界的壯觀大瀑布, 鬼斧神工的瑰麗怪石林…… 百色通靈大峽谷景區。廣西旅發委供圖 在崇左市大新縣境內, 德天瀑布與越南板約瀑布連為一體, 橫跨中國、越南兩個國家 是亞洲最大的跨國瀑布。 瀑布寬約兩百多米,高約60米, 呈三級跌落狀, 像一幅幅素絹垂掛在崖壁前, 呈現出銀白的一片, 轟隆鳴響,光彩奪目。 德天瀑布。廣西旅發委供圖 這里擁有悠久歷史和璀璨文化 詩行一樣的龍脊梯田, 迷一樣的花山崖畫, 千年古運河靈渠, 兵家要塞友誼關, 翻開這些廣西歷史積淀, 你讀到的是久遠的稻作文明, 和歷史車輪里的金戈鐵馬。 堪稱世界一絕的龍脊梯田, 從山腳到山頂, 重重疊疊,彎彎曲曲的梯田, 如天梯一般在山巒之間逶迤展開, 一層層、一道道、 連綿不絕,令人震撼。 位于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境內的龍脊梯田。廣西旅發委供圖 北有長城,南有靈渠, 靈渠位于桂林市興安縣。 兩千多年來, 悠悠靈渠水, 通三江,貫五嶺, 接湘漓,通漢壯, 被譽為“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 靈渠已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位于桂林市興安縣境內的靈渠。王以照 攝 古老的友誼關 靜靜地見證著中越友誼 這座中國九大名關之一的邊關 史稱鎮南關 在這里 孫中山打響了反清第一炮 民族英雄馮子材大敗法國侵略者 斬獲鎮南關大捷 廣西憑祥友誼關。廣西旅發委供圖 廣西還有一個引以為豪的地方, 那就是神秘的花山巖畫。 花山巖畫 作為壯族文化的標志和符號, 是不可再生的珍貴歷史文化遺產 和藝術瑰寶。 資料圖:廣西左江花山巖畫景觀。 崇旅 攝 左江花山巖畫 為戰國至東漢時期生息繁衍于此的 中國南方壯族先民駱越人所繪制。 展現了壯族先民—— 駱越人生活和戰斗場面。
這些形象逼真、 神秘莫測的巖畫, 歷經幾千年風雨的沖刷而不褪色。 然而,這種美妙的圖畫是怎樣繪上去的, 仍是一個“千古之謎”。 圖為廣西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資料圖)。 崇宣 攝 2016年,廣西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 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堪稱世界巖畫史上的珍品。 這里居住著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 這就是廣西, 山水相依,江海相伴。 在這個神奇美麗的地方居住著 一個古老而生機盎然的民族——壯族。 廣西百色市那坡縣境內的少數民族黑衣壯。廣西旅發委供圖 山歌、花山巖畫、繡球、壯錦和銅鼓 是壯族標示性的文化符號。 它們透著, 壯族男人的血性, 女人的靈巧與智慧。 壯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 壯族人能歌善舞。 20世紀60年代初, 一部反映壯族人民生活的電影《劉三姐》 曾經轟動國內外。 劉三姐是民間傳說中的壯族歌仙。 電影《劉三姐》劇照。via廣西地情網 “唱山歌咧,這邊唱來那邊和......” 廣西壯家兒女 用山歌來傳情達意 他們坐地而歌 田邊即和 每逢農歷三月初三 壯鄉大地就成了山歌的海洋。 青年男女匯聚壯族“三月三”歌圩 廣西因此被譽為“天下民歌眷戀的地方”, 廣西柳州市魚峰山下,每天都有民眾聚集對山歌。覃英文 攝 壯族女子心靈手巧, 她們精心刺繡制成的繡球, 一針一線里,你讀到的是 她們對愛情的期盼。 繡球。via廣西地情網。 自古相傳,每逢歌圩, 壯族姑娘便會在對歌時 將手中繡球拋向鐘情的小伙子, 如果小伙子也有意, 就系上信物將繡球拋回。 繡球便成為男女青年傳情的信物。 現在,繡球已經逐步轉化為壯族人民 對外表達友好祝福和深厚民族情誼的禮品。 壯族文化里 銅鼓上有象征地方民族文化特征的飾紋。 銅鼓既是民族禮樂器 也是戰爭的號角, 在陣陣銅鼓聲里。 你會讀懂, 血性的壯鄉人 戍守南國邊關的崢嶸歲月 圖為千鼓賀“鼓王”表演現場。 俞靖 攝 壯錦也是富有壯族特色的民間工藝品, 它是壯族人民傳統的手工藝美術織錦。 可以加工成壯錦披肩、 壯錦袋、壯錦壁掛、 壯錦被面、壯錦床墊等。 壯錦工藝美術大師譚湘光正在編織壯錦。俞靖 攝 這是一片充滿瑰麗民族風情的熱土 除壯族之外, 八桂大地上居住著 漢、瑤、苗、侗、仫佬、 毛南、回、京、彝、 水、仡佬等11個世居民族。 多民族和睦融融, 孕育了多彩的民族文化 使得這方熱土風情萬種。 侗族女子在吹地筒。 吳練勛 攝 在廣西境內的南丹縣聚居著 一個由原始社會生活形態 直接跨入現代社會生活形態的族群。 它就是白褲瑤, 白褲瑤是瑤族的一個支系, 因男子都穿著及膝的白褲而得名。 以其古樸、原始的特點, 被譽為“人類文明的活化石”。 廣西河池南丹白褲瑤銅鼓陣。廣西旅發委供圖 廣西東興市的京族三島 是中國京族唯一聚集地。 這里的京族民眾會彈奏獨弦琴。 一弦,一搖桿, 便能演奏出6個音區, 3個八度,獨弦成曲, 令人拍案叫絕。 京族獨弦琴。廣西旅發委供圖 廣西少數民族的建筑 更是讓人驚嘆。 三江程陽風雨橋, 位于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溪鄉。 整座橋不用一根鐵釘, 大小條木穿斗式組合銜接, 直套斜穿成一個堅固的整體。 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境內的程陽風雨橋。廣西旅發委供圖 三江程陽風雨橋以其精湛的建筑技藝、 雄偉壯觀的造型 和富麗堂皇的裝飾聞名于世。 與中國的趙州石拱橋、 瀘定鐵索橋及羅馬尼亞諾娃沃鋼梁橋 并稱世界四大歷史名橋。 這里的人長壽 在萬山阡陌中, 流淌著一條清澈的河, 叫盤陽河。 盤陽河是巴馬瑤族自治縣的母親河。 在河的兩岸, 一代代的巴馬人繁衍、生息、勞作, 他們勤勞、質樸。 廣西河池巴馬命河。廣西旅發委供圖 在這里,90至100歲的長壽老人 占居全縣總人口的萬分之十九點零九, 長壽老人占總人口比例之高, 居世界長壽地區首位。 資料圖:巴馬縣百歲老人黃媽仁。蔣雪林 攝 其實,不僅是巴馬, 生態優美的廣西, 非常適合人類居住, 廣西有25個縣(市)被冠以長壽之鄉, 長壽之鄉占全國32%, 居全國首位。 廣西賀州市是“世界長壽市”,賀州的黃姚古鎮風景迷人。廣西旅發委供圖 在廣西賀州昭平縣黃姚古鎮,今年103歲的潘玉英老人每天都做著“店小二”的工作。圖為老人在擺餐具。 中新社記者 黃艷梅 攝 這里的美食令人垂涎三尺 廣西人喜歡 坐在街邊的粉攤, 嗦上一碗鮮辣可口的粉, 老友粉、桂林米粉、豬腳粉...... 廣西的粉,品種數不勝數, 包你天天吃不重樣! 雪白爽彈的米粉, 搭配著酸豆角、花生、碎木耳, 伴著鮮紅的辣椒油, 每一次入口都是在挑逗味蕾。 這就是融入柳州人血脈之中的螺螄粉。 如今,螺螄粉借助互聯網平臺華麗轉身, 從地攤小吃成為“網紅”走向世界! 壯家人十分喜愛五色糯米飯, 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豐登的象征。 五色糯米飯因糯米飯 呈黑、紅、黃、白、紫5種色彩而得名。 軟糯香甜,讓人難忘。 巴馬香烤豬、梧州紙包雞、 荔浦的芋扣肉、欽北防的海鮮...... 廣西的美食不勝枚舉 廣西首府南寧市 作為中國-東盟博覽會的永久舉辦地 這里豐富多彩的東盟元素, 和國際化特色更加凸顯。 南寧城市風貌。南寧宣傳部供圖 “舌尖上的東南亞”、 “東盟風情”主題樂園、 東盟特色建筑、東南亞留學生隨處可見。 來廣西,吃遍東南亞美食, 一日游遍東盟十國不是夢! 大美廣西歡迎你! 來源:中國新聞社(ID:CNS195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