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朝 陳納德將軍是于1937年4月來到中國的。當年陳香梅尚在香港讀書,是個十一、二歲的小姑娘。誰也沒有想到,七、八年后,他們居然戀愛了!接著,產生了不可思議的愛情傳奇。美好的婚姻,讓他們忘記年齡,忘記國籍,心甘情愿走到了一起,盡管他們的年齡相差了30多歲。 一、飛虎將軍來到中國,初識陳香梅 1938年10月,陳納德奉命在湖南芷江建立航空學校,為中國培訓飛行人員。經過一番籌備,1942年,陳納德率美軍第14航空大隊,駐扎芷江,組建成中美軍混合作戰司令部,并出任司令員。陳將軍以芷江為基地,多次指揮中美空軍,轟炸日本本土和日戰區的基地、機構、碼頭等主要設施。8年抗戰,陳將軍率飛虎隊共擊傷日機2000余架,擊沉擊傷船只200多萬噸、海軍船只44艘,為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陳納德將軍雖以芷江為“大本營”,但卻常常飛往昆明。 在昆明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記者身份的陳香梅,不知不覺地被將軍“注意”到了。招待會剛散,陳納德就快步走到20歲不到的陳香梅身旁,問起了她的名字,陳香梅有些羞怯,不好意思地告訴了他。“原來就是你哇,你知道嗎,你父親還托我照顧你呢!”陳將軍又驚又喜,告訴她“我是你父親的朋友,有什么我可以幫忙的地方。盡管告訴我好了!” 這時的陳納德已是50出頭的人了,初識陳香梅便給她留下了熱情、可靠的父愛之感。 但因忙于抗戰,在以后的兩三年中,兩人相見大多在公共場合。有時因新聞采訪,陳香梅也可單獨見到陳納德,漸漸地熟悉了,隨便了。有時也聊些生活中的小笑話,但誰也未提到過感情的事。 二、在送別將軍的晚會上,陳香梅感到愛情的細胞在跳動 1945年7月,即日本向中國政府在芷江投降前夕,因美國政府對華政策使陳納德“很不平靜”,氣憤中的將軍和美國國務院鬧起了意見。毅然辭職返國,告別巫家壩、告別芷江、告別第14航空隊。 在舉行歡送的晚會上,陳香梅也參加了,當時他多想和陳納德說幾句話啊!但大家都搶著和陳將軍道別祝福,她一直未找到說話的機會。直到10點鐘過后,陳香梅正準備走的時候,陳納德走到她的面前,眼里似乎充滿了溫情,輕輕地對她說:“你不和我握手就準備走嗎?”就一句,陳香梅的心中瞬間激起了愛的漣漪,平時大膽開朗的她,臉也開始紅了,癡癡地望著陳將軍,說不出話來,引得周圍的人都注視著他們。 有一種默契在告訴他們:自己在默默地戀著對方啊!后來陳香梅回憶道:“不知道為什么,在那一剎那,我們兩人似乎都感到一種異常的情感在作怪,突然發現自己在熱戀著對方。兩三年來,常常見面毫無感覺,一旦發現心底的深情時,我們竟要分手了!” 是的,陳香梅那時很崇拜陳納德,陳納德的英雄事跡和音容笑貌,已在她的心中留下了極為美好的印象。但她沒有表露出來。 三、再迎將軍,陳香梅接納了真摯的求婚表白 陳納德將軍走了,暫時回了美國。這時抗戰已經勝利,陳香梅從昆明回到上海,除生活工作外,便是對陳納德的思念,那是一個純情少女的初戀。默默地、發自內心的秘密。后來,當她得知陳納德決定返滬,組建“陳納德民用航空公司”時,真是無比高興。但又有些“遺憾”,想起歡送會上她在陳將軍面前的窘相,竟“連到機場去接他的勇氣都沒有了”。 也許陳納德是為了陳香梅才來上海的。因此,一下飛機便急急地邀請陳香梅和他進晚餐。晚宴是歡迎陳納德的,做東的是前任美國駐華軍事顧問團團長魯可斯將軍和幾個朋友。10點左右,陳納德對告辭的陳香梅說:“等一會兒客人走了,我送你回去吧。”陳香梅留了下來,客散屋靜。此時此刻,兩人從未有過的獨處、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是輕松還是甜蜜的“沉悶”?說不清。沉默,窘迫,不自在。最后還是陳香梅打破了似乎凝結的時空:“您打算在上海住一個時期嗎?” “不,我想很快就要回美國,不過,我會再來。在我離開之前,我想你能答應我的婚事,待我回來后我們就可以結婚。”看著陳納德認真的樣子,陳香梅又驚又喜,但他還是應了一句:“我們大家了解不深,怎么可以頃刻間談到結婚的問題呢?” 她的臉又紅又熱。 陳納德深情地對她說:“我很久以前就愛你,但我不敢對你表示,因為我的太太。如今我已經獲得了戀愛的自由,我希望有一個霞光如你一樣的人,做我的終身伴侶。” 陳納德是“攤牌”了,陳香梅,你能說什么呢?兩顆心靈的情感火花,開始輝映到一起了。 四、在離別將軍的日子里,陳香梅陷入了相思的煎熬 圣誕節很快到了。陳將軍約香梅到家中度節。當時他住在友人魏勞爾夫婦的家里。這時陳香梅想到古人“親極反疏”的懺言,沒有答應。陳納德便買了一瓶法國香水送給她,并在瓶子中的卡片上寫上一行字——“給我最心愛的人”。至此,陳香梅真的開始“心緒飄然,不知所止”,兩人很快陷入了情網。 轉眼到了新年,陳納德要返美了!行前對香梅說,1個多月就可回來。在這段日子里,陳香梅日思夜盼,白天數著日子,計算著心上人的歸期;夜里,在夢中和心上人相見,痛苦、寂寞伴隨著她。陳香梅后來回憶道:“別后,我才知道,我是多么地想念你……我被矛盾的心理支配著,我沒有去機場去接他,我有點怕,我怕寂寞的情感。” “晚上,他打來電話‘你生病了嗎?’我說‘我很好,’他說:”你為什么不到機場來接我呢?‘我沒有話好說了。他說,我的車子馬上來接你,我想見你。’沒等我回話,他的電話已經掛斷了。我住的地方,離他們住所大約也就10分鐘左右的路程,然而在我看來,竟是一刻如年,心中巴不得車子再開快一點。入室,他起立相迎,兩人握手,未通片語,但覺魂飛魄蕩,不復更有此身,四目相覷,恍如隔世,一縷情絲,從此無法解脫了。“愛情的神力,至此已顯現出來……” 五、婚禮如期舉行,有情人終成眷屬 就像許多名人的婚姻一樣,不是那么的一帆風順。剛從美國歸來的陳香梅的父親和繼母,對她和陳納德的婚事表示反對:理由是陳納德不是華人,且年齡太大(比陳香梅大30多歲)。但真正的愛是跨越時空的,沒有國界和年齡的限制。通過陳將軍的真誠表白,香梅的父母作了讓步。最后提出:他們帶香梅到杭州西湖去“靜思”一段時間,待回滬后再定。 陳納德是自然同意的,只好在上海忍痛等待。而這時的西子湖畔,香梅更痛苦。她感到家庭和生活像一堵圍墻在包圍著她。他要沖出去,自由地戀愛和生活,和陳將軍結成伉儷。雖在西湖僅呆了3天,感到的卻是那么漫長。這時距圣誕節只有半個月,在離滬之前,她和陳將軍在燈下,“偷偷”地定下了那個讓人激蕩不安的日子——1947年12月21日。正當香梅困惑不安之時,陳將軍電話打了過來,要她速歸。陳香梅很高興,像解放似的,從杭州到了陳將軍的身邊。 他們匆匆地在上海和巴黎聯合設立的精致沙龍“綠屋夫人”(服裝店)里,趕制了幾套晚禮服,以作嫁衣,陳將軍還訂購了一個用千朵菊花精制而成的花鐘,用以象征愛的永恒。當他將一枚戒指,戴在陳香梅的無名指上時,陳香梅幸福得差點哭了出來。 婚禮如期舉行。21日正好是星期天。結婚禮堂設在將軍的虹橋寓所,規模不是很大,但布置得特別精致用心。象征著純潔、忠貞、摯愛、長壽的菊花大鐘,垂懸于起居室的天花板下。各種各樣的鮮花,堆滿寬大的起居間、廳堂以及陽光鋪就的走廊。姐姐靜宜,特地從美國舊金山飛來,作了妹妹的蕊娘。父母也不再反對,香梅很感動,很興奮。當靜宜幫她穿上漂亮稱心的結婚禮服、當父親將她送進禮堂時,她品嘗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幸福和驕傲。 六、婚后定居上海,二人甜蜜相愛 參加婚禮的人除她的父母、外祖父、外祖母、姐姐靜宜外,還有一些中外至親好友。如前任政務委員兼外交部長葉公超博士、魏勞爾夫婦、陳將軍的私人醫師金德來先生、將軍的助理舒伯炎上校夫婦,以及有關法官和美國駐滬領事等,他們熱情祝賀。香梅回憶道:“陳將軍當時身穿戎裝,英俊得很。眼睛是藍色或灰色的……大家知道,是他的眼睛在告訴我,他正衷心地愛我,一如我之愛他。” “那天讓我很愉快,時鐘敲過6點時,我們在柔和的燈光下,用一個日本陣亡將軍的武士刀,切分結婚蛋糕。客人們都參加了晚宴,稍后有一個小型的管弦樂隊演奏舞曲,我們暢飲香檳……最后一個客人離去,將軍與我,手拉手,吹熄蠟燭……” ![]() 他們的婚事,成為滬上乃至國內各報刊的頭條新聞。陳香梅也因此成為“新聞女性”、“和平使者”,她的名字在歐洲風靡開來,而她和將軍是平靜的。陳納德在虹橋美村置了寓所,這里環境幽雅,沒有鬧市的喧囂。這時,將軍的納德民用航空公司在滬也建立起來。二人開始過著清閑如居士一般的生活,在屋后的園子里種瓜蔬、植花果;清早,他們常常相挽著,到樓道看日出;晚間漫步花前月下,有時也邀朋友在家玩牌,聊天聽音樂。總之是在享受初婚的甜蜜。后來,他們有了兩個女兒,陳納德特別鐘愛孩子,曾對香梅說:“20年、30年后,孩子將代表我來做你的好伴侶……” ![]() 七、將軍不幸離世,香梅女士獨自懷念 然而,病魔過早地奪走了這位名噪全球的將軍的生命。1958年,陳將軍因肺癌病逝世于美國路易斯安幫州紐奧連市,享年僅64歲。將軍病逝的前兩年,大半時光是在醫院度過的,香梅守護著他,溫情和摯愛一起暖著將軍的心。為此,香梅盡了不少的苦澀;為了將軍,她的心血熬去了許多,但她無悔。雖與將軍共同生活不過十年,但“生活有說不完的快意”,“也有使人落淚的回憶”。是啊!他們的婚姻是美好的,幸福的,但陳將軍“走”的太早了啊! ![]() 陳納德和陳香梅都是很重情緣的人。他們雖是萍水相逢,可是相知相愛卻極深、極濃。他們的相處、親密無間,每時每刻都享受著摯愛。 1994年5月,陳香梅女士作為美國國際合作委員會主席、中美航空運總裁,遠涉重洋,踏上了令她夢牽情系的、留有美好青春、美好生活的國土。在她思念的芷江,滿懷深情地重覽這塊熱土,參觀了全國唯一的抗戰勝利“受降紀念坊”,原“中美空軍聯隊俱樂部”,二戰時期遠東第二大盟軍機場“芷江飛機場”,當年陳納德的“指揮臺”以及抗戰勝利后著名的芷江“陳納德路”。 ![]() 舊地重游,睹物傷情,每到一處,她都流露出對昨天的回憶和對陳納德將軍的不盡思念。她在芷江岸,用詩句表達著對陳納德將軍的追念——“將軍一去,大樹飄零;壯士不還,寒風蕭瑟;……無情最是江頭浪,昨日相思勝去年。” 2018年3月30日,一直活躍在美國政壇的優秀華夏女兒陳香梅,因病在華盛頓家中逝世,享年93歲。她知道,如父兄般的陳納德將軍,一直在天國等著她。他們終于可以在另一個國度里,繼續魂牽夢繞的相親相愛啦! (圖片來自網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