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心境,你永遠都值得擁有 點擊標題下「梅娘說」可快速關注 文/素顏 江左梅娘 01俗話說,養兒防老。但是在現如今社會,養兒到底是“啃老”還是“防老”,還真是個未知數。 曾聽過這樣一句玩笑話:“現在的年輕人,期待著像老人一樣享受生活,老年人卻像年輕人一樣拼命奮斗。”仔細品品,還真是那么回事。現在的年輕人總是叫囂著“獨立”,但30歲左右依然需要父母“幫襯”的孩子,一點也不少。 姑父和姑媽是一對六十多歲的老人,倆人工作多年,積攢了五六十萬的積蓄,雖說不多,但也足夠他們衣食無憂地過完后半生,再加上倆人還都有退休金,晚年生活也有了保障。 姑媽曾經想著,年輕的時候總是為了孩子為了生活打拼,等到年老的時候,他們靠著自己的退休金生活,就不用兒拖累兒女們,身體硬朗的時候還可以去旅旅游,感受感受生活的美好。 可是直到經歷了表哥結婚、生孩子這一系列的事后,姑媽才發現自己的想法只能想想而已,可能永遠也變不成現實了。 前些年,表哥要結婚,女方提出至少要在他們工作的縣城有一套自己的房子,雖說小縣城的房價不高,但是一套房下來,連帶裝修,少說也要七八十萬,姑父他們拿出一生的積蓄都還不夠,想要給表哥付個首付,讓表哥和表嫂自己還貸,可是表嫂不同意,她不想過那種勒緊褲腰帶的日子,于是姑父咬咬牙,借遍了親戚家,才湊足買房子的錢。 表哥這一結婚,老兩口不但花光了自己多年的積蓄,還欠下了將近二十萬元的欠款。原本打算享受生活的他們不得不再次出來打工,希望自己早日還完欠款。 姑父曾經旁敲側擊地跟表哥說,自己現在年齡大了,為表哥買房欠了那么多錢,希望表哥每個月能從工資里擠一點出來幫他還債,但是表哥表示,自己的工資卡從結婚起就交到了表嫂手里,如今他花的每一分錢都要向表嫂要。姑父只能無奈地嘆口氣,繼續和姑媽一起節衣縮食,從牙縫里擠出錢來還債。 姑媽也對表哥有些失望,她想著等他們還清了債務,就回老家,再也不拿退休金補貼兒子了。可是沒等他們還完債,表嫂就懷孕了,表哥把姑媽接到他們家里來照顧表嫂,這一照顧就是好幾年。 自從姑媽來到表哥家,表嫂就再也沒做過家務,連襪子內褲都交給姑媽洗,更過分的是他們小兩口從不拿錢補貼家里,姑媽只好拿出自己的錢給他們買菜做飯。 表嫂生孩子之后,姑媽一個人兼職保姆加月嫂,她不但要照顧孩子,還要給上班的表哥和表嫂做飯,原本只是買買菜,買買生活必需品,現在還增加了孩子的奶粉錢和紙尿褲錢,姑媽原想給孩子吃一百多塊錢的奶粉,可是表嫂說國產奶粉不好,硬是要給寶寶吃三四百塊錢一桶的進口奶粉,自己卻連一桶奶粉都舍不得給孩子買,姑媽心里有怨氣卻沒辦法開口,只能咬咬牙繼續堅持著。 02 原本姑媽和姑父兩個人打工還債,不用太久就能把債務還清,可是姑媽幫著表嫂帶孩子后,只留姑父一人在老家打工,本就減少了一份收入的他們,不但要還債,還要拿出一部分錢來補貼小兩口的生活,還清債務的日子變得遙遙無期。 姑父一個人在老家給人做小工,回到家連口熱乎飯都吃不上,有時候累極了也舍不得買飯吃,吃幾口冷饅頭就蔥,將就著對付一頓飯。這幾年下來,胃也被吃壞了,經常需要吃藥。 反觀表哥小兩口的生活,似乎從一開始就過得順風順水。父母全款給他們在縣城買了房子并裝修好,他們也就沒了買房的壓力,這幾年又買了一輛幾十萬的車,兒子自從出生起就有奶奶帶,全然不用他們操心,直到現在兒子已經兩歲多了,他們這對做父母的居然不知道奶粉怎么沖,紙尿褲什么時候該給孩子換。回到家就有現成的飯菜可以吃。 飯后,表哥抱著手機玩游戲,表嫂不是約閨蜜逛街,就是去商場海淘。姑媽一個人既要照顧孫子,又要干家務,常常忙得頭暈眼花,身體不舒服了也是悄悄吃點藥扛著,怕表嫂知道了還嫌棄她“矯情”。 孫子兩歲的時候,姑媽曾經試探著跟表哥表嫂商量,說是姑父年齡大了,這幾年身體不好,她想回去照顧姑父,順便找點事做,爭取早日把欠的債還完。 結果話還沒落音,表嫂就要收拾東西回娘家,說是姑媽不體諒他們,他們既要上班,又要帶孩子,姑媽還不愿意幫忙,這日子簡直沒法過了,姑媽看著自己的兒子在媳婦面前又是賠禮道歉,又是勸自己留下,在心里嘆了口氣,只能選擇留下來,卻不知道這樣的日子何時才是個頭…… 03梅娘說 人的尊嚴來源于人格的獨立。 父母把孩子撫養成人是義務,但是孩子成年之后還變相壓榨父母,這簡直是無恥。 我姑父姑母的現狀并不是個例。相對于大門不進,二門不出的老式啃老,這種“新型啃老”更讓老人苦不堪言,而年輕人卻渾然不知。 現在有很多人,在結婚時向父母伸手“拉贊助”,要求父母給自己買車買房,靠著壓榨父母來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等到結婚后有了孩子,借著接父母來“享福”的名義讓父母幫自己帶孩子,這種行為雖然算不上大奸大惡,但無疑是令人不齒的“啃老”行為,既掏光了父母的錢袋子,也透支了父母的精力。 如果細心一點,不難發現,樓下推著嬰兒手推車的,帶著孩子玩耍的,多半都是老年人。那么年輕人在干什么呢?他們在忙著“放松”自己,一邊叫囂著“生活壓力大”一邊通宵玩手機;一邊抱怨生活開支大,一邊聚集一幫人去“嗨皮”去消費。 老年人心疼子女,被子女打著“孝順”的旗號接到城里生活,其實只是來當他們“不花錢的老媽子”,盡心盡力替兒女安排好一切生活,照顧好自己的孫子,就算倒貼錢也心甘情愿。 在這里,梅娘需要提醒各位年輕人的是:生而為人,我們總要學會感恩,別把父母的好當作理所當然。父母養育子女是義務和責任,但是他們并沒有對子女下一代有贍養的義務,所以這僅僅只是幫忙,并不能當作理所當然。孩子終究是你自己的孩子,父母能幫你們帶孩子,是建立在心疼自己兒女的基礎上,不是本分,只有情分。 隨著你們的兒女一天天長大,父母也在一天天變老,他們年紀大了,體能下降了,白天辛苦一天了,晚上你們下班回來應該換他們休息一下,讓他們去跳跳廣場舞或者放松一下,也來感受感受生活的美好。另外多關心一下他們的身體,讓他們也能感受到來自子女的關愛。千萬不要讓父母在為自己付出了一切之后寒了心。 希望我們都不要做最讓老人糟心的子女,多一點的體諒自己的父母,盡最大可能讓父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安享晚年,是每一位兒女的責任。 也希望每一位老人,要學會狠心,每個人其實都有選擇的自由,請不要被兒女的各種瑣事牽絆,該維護自己權益的時候,不要太為孩子著想了,這樣,你們也不必在晚年有苦說不出。 最近有朋友問我們:為什么沒有及時看到推文?因為微信改了推送規則,沒有點『贊』或『在看』、沒有把我們『星標』,都有可能出現這種狀況。 加『星標』,不迷路!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不想錯過精彩推文,看完文章順手點『贊』或『在看』,把梅娘說設為『星標』,就可以每晚準時與我們見面了~ END "梅娘說"原創平臺,長期接受讀者傾訴,傾訴內容默認同意作為寫作素材,關于婚姻,情感,發生在你身邊經歷,都可以成為文中的故事,歡迎把你的故事告訴我,免費幫你排憂解難。 (喜歡我的文,就點個“在看”再走吧,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