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臺夢?黃河》 作者:江邊老呂 慨誰堪比黃河敬,對高天識波濤冷。 裹翻湍急卷春秋,說情牽百姓。 流東延九曲,拋灑瞻言恧哽。 一瓢窯碗淀江湖,底色泥沙硬。 (唐莊宗格) 《鳳凰閣?孤雁》 作者:小鹿-喲喲 節時南去,只影云中似卷。 斜陽草樹眸前散。任被西風撩起,橫江孤雁。 別故里、飛它近遠。 又來還去,跡翅茫茫一線。 洞庭湘浦空尋遍。天矣路矣蘆矣,溫暖猶勸。 乃無極,秋波婉轉。 (柳永格) 【西江月:秋感】 文/小鈺兒 總是未忘尋勝,不須相問來由。人生曾歷幾多秋。回看鬢霜眉皺。 靜坐攤書香徑,興隨弄墨花洲。賦山辭海任云悠。再品閑茶淡酒。 【聞老戰友重回軍營有寄】 文/劉仁啟 蜀道崢嶸鹼路塵,人間煙火早消春。 山巔霏雨梅花艷,水際和風草木榛。 每憶垂星生劍氣,常懷老月照兵身。 戎裝今撫輕流淚,舊地何時走一巡。 【七律·秋】 文/云宮含姍 日撥烏云暉遍灑,蒼穹缷擔一身輕。 西風執筆蕭條畫,玉露消顏淡宕呈。 行在河邊觀菊綻,立于林里聽蟲鳴。 丹楓正送秋波媚,征雁橫空數嘆聲。 【醉春風 悶夏】 作者:立言 熱浪疏狂滾。心情難愜順。清涼驟雨幾時臨,問。問。問。柳不遮陽,鷺頻棲水,草叢風隱。 碧漢雖能忍。青禾如何遁。又逢夜幕罩高溫,悶。悶。悶。惟憑窗軒,靜凝明月,潤滋方寸。 【七律:梁山伯與祝英臺】 作者:牧云人(強克云) 清風搖曳沿江樹,彩蝶翩翩繞徑來。 十里深情送山柏,千年往事話英臺。 綠林弄影初晴日,青冢憑空乍起雷。 忽似浮云飄夢過,山花浪漫一時開。 《行香子. 秋殤》 作者:大唐新林(惠州) 撒野西風,解落楓紅。舊亭前,古道霜濃。殘山瘦水,朽木枯蓬。雁字蒼天,啼聲絕,影無蹤。 新春話別,清秋未見,問流云,是否相逢。經年守望,淚眼朦朧。拂曉聽心,暮聽雨,夜聽鐘。 《燕山亭》 ——獻給教師節 作者:塞外一點綠 教室乾坤,書桌舞臺,學校平方天地 油墨卷開,粉筆塵飛,黑白一生魂系 燭照春秋,映多少、蠟灰干淚 無悔只為把丹心,付之其里 休問回報何如,望浩宇繁星,等閑延綴 人間秀色,綻得芬芳,還看滿園桃李 不舍晨昏,擔使命、初心牢記 從此直到老、懷情赤子 《竹詞泉語》 文/大隱翁陳勃 詩書知音對窗難, 琴簫天涯孤隱彈。 風竹殘荷嘆空逺, 獨步山徑歲清寒。 又橫峰殘煙臨窗撫琴曰 夜讀紅樓淚滄然, 悲酒凄切臥琴邊。 不知壄嶺峽江上, 能覓同舟枕書眠? ——大隱翁陳勃長年隱居髙山壄嶺溪泉草樓松竹軒讀書品茗而有感輕吟一歌耳。 .【國慶晚會有感/新韻】 文/曼珠沙華 幻彩沉浮不夜天,心聲盡吼助狂歡。 金秋漫道風華茂,七秩揮毫展巨篇。 《調笑令 灰色的雨滴》(詞林正韻) 文/富貴夢 憂悒,憂悒, 愁雨紛飛促急。 鄉戀觸動心弦, 幻化無端惱煩, 煩惱,煩惱, 欲繪蔦蘿墨少。 【玉京秋.】 文/羅小丫 孤雁咽,哀聲惹心惻,妄添凄切。 菡萏雙蕖,忍心度韻,凄然蓮葉。 含淚梧桐雨冷,嘆飄零、書怨盈闕。 思情拽,一懷幽緒,與誰申說。 夢里心思難沒,怕琴聲、偷來暗奪。 鏡也蒙塵,衣寬身瘦,疏星殘月。 欲馭西風,送尺素、來去春秋時節。 信中曰:邀約梅前賞雪。 《月中行*蟾宮玉兔*奇石》 作者:歡樂大俠 廣寒宮里問嫦娥,珠淚濕香羅。 終宵搗藥奈愁何?歲月已蹉跎。 遙看下界尋歸路,呼玉兔、穩渡銀河。 人間到處有笙歌,化石供觀摩。 【稻花初孕穗,曉露滴蓮池。不見蜻蜓舞,行途處處詩】 原創文/陽春三月 1. 懶霧盈盈入竹林,蓮池靜謐蜃煙侵。 露懸蛛網搖霞影,蝶抱菟絲扶雁琴。 拄杖溪頭亂蛙息,橫舟澤畔野蟬吟。 稻花香里驅牛犢,又作詩情雨巷深。 2. 晨霧彌彌繞石榴,稻花香里日光柔。 尋芳小徑詩凝露,逐勝荒池夢帶秋。 影動煙開蓮葉動,波浮云接柳枝浮。 數聲蛙鼓游人醉,石臥松泉水自流。 【七律】 文/灰子詩 唯有犧牲多壯志,英雄熱血斷頭顱。 東門大雪三杯復,北國烽煙一面無。 鴻雁托書傳慶祝,千軍萬馬遞歸途。 聽聞寡母尋其子,長坐家中望火爐。 ——2019.10.16 《最高樓.深秋隨吟》 文/聽蟬 風驟起,寒冷透重衣。齋品茗,讀書宜。 揮毫潑墨臨神韻,宋風唐韻數心知。 雅庭溫,花艷展,眼眉低。 水流歲月過,花甲近,璀璨成過去,何必記,時常美夢相隨。 得寬心處宜丟舍,閑云游鶴恰當時。 近山川,親秀水,適逢伊。 (詞林正韻第三部.毛滂體) 【山亭柳:彼岸花】 文/書童俊卿 清絕何如? 血色媚平蕪。 開彼岸,一身孤。 錯過九重難見,葉生花謝枝枯。 世事輪回煙滅,不復連株。 可憐離散終無計,唯承宿愿似當初。 紅塵斷,亦相呼。 縱是陰陽兩隔,夢中化蝶同途。 彩翼雙飛共舞,歸隱青廬。 【七律?鳳城詩詞學會二零一九年】第七次沙龍詠懷 作者:潘慧心(珠珠) 萬家燈火聚詩兵,滿座同窗愜意盈。 感謝子英做東道,邀來摯友醉霞觥。 載歌寄興秋風爽,出口成章情誼濃。 珍愛余生添雅趣,力達百歲并肩行。 ——2019.10.14. 【七律 . 邀菊】 文/任我行 重九登高風伴舞,眼光向遠步蹣跚。 倚籬陶令今安在?入嶺東坡舊憶殘。 骨俏凌梅凝醉發,品如瘦竹傲然寒。 小園置酒隨邀月,淡雅清香不一般。 ——20191013 《金縷曲 自詠》 文/晚風 我亦應非我,想平生,塵來塵去,有誰知我。都怪情思難融道,我保純真之我。惟蘭曉、暗中憐我。素朵四時開陋牖,吐清香、伴我并娛我。浮世界,終遺我。 而今莫謂當年我,把雄心、深埋則個,葬前舊我。韻字叢間尋愉樂,換貌已然新我。神清爽、還原真我。破帽彎斜頻過市,上南山、盡日微哦我。松與竹、紛圍我。 《大椿·國慶感懷》 作者:老冒 花簇香浮,風清樂鳴,同祝祺祥華誕。 威武九師勇,感國強兵健。 雄傲東方功卓越,正氣貫、沖入霄漢。 三軍萬眾共歡,更各行群賢見。 滄桑巨變容貌新,喜事接連,舉酒來贊。 處處人潮涌,看旌旗撲面。 天安門鐵流澎湃,五千年、文明光燦。 一路揚歌,奔前程、夢隨高遠。 【七律/獻給母親】 文/李文果 九二高齡老母親,養兒育女費艱辛。 幫扶妯娌度時日,敬孝爺娘睦友鄰。 勤儉終生思致富,操勞一輩望離貧。 難忘意外傷殘事,伺服相陪七八春。 【五律·秋深落葉中】 文/施風 霜浸江堤柳,秋深落葉中。 云疏星宇靜,月冷半山空。 石徑衰苔薄,東籬醉菊豐。 披衣驚夢醒,筆墨寄歸鴻。 【青苔垂釣】 文/百德(寧夏) 一塊青苔半壺酒,蓑衣釣叟水清游。 旱煙黃葉飄然去,靜樹湖波解萬愁。 【過江南】 文/百德(寧夏) 玉樹臨風帶紫花,五湖斑駁龍頭霧。 山河永固江南秋,釣水無眠行客路。 【五絕 . 老翁讀書看報(四首)】 文/任我行 一 看報昏昏睡,心中想未來。 風云牽國際,逐夢把詩催。 二 看報讀書翁,沉思兩眼蒙。 共和迎國慶,百姓最由衷。 三 新聞都看遍,上下眼皮重。 昨夜翻身夢,今晨倦意慵。 四 金秋國慶時,檢閱現雄姿。 重器威風展,初心卷錦旗。 ——20191011 【國慶閱兵感懷】 文/郭曉春 (一) 華夏圖騰看檢閱,蛟龍出水展雄風。 排山布陣開先路,旗海歌潮耀世空。 (二) 絲綢之路開新宇,攬月神州世界驚。 科技強軍張國力,飛車高鐵氣恢宏。 (三) 三軍將士威風凜,四海賓朋笑臉盈。 盛世歡歌昌國運,乾坤郎朗顯威名。 (四) 百年圓夢凌云志,七秩宏圖大業成。 使命擔當齊努力,初心莫忘展鵬程。 【五律:秋日三首 】 作者/劉結根(文刀555) 【秋江夜逛】 不眠乘夜逛,酒壯學詩豪。 老樹飄三葉,西風笑二毛。 秋深詩客老,水瘦月樓高。 半宿全無字,歸來誤爾曹。 〈平水韻下平四豪〉 【秋日即事】 年來生計淡,愁盡又如何。 夕照征鴻遠,秋風落葉多。 無聊休看月,耐老且聽歌。 各自身家事,旁人解得么。 〈平水韻下平五歌〉 【秋夜閑吟】 秋涼無所事,閑逛又多些。 北岸燈如錦,南街店似麻。 風聞香味笛,月掛柳煙紗。 九月初三夜,斯人未念家。 〈平水韻下平六麻〉 ——2019.10.于廣西環江#文刀隨筆# 【行香子】 詞/李建人 才過中秋,轉瞬重陽,問儔侶、是否更裝。別來安好,居在何方。漸乍時爽,乍時暖,乍時涼。 樂享天倫,老又何妨,一壺春、品透流光。管他利祿,管他寒霜。任風何去,雨何下,柳何揚。 即日賦 【五律 重陽有寄 (新韻)】 文/陳艷華 邀友登山早,重陽喜氣盈。 楓紅菊蕾綻,友聚酒杯擎。 飽蘸三江水,繪出七彩虹。 秋霜鋪九九,朗朗世清平。 《夜游北海公園》 文/一耕 國慶皇御苑,北海景尤嘉。 北岸燈搖影, 南廊菊吐花。 風梳云絮薄,月襯柳煙紗。 朗朗月明夜,清輝照萬家。 《七絕. 贊新疆 》仄起(首句入韻 平水韻) 文/富貴夢 摯友新疆自駕游, 冰川魁岸白云悠。 輕盈彩鴿香肩歇, 喀什安祥遠客留。 《南歌子. 無題》 文/大唐新林(惠州) 醉后尋紅葉,題詩念遠人。可憐香案淚痕新。簾外月華清淡,最銷魂。 玉枕三更冷,金釵兩股分。晚風驚夢雨敲門。白晝青旗半卷,待黃昏。 【己亥九月十五作】 文/劉仁啟 節過重陽九月中,羊城暑退沐涼風。 階前茉莉紛紛白,樹上荊花悄悄紅。 水岸鐘聲催老客,楓橋漁火照詩翁。 三秋露冷蟬歌歇,我欲邀君逐棹篷。 【鵲橋仙(七夕)】 文/大唐新林(惠州) 隔河相望,終年等待,七夕良宵共聚。柔情幾許兩心知,鵲橋斷,淚彈歸路。 癡男怨女,世間無數,試問誰人眷顧。一如勞燕叫秋風,啼聲絕,托身何處。 【端午江南煙雨稠,天涯浪跡卻生愁。由來別夢離家久,唯有鄉魂夢里勾】 原創文/陽春三月 1. 孤單端午節,不見故鄉人。 耳畔聞天籟,心頭絕俗塵。 時艱煙雨亂,志壯薄書純。 暫宿寒檐下,天涯詩作鄰。 2. 昨日風侵雨,今晨云霧迷。 松針愁夢宿,蛛網落塵題。 扶病離書酒,登高遇蒺藜。 端陽在何處,滿目草萋萋。 《七律 . 西施》 文/大唐新林(惠州) 艷壓春光自有情, 浣沙貧女博芳名。 嬌顏半露花勻色, 款步微移柳學輕。 拂袖招風羞舞蝶, 飛歌惹雨妒啼鶯。 吳山越水今猶在, 鬧市荒村不見卿。 |
|
來自: 昵稱34539451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