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釋義】:原為樂曲名,后喻知音難遇,或喻樂曲高妙。俞伯牙善于彈琴,而鐘子期很會聽琴。俞伯牙用琴曲抒發攀登高山。鐘子期便說,好啊!象泰山一樣巍峨。俞伯牙用琴曲表現流水,鐘子期便說,好啊!多么浩浩蕩蕩的江河啊!總之,俞伯牙在琴曲中寄托什么,鐘子期全能了解。從此,兩個人便成了知心朋友。后來鐘子期死,俞伯牙痛失知音,從此不再彈琴。 【出典】: 《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例句】: 唐·牟融《寫意二首》之一: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風酒一樽。 金·董解元《西廂》4:“不是秦箏合眾聽,高山流水少知音。” 相關二十六史典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