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循序而漸進的發展』 
很多父母都會有這種感覺,孩子到了1歲以后,吃飯便成了一件頭疼的事。 孩子要么就拒絕吃飯,要么就邊吃邊玩,跑來跑去,就是不肯老老實實的坐著把飯吃完。 為什么孩子不肯乖乖吃飯呢? 這里頭的原因可多了,接下來就跟著檸檬一起了解孩子吃飯不乖的原因吧。 
第一,父母的反應對孩子吃飯的影響 有些父母是哄愛型,在面對孩子不想吃飯或者挑食的時候,會十分心疼地哄著孩子。 比如“寶寶,你把這一口吃完,媽媽就帶你去買玩具”“你把這根青菜吃了,今天就可以多玩一會游戲”。 這種方式反而會強化孩子吃飯不乖的行為,可能一開始孩子只是偶爾的吃飯搗蛋一下。 但是后來他發現,如果他不好好吃飯的話,爸爸媽媽就會各種哄著他,給他好玩的。 于是他便經常的開始“吃飯不乖”,目的是為了獲得父母的關注和獎勵。 “你們要是想我吃飯的話,就得讓我出去玩。” 還有一種父母是嚴肅對待型,在孩子不想吃飯的時候,就吹胡子瞪眼,訓斥孩子,甚至是打罵孩子。 營造了一個緊張的就餐氣氛,讓孩子形成了不良的條件反射,一到吃飯的時候就不想吃飯,緊張擔心,畏懼吃飯。 父母的焦慮和逼迫都會影響孩子的食欲,使得孩子在心理上對飲食產生厭惡的情緒,進而導致了厭食的發生。 第二,飯菜不適合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想吃飯,而是做出來的飯菜孩子不喜歡,孩子十分注重食物外觀和漂亮的顏色。 菜肴要熟爛,松軟、易嚼、不油膩;而家里的飯菜通常沒有把小孩的因素考慮進去。 讓孩子和大人吃一樣的飯菜,這可能會讓孩子抱怨“這飯太干了,這青菜太長了,這肉太硬了。” 因此他們吃幾口就不想吃了。還有些媽媽往往會多做孩子喜歡吃的的東西,孩子不喜歡的就不做。 這樣就會導致孩子被動地愛吃哪些食物不愛吃哪些食物,時間長了,便養成了孩子厭食、挑食的壞習慣。 
第三,隨意吃零食 如果家里儲備太多零食,孩子每時每刻都在吃符合自己胃口的零食,到了吃飯的時間,那么孩子自然就吃不下飯了,久而久之,還可能會造成營養不良。 經常吃冷飲、甜食和飲料也是導致孩子厭食的一個主要原因。 冷飲又甜又冰,孩子脾胃薄弱,吃太多會不易消化,降低食欲,有時還會導致腹痛、腹瀉,引發厭食等; 而甜食和飲料不僅會讓孩子攝入過多的卡路里,同時也會大大影響食欲,吃飯的時候自然也就沒有胃口了。 那么了解了原因之后,我們該怎么做才能讓孩子乖乖把飯吃完呢? 檸檬整理了以下的幾個小技巧。 首先,正確的對待孩子吃飯不乖的現象。 不要過度的給予獎勵的方式來鼓勵孩子吃飯,應該讓孩子把吃飯當成一件平常事,而不是一種可以用來獲得好處的手段。 也不要去兇孩子,而應該去引導孩子:比如孩子挑食不喜歡吃胡蘿卜,這時候你可以先吃一口,認真的品嘗一下,然后開心的告訴孩子“真的很好吃啊” 并且告訴孩子胡蘿卜有很多價值,是蔬菜界的寶貝,接著讓孩子自己去嘗一口,這樣會讓孩子覺得原來胡蘿卜也不是那么難吃。 
其次,減少孩子正餐之外的食物。 不要讓孩子吃太多零食。 孩子容易餓,所以可以在非吃飯的時間讓他吃一些小零食,但是不能過量,有些家長會覺得不能餓著孩子,孩子想吃了就讓他去吃,這種想法是不對啊,很可能會造成孩子零食吃太多卻不吃飯的壞習慣。 最后,適當促進孩子的食欲。 孩子不餓的話當然吃不下飯,如果父母此時一味強迫孩子進食,反而會造成相反的效果。 父母可以在飯前試著促進孩子的事物,比如讓孩子做做游戲,做做運動,等到他肚子真的餓了,自然不會抗拒吃飯。 或者也可以給孩子買一些單獨屬于他自己的、圖案可愛的餐具,這樣也會提高孩子用餐的欲望。 孩子要好好吃飯才能讓身體得到更好的發展,并且呢,孩子的身體發展都是有一定的規律和進程的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