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行高爾夫旅行版在國內道路測試的諜照被曝光。對于國內的“瓦罐”粉來說,無疑是個非常好的消息。國內旅行車選擇本就不多,高爾夫旅行的引入,無疑會吸引不少買家。 從已有的諜照上,我們暫時還看不出一汽-大眾對它進行了多少適應性改動。但可以肯定的是,大眾引入注重情懷和顏值的旅行車,必然要保證足夠原汁原味才能滿足買家的需求。 高爾夫旅行的外觀一如既往地沿用了標準版高爾夫簡單低調的設計,整體跟海外版高爾夫旅行版并沒有太大的差別,但從尾燈等看起來并不是完全采用7.5代高爾夫的造型。 高爾夫7.5代 當然,旅行車最吸引人的修長線條依舊養眼,這也是其面對高爾夫嘉旅時的最大優勢。希望一汽-大眾到時能提供R-line選裝包,好讓它看起來不那么務實,畢竟國內消費者可是把大眾當成了半個“豪華品牌”。 同樣,旅行版高爾夫的內飾也是沿用標準版的設計。標準的大眾內飾既不會讓你感覺到廉價,目前內飾尚未有曝光的照片,不過疆哥覺得大眾的內飾也不會讓你感覺到特別,如果國內車型能提供液晶儀表選裝,整體的科技感會提高不少。 由于車體風格的改變,高爾夫旅行的內部空間也有少量增加,空間利用率更是得到了優化。不僅后座的腿和肩膀的空間都比普通高爾夫更大,前排乘客的開揚感也會更好。人機工程方面,大眾對座椅位置,移動高度,甚至踏板之間的間距都進行了微調。 高爾夫旅行版最值得一說的地方,就是它的后備箱空間。不放倒后排座椅的情況下,它擁有860L的儲物空間。可以60:40比例折疊的后座椅全平放倒后,這個數字上升到巨大的1883L,相信這點在國產版本上也會保留。 雖然比國內的高爾夫嘉旅要小一些,但毫無疑旅行版的高爾夫在顏值上更勝一籌。與市面上大部分的兩廂車一樣,其后排座椅還也可通過后備箱里的釋放杠桿來折疊,使用起來更加方便。 動力系統也可以參考標準版,或許會象征性地調高一點來應付更高的車重。相比千篇一律的動力系統,疆哥更關注高爾夫旅行版究竟會不會有采用非獨立懸掛的版本。 與普通高爾夫不同,疆哥此次對非獨立懸掛卻是抱著期待的心態的。非獨立懸掛的載重能力比獨立懸掛強,如果高爾夫旅行版推出非獨立懸掛版本的話,在保持標準的旅行車外形的同時還能利用巨大的后備箱空間,偶爾客竄一下小型貨車也未嘗不可。 在搬家或者運貨這種高強度載重的情況下,非獨立懸掛明顯比獨立懸掛更合適更耐用,看看春運路上那些壓塌后懸掛的轎車就明白了。當然,操控性和舒適性會有一定的妥協,不過如果能提供更低的售價和更強的功能性,一定程度上也會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隨著國內消費者對旅行車的興趣越來越高,越來越多廠商把旅行車引入到國內,最早發明旅行車的歐洲廠商們也紛紛研發像B級,2系旅行車,高爾夫嘉旅這樣的偽旅行車進一步開拓市場。高爾夫旅行版國產后首先要面對的對手就是自家的嘉旅和蔚領,所以定價是不可能比這兩位低了,應該會跟同是MQB平臺的明銳旅行版更高。 而它在這些對手面前,其最主要的優勢是它純正的高爾夫血統,畢竟高爾夫是世界上最經典的掀背車型,也是大眾的靈魂級產品,這樣的特質是沒有幾其他品牌的車所具備的。 旅行版高爾夫曾經也以進口的方式引進過,因為比較高的售價毫無疑問地淪為小眾車型。而這次一汽大眾在中期改款后引入高爾夫旅行版國產,疆哥認為不僅是在迎合旅行車日益上升需求,更是在做由高爾夫嘉旅開始就在做的事情:把整個高爾夫家族帶到我們面前。 這樣在提升高爾夫的品牌價值,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的同時,生產成本卻因為MQB平臺化的優勢不必大幅上升,同時也體現了大眾集團對中國汽車消費市場的多元化需求的信心。小眾的旅行版高爾夫又要國產了,看來高R的引入并不是不可能。 版權聲明:本文為《車域無疆》獨家稿件。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但必須注明出處為《車域無疆》和撰寫作者疆哥。如有任何侵權行為,侵權者將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