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蘭亭獎是中共中央宣傳部批準,中國文聯和中國書法家協會聯合主辦的全國綜合性書法專業獎項,與中國戲曲梅花獎、中國電影金雞獎、中國電視金鷹獎一樣,都是藝術門類的最高獎,是授予在書法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書法教育、編輯出版等領域有重大成就和突出貢獻的書法家、書法理論家、書法教育家和書法工作者的最高獎項和最高榮譽。 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自2009年6月啟動以來,平頂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精心組織,成立了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平頂山組委會,面向全國各省(市、區)文聯、書協及行業書協發出征稿啟事和邀請函,并設立了專門的收稿辦公室,制定了工作制度,設立了咨詢電話。到10月10日征稿截止日期,共收到藝術獎參賽作品5900多件,“堯山杯”新人展參賽作品20800多件,參賽作品數量為歷屆之最。 2009年10月30日至11月4日,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評審工作在平頂山市舉行。經過專家評審,評出了藝術獎、理論獎、教育獎、編輯出版獎、終身成就獎五大獎項。其中藝術獎31人、獲獎提名64人、入展作品354人;理論獎30人,其中一等獎5人,二等獎10人,三等獎15人;教育獎15個,其中一等獎1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個人12個,集體獎1個;獲獎提名12個(個人10個、集體2個);編輯出版獎15個,其中一等獎2個,二等獎5個,三等獎8個。劉江、沙曼翁、孫其峰、姚奠中獲得終身成就獎。“堯山杯”新人展共有入展作品369件。
蔡興洲 曹仕強 陳敦良 陳 捷 陳亮男 程 忠 董偉國 董衛平董文廣 樊利杰 傅如明 龔小臏 鞏海濤 顧春陽 顧曉燕 關寧國郭 慶 郭延興 郝國斌 黃 明 嵇小軍 菅智民 姜 勇 金 弋李 闖 李洪義 李建明 林景輝 劉 根 呂金光 呂 楠 欒金廣馬健中 馬雪寶 寧亞林 歐新中 錢松君 沈長波 石 鋒 唐永平涂 君 汪能江 王洪斌 王厚孝 王 靜 王 嵐 王文吉 王亞林魏有永 謝 飛 徐右冰 袁永安 張承宗 張軍文 張青山 張雅森張 玉 劉志騁 趙廣付 周少劍 朱國勇 左奇志 王乃勇 歐陽柳枝白貴鋒 蔡佰虎 蔡長遠 曹恩東 曹景超 曹新元 岑 嵐 常 亮 陳 剛 陳國鴻陳洪普 陳靖 陳龍 陳鵬 陳祺陳仁 陳世忠 陳守斌 陳顯豐 陳燕豐 陳遠鳴 陳征 程度 程曉海 池現平 遲夫 仇高馳 崔寒柏 崔勝輝 崔勇波鄧艷光 丁國朝 丁子同 董士林 杜長榮 杜國庫杜鵬飛 樊子陽 馮寶鱗 馮東志馮明威 馮少鵬 馮偉智馮印強 馮勇 馮澤松 馮宗兵 符浩 傅愛平 傅澤宇哈森高娃 韓東 韓少輝 韓振東 賀溪陽 洪權 侯和平胡焯渠 胡海云 胡暉 胡一舟 胡永慶 胡中福 胡中良華續先 黃傳峰 黃繼革 黃小寶 黃岳洲 黃正非 黃志農汲朝軍 賈占強 江壽男 姜寶平 姜黎 姜蘇海 姜新初蔣君慧 荊立忠 鞠聞天 李彬 李炳筑 李德會 李峰李洪波 李輝中 李吉東 李建春 李杰 李潔冰 李敬偉李琪 李銳 李尚才 李勝春 李守衛 李守銀 李樹財李樹祥 李文 李文靈 李向軍 李曉光 李學敏 李延慶 李巖 李義清 李玉江 李耘莉 李運熙 李占山 廉世和梁冰 梁啟忠 梁文斌 梁曉莊 林峰 林秋宏 林萬里劉炳玉 劉燦輝 劉暢之 劉佃坤 劉堆來 劉福生 劉跟弟劉國強 劉洪洋 劉建豐 劉建新 劉京文 劉路軍 劉石劉士業 劉小平 劉曉軍 劉曉玲 劉顏濤 劉銀鵬 劉月卯劉志騁 劉尊法 龍杰 龍友 婁紅衛 樓金輝 樓子海盧和華 陸家衡 鹿守璋 路工 呂鐵元 羅惠義 羅群蒙麓舟 米剛 米啟偉 倪和軍 牛家湘 彭洪順 彭子明蒲劍 蒲元輝 齊建霞 邱朝劍 曲修誠 任繼軍 容浩然 邵躍晰 沈永貴 施曉峰 石海松 石月晨 史文濤 司俊杰宋國軍 宋琰 孫長明 孫道俊 孫光松 孫志勇 覃業文譚必清 湯文俊 唐國穎 唐紹祿 唐毅 汪川博 王保慶王炳建 王春昉 王春新 王大武 王道義 王道雨 王德志王峰濤 王國柱 王海明 王慧生 王江 王金泉 王奎公王云龍 王云山 王兆卿 王忠海 魏兵然 魏曉偉 溫家遠吳朝暉 吳東慶 吳洪偉 吳繼宏 吳健 吳平均 吳前琪吳志仲 吳智勇 謝部生 謝全勝 熊華禹 徐鍵 徐曼娜 徐啟剛 徐為零 徐偉平 徐于群 許廣麗 許貽群 薛明泓薛英杰 薛兆東 閆勝利 閆玉川 嚴昭裕 楊寶波 楊帆楊浩奇 楊宏偉 楊建永 楊劍 楊劍鋒 楊昌剛 楊占軍姚志軍 葉城銘 葉韶霖 葉文 衣然 殷旭明 游建新于績偉 于謀勇 于唯德 于遠民 余中元 袁波 曾廣張利 張銘 張日安 張勝偉 張壽子 張煒羽 張文佑張煦陽 張永樂 張鈺明 張躍飛 張征 張志剛 張志慶趙社英 趙守義 趙彥林 趙雍 趙永輝 趙友章 鄭虎林 鄭頻 鄭育輝 鐘成 鐘國友 鐘全昌 鐘顯金 周光喜周紅軍 周瑪和 周亞賢 朱寶玉 朱金明 朱橋 朱紹儉陳中浙 《一超直入如來地——董其昌書畫中的禪意》 北京呂金光 《關于晚明、清代、民初時期的碑學帖學發展問題新論》系列論文 四川靳 永 《書法研究的多重證據法——文物、文獻與書跡的綜合釋證》 山東遲志邦 《書法—在象、數、理的對應中尋求適度之美》 山東邱才楨 《<古詩四帖>與晚明鑒藏家的“張旭”概念 》 北京楊慶興 《千唐志齋館藏唐代墓志研究》系列論文 河南周庶民 史向陽 仇必鰲 辛濟仁 李鶴云 慶 旭 黃建新 陳若海 王建國 李乾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