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你的頭像就在我手機里一指之遙的位置,我點進去卻看不到任何與你生活相關的信息。 幾年沒聯系的大學室友已經有了一個兩歲的寶寶,幾個月沒消息的前公司同事已經離開北京回家鄉發展了,幾個星期沒聊天的發小,已經在市中心小學附近買了第二套房。通信技術空前發達的今天,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反而越來越遠,那些手機通信錄里的朋友們,為什么越來越不愛發朋友圈了。 我們在努力想找到有關他們的一些近況時,發現自己的朋友圈也已經荒蕪了好久。人們的很多行為都需要約定俗成,但不再分享生活的的現象卻是那么的不謀而合。 一、全網賣貨的時代,對生活的感悟早已淹沒在眼花繚亂的商品里常常分享自己寶寶趣事的朋友,突然開始賣奶粉;喜歡旅行向往自由的朋友,突然開始賣民宿卡;喜歡自拍,注重穿搭的朋友突然開始賣化妝品。打開朋友圈,滿屏的鏈接、二維碼,充斥著眼球的“爆款”“斷貨”“買它”,當真實多彩的社交平臺逐漸被商品和利益取代,人們分享生活的熱情也會慢慢消退。 朋友發來消息說她也準備做微商了,如果不想被打擾到就將她的動態屏蔽吧。任何為改善生活所做的努力本沒有錯,在“副業剛需”被不斷提起的今天,足以見得生活的不易和無奈。互聯網和直播賣貨當道,幾乎所有社交平臺被電商霸屏,可惜的是,無論適合與否的批量涌入和為此甘愿被朋友屏蔽做出的犧牲,是否能夠賺得同等價值的財富。 如果在滿屏賣貨的動態里分享工作的煩惱或讀書心得,就顯得那么格格不入,那些眼花繚亂的商品,不斷將人們分享生活感悟的熱情淹沒、抹殺,直到再沒有人將自己的生活分享出來。 二、疲于奔波的人們,再也提不起精神發布一段華麗的文字我們曾想象自己的未來,擁有一個睿智的頭腦,擁有一份豐厚的收入,擁有一個富足美滿的家庭,擁一段豐富多彩的人生。買過一次香奈兒就幻想這會成為常態,住過一次海景房就認為人生必然如此。我們曾在社交平臺發布著色彩鮮艷的照片,極為自負的文字,但那些并不是真實的生活,每一個蓄意明顯的動態都會成為日后平凡生活里最不真實的回憶。 每個人都曾有一個改變世界的夢想,到頭來卻發現,連改變自己都很難實現。沒有走進社會時,我們拿著父母的錢,吃過他們從沒吃過的食物,看過他們從沒看過的世界。當我們開始有了自己的工資卡,有了自己的家庭,才懂得生活原來不是想象的那樣。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之說,疲憊的心已經提不起精神來修飾一張照片,惺忪的眼已經看不到朋友圈文字背后的意義。昔日里那些曾滿是優越感的調侃和感悟,似乎都是對如今平淡無奇又疲于奔波的生活的諷刺。 三、當思想變得成熟,整個世界便與我無關泰戈爾說“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世事經年,當初在網站上調侃、炫耀、抒情、發泄的人們都已不見了蹤影。當我們開始信奉自己的生活狀態與全世界都沒有關系時,我們就變得成熟了,成長中沉淀下來的,是生活給的睿智與坦蕩。 失業或跳槽,分手或結婚,生了男孩或女孩,生活中所有的喜悅、悲傷、歡笑、淚水,想分享的人就在身邊,沒有必要向全世界宣布。懂的人自然會懂,不用撕開傷口讓所有人看到,也不必呼喚著讓所有人鼓掌。 生活沒有因為缺少一個好友點贊而變得索然無味,也沒有因為多了一個無關痛癢的評論而趣味無窮。經歷過浮躁不安的青春年代,體會過無人問津的成長歲月,生活在按部就班的鋪展開來,開始有一顆平靜的內心和一個自在的靈魂。 有人分享美食與旅行,是他們真的在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有人分享讀書與學習,是他們在努力讓生活變得更好;有人分享點滴的瞬間和情緒,是他們在用心愛著這個世界。 也有一些人,從不發朋友圈或越來越不愛發朋友圈,他們在這個浮躁的年代,用自己的方式安靜的生活著。與喧鬧天各一方,要不然憑何懷念。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