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偉人·暢想夢想 有幸參加“偉人頌·中國夢全國詩文書畫大賽”頒獎大會,聆聽毛主席最后一任秘書吳連登老人的講話,使我由衷地感慨、欣慰。 緬懷偉人,暢想夢想,使我們聯想起鴉片戰爭的炮火響起開啟中華民族跌宕起伏的近代史的那一刻。從那個時候起,中華兒女為挽救民族危亡,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前赴后繼、矢志不渝地追求、奮斗,希望尋找一條通向民族復興的光明之路。是中國共產黨,是一代偉人毛澤東主席,指導引領中國人民上下求索,浴血奮戰,才尋求出一條通向民族復興的路。沿著這條路,經歷了千難萬險,才奪取了政權,締造了新中國,中國人民從此開始了當家做主、建設自己偉大國家的偉大征程。 一代偉人毛澤東主席,從青年時代就致力于復興中華民族之夢的偉大實踐。他不辭勞苦,不怕困難,為勞苦大眾鼓與呼。從韶山沖走出來,又走到長沙、安源、上海、武漢、廣州、 北京……年輕的足跡踏遍了半個中國。他組織過工人的罷工斗爭和農民的武裝斗爭,組織農會、辦學校和講習所,組織領導農民起義軍。又幾經輾轉,將起義軍帶上井岡山,締造了第一支中國工農紅軍,創建了第一個革命根據地。并運用靈活的戰略戰術,領導井岡山軍民以少勝多,以弱克強,粉碎了幾十萬國民黨軍隊的四次圍剿,壯大了紅軍隊伍,鞏固了根據地。當毛主席被排擠在領導核心之外,便出現第五次反圍剿斗爭的失敗,紅軍被迫放棄根據地,進行戰略大轉移。期間與右傾路線斗,與左傾路線斗,斗爭錯綜復雜,甚至驚心動魄。直至遵義會議,重新確立毛主席的領導地位,革命才出現轉機,紅軍才逐漸發展壯大起來。也只有共產黨人、毛澤東主席才能做到,為了民族,為了國家,高瞻遠矚,心胸坦蕩,幾次與殺害了無數共產黨人的劊子手老蔣、國民黨合作,取得了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又贏得了解放戰爭的完全勝利,使中國革命從勝利走向勝利。 吳老還告訴我們,毛主席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幾十年如一日,清貧,節儉。每天工作十六、七個小時,甚至二十個小時。從沒有睡過一個好覺,沒有吃過一頓好飯。六十年代困難時期,主席二十天不吃主食,以菜充饑,雙下肢出現營養不良性浮腫,穿不上鞋子。即使 國家經濟狀況好轉,主席也沒有放松過對自己的要求。一件睡衣補了七十多處,視察、出差時,飯費向來是自己買單,緊張、疲勞時吃頓紅燒肉便是最佳的美食。用主席自己的話講:“補補腦子嘛?!敝飨瘜胰撕蜕磉吂ぷ魅藛T要求也十分嚴格,沒有任何特殊待遇。主席逝世時沒有留下任何遺產,只有五百元現金,已入歷史博物館。 這就是開國元勛的生平,這就是國家主席的一生。 毛主席是人不是神,是人就有七情六欲,是人就有缺點錯誤。但是為了國家,為了人民,主席做到了兢兢業業,無私無畏,披肝瀝膽,義無反顧 。毛主席將畢生奉獻給了中華民族的復興大業,奉獻給了中國共產黨為之奮斗的偉大事業。不僅如此,主席還將他的弟妹們全從老家帶了出來,走上革命道路,犧牲了六位親人…… 這就是開國元勛,這就是國家主席。他的功勛,他的偉業,沒有任何人可以比擬,古今中外他是第一人。 緬懷偉人,暢想夢想,讓我們想到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我們更應該振興民族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因為這是我們民族和國家的精神所在,是一脈相通的華夏文化的根。我們要用手中的筆,概括記錄中國的今天、明天和昨天,書寫描繪中華兒女為建設偉大國家而艱苦奮斗的歷程,謳歌頌揚偉大領袖毛主席、他的戰友們及那個時代為復興中華而獻身的先輩們的不朽功勛和千古偉業。 后記:這2013年12月20日-23日參加《中國老年書畫院》《羲之書畫報.詩書畫家》《北京華夏博學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為紀念毛澤東主席誕辰120周年舉辦的《偉人頌·中國夢全國詩文書畫大賽頒獎大會》后的一篇隨想。 寫于2014年1月30日。 作者:劉穎萍 ◆劉穎萍: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
|